送元二使安西是送別詩嗎 送元二使安西是送別誰?

發布時間:2023-05-30 10:59:07
編輯:
來源:太平洋焦點網
字體:

送元二使安西是送別詩嗎

送元二使安西是送別詩,是唐代詩人王維創作的七言絕句,前兩句寫渭城驛館風景,后二句轉入傷別,卻不著傷字,只用舉杯勸酒來表達內心強烈深沉的惜別之情。《送元二使安西》中只用14個字就寫出了送別的時間、地點,以及當時的環境與氛圍。時間是初春的早晨,地點是渭城的客舍之中,環境與氛圍是微雨潤澤輕塵之際與柳色呈現新綠之時。多好的季節,多好的地方,朋友元二卻要到遙遠而荒涼的邊疆去。

《送元二使安西》一詩,語言樸實,形象生動,由于運用了巧妙的藝術手法表達了濃郁深摯的感情,道出了人人共有的依依惜別之情,所以在唐代便被譜成歌曲演唱,成了離筵別席上的送行之歌,稱為“陽關曲”。白居易《對酒五首》之一有“相逢且莫推辭醉,聽唱陽關第四聲”的句子,且注明“第四聲即‘勸君更盡一杯酒’”。王維的這首詩之所以另有一題為“陽關三疊”,是因為詠唱時,首句不疊,其他三句都再唱。然而,有人認為僅有末句重疊三唱。按白居易所說的“第四聲”,則應是首句不疊,其他三句重疊,不然“勸君”一句不可能為“第四聲”。從白居易的詩句來看,唐代應是反復唱此詩的“西出陽關無故人”。

絕句在篇幅上受到嚴格限制。這首詩,對如何設宴餞別,宴席上如何頻頻舉杯、殷勤話別,以及啟程時如何依依不舍,登程后如何矚目遙望,等等,一概舍去,只剪取餞行宴席即將結束時主人的勸酒辭:“再干了這一杯吧,出了陽關,可就再也見不到老朋友了。”詩人像高明的攝影師,攝下了最富表現力的鏡頭。宴席已經進行了很長一段時間,釀滿別情的酒已經喝過多巡,殷勤告別的話已經重復過多次,朋友上路的時刻終于不能不到來,主客雙方的惜別之情在這一瞬間都到達了頂點。主人的這句脫口而出的勸酒辭就是此刻強烈、深摯的惜別之情的集中表現。

送元二使安西是送別誰

元二

“《送元二使安西》是王維送朋友去西北邊疆時作的詩,后有樂人譜曲,名為“陽關三疊”,又名“渭城曲”,大約作于安史之亂之前。其送行之地是渭城。詩人送友人元二遠赴安西都護府,從長安一帶送到渭城客舍,到了最后分手之地,作這首七絕送別。”

標簽: 送元二使安西是送別詩嗎 送元二使安西

   原標題:送元二使安西是送別詩嗎 送元二使安西是送別誰?

>更多相關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