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即時看!厄爾尼諾現象今年可能再現,將導致全球經濟損失3萬億美元

發布時間:2023-05-31 09:45:23
編輯:
來源:極目新聞
字體:

近日,美國科學家在《科學》發布報告稱,厄爾尼諾現象預計在今年再次出現,并將在全球范圍內造成數萬億美元的經濟損失。這項研究是第一批評估厄爾尼諾現象長期損失的研究之一,其預測的損失遠遠超過之前的研究。

厄爾尼諾現象對氣候變化影響深遠,可引發毀滅性的洪水、干旱,造成農作物死亡、魚類種群數量下降及熱帶疾病增加等。

研究人員花了兩年時間分析1982年至1983年和1997年至1998年厄爾尼諾事件后幾十年的全球經濟,發現了經濟增長放緩的“持久特征”,即在每一次事件發生后的5年里,全球經濟分別損失了4.1萬億美元和5.7萬億美元,其中大部分由貧窮的熱帶國家承擔。


(資料圖片)

研究人員預測,鑒于氣候變化可能會加劇厄爾尼諾現象的出現頻率和強度,即使世界各國減少碳排放的承諾成為現實,21世紀全球經濟損失也將達到84萬億美元。他們估計,到2029年,僅2023年的厄爾尼諾現象就可能給全球經濟造成3萬億美元的損失。

論文主要作者、美國達特茅斯學院地理學博士生Christopher Callahan表示,這項研究解決了一場爭議,即社會如何迅速從厄爾尼諾等重大氣候事件中恢復。研究數據表明,厄爾尼諾事件后的經濟衰退可能會持續14年,甚至更長。

論文主要作者、達特茅斯學院助理教授Justin Mankin說,這些發現凸顯了一個影響經濟的關鍵但尚未得到充分研究的因素,即氣候條件的逐年變化。厄爾尼諾現象曾被描述為“氣候變化的樹干”,它改變著世界各地的天氣,并影響各國經濟。

在氣候變化問題上,全球各國領導人和公眾理所當然地關注全球平均氣溫的持續上升。“但如果你在估計全球變暖成本時不考慮厄爾尼諾現象,那么就大大低估了全球變暖的成本。”Mankin強調說,“厄爾尼諾現象的代價是極其高昂的,我們估算的損失比以前估算的大了幾個數量級。”

研究人員發現,1982年至1983年和1997年至1998年的厄爾尼諾事件導致1988年和2003年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下降約3%。2003年,秘魯和印度尼西亞等熱帶沿海國家的GDP則下降了10%以上。

“我們既需要緩解氣候變化,也需要在厄爾尼諾現象的預測和適應方面投入更多資金,因為這些事件只會增加全球變暖的成本。”Mankin說。

Callahan說,2023年,厄爾尼諾現象預計在海面溫度達到歷史最高水平時出現。上一次大型厄爾尼諾現象發生在2016年,使當年成為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此后7年里,全球變暖加劇。此外,全球正在出現持續的厄爾尼諾現象。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預計,厄爾尼諾現象在夏末出現的概率超過80%。

“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熱帶國家的經濟增長可能會在未來10年內受到嚴重影響。與沒有厄爾尼諾現象的國家相比,其全球生產力將損失數萬億美元。”Callahan說。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126/science.adf2983

標簽:

   原標題:天天即時看!厄爾尼諾現象今年可能再現,將導致全球經濟損失3萬億美元

>更多相關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