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達藥業,突然跌在挖好的坑里

發布時間:2023-05-31 10:13:04
編輯:
來源:大雪財經
字體:

5月30日,貝達藥業一度封在跌停板上,足足20cm。

暴跌來的突然,連貝達藥業自己的人都不知道發生了什么。晚上發布的龍虎榜上,呈現出的結果是機構互砍,信的來,不信的走,


(資料圖)

▌相互問候對方

除了5月29日晚的大宗交易折價8.12%減持32萬股之外,表面上看,貝達藥業沒有任何值得跌停的理由。如果非說有理由,反倒有一個利好消息。

5月29日,國家藥監局官網顯示,編號為CXHS2100009的上市申請辦理狀態為“審批完畢,待制證”,雖然制證還未完成,但已經明確給出了藥品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230012。

這里就回到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藥監局的“辦理狀態”到底是啥意思?

大概10年前,上市藥企并不太披露新藥研發進展,當時一年也出不來幾個國產新藥。不過,有投資機構就注意到藥監局的藥品審批進度披露信息,并頻繁拿出來,在資本市場上掀起風浪。

這些審批信息自然都是非常準確的。但藥監局跟申報藥企之間有私下的溝通渠道,對外公開的信息就不那么完整了。尤其是“待制證”這三個字,當時不知道制造了多少市場神話和陷阱。

因為引發的誤會越來越多,國家藥監局不得不自己出面解釋。通俗地說:這個“待制證”,給出的可能是一張不予批準的證,也可能是一張批準上市的證。只有等到“制證完畢-待發批件”這個環節,才能準確知道:藥品拿到批件了。

但有一種例外,就是像貝達這次一樣,“待制證”的同時帶上了批準文號。這樣信息就很明確了,如果藥品沒有獲批上市,是不可能給出批準文號的。

貝達即將獲批的這款新藥是貝福替尼,三代EGFR-TKI藥物,用于T790M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二線治療,

▌對標阿斯利康的奧希替尼

奧希替尼“泰瑞莎”是三代EGFR藥物的代表,2021年底的騙保事件主角就是這款藥。2022年,奧希替尼據稱全年銷售額在43億元左右,地位難以撼動。

如果貝達的藥能直接挑戰奧希替尼,那當然是件好事。不過在阿斯利康面前,還攔著翰森制藥和艾力斯兩個國內的對手。

翰森的阿美替尼和艾力斯的伏美替尼,靶點和治療目標都和奧希替尼相同,而且分別在前年和去年的醫保談判中升級為醫保一線治療用藥,和奧西替尼一樣。

米內網披露的數據,阿美替尼2022年銷售額24億元;艾力斯自己公布的業績,伏美替尼去年銷售7.9億元。

貝福替尼的尷尬就在于:前面有三個強大的對手,自己今年即便再努力,也只能獲得一個二線治療的醫保資格。

12年前,貝達藥業的鹽酸埃克替尼是頂著“中國首個小分子靶向抗癌藥”的光環上市的,對標阿斯利康的明星藥物易瑞沙。論起來,這也算中國企業第一次正面挑戰全球熱門靶點取得成功,稱貝達為民族之光也是不為過的。

然而時光催人老,過去10年里,中國藥物創新風氣大盛,新藥如過江之鯽不斷涌現。貝達沒了當年的銳氣,被后來者追趕,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貝福替尼到底行不行,最終還是要在市場上見真章,不過在當下貝達顯然要多花一些功夫。

內容來源:拇指藥略

標簽:

   原標題:貝達藥業,突然跌在挖好的坑里

>更多相關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