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演唱會帶動超4億收入,算一下西安爆火后的經濟賬

發布時間:2023-08-10 16:22:36
編輯:
來源:時代周報
字體:

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阿力米熱 曾思怡

那一晚,西安奧體中心體育場彩旗招展,人們把入口圍得水泄不通。

8月6日,TFBOYS“十年之約”演唱會如期在西安舉行,瘋狂的粉絲應援、黃牛高價賣票等消息,在社交媒體炸開了鍋。對不少粉絲來說,這是一場青春的回憶,而對西安來說,火爆的演唱會,著實讓西安在這夏末又火了一把。


(相關資料圖)

自從演唱會官宣后,西安的熱度陡然攀升。百度指數顯示,7月24日以來,“西安”的搜索量急速上升,8月7日搜索指數為25184,是今年以來最高的峰值。

乘著爆款演唱會的東風,西安可謂“名利雙收”。 “西安發布”發文稱,本場演出前后,尤其是8月6日至7日,西安出行總訂單量同比增長738%;門票收入3576萬元,直接帶動4.16億元的旅游收入。

而遠離市中心的西安奧體中心體育場,在接連的演唱會、漫展等演出活動舉辦之下,也成了西安另一個名副其實的中心。

當粉絲經濟與城市旅游擦出火花,一條促進城市經濟增長的新路徑正在逐步顯現。西安,能抓得住這波流量嗎?

又雙叒火了

對西安來說,這樣的出圈機會并不少見。

時間再往前推。西安最近爆紅的一次,是7月8日電影《長安三萬里》上映后,西安作為主要取景地迎來了一大波影迷——都是看了電影后到當地旅游、研學的游客。

當地導游孫娟告訴時代周報記者,不少學生和家長是在看完電影后一時興起,立馬就在網上報團了。“最近一個月我帶的旅游團,大部分(游客)都是看完電影后過來的,算下來業務翻了好幾倍。”

數據佐證了這份熱鬧。美團數據顯示,《長安三萬里》上映10天內,省外游客到店餐飲堂食訂單量同比增長387%,酒店和民宿訂單量同比增長339%,旅游訂單量更是同比增長超28倍。

西安對這股熱度似乎早有預判和謀劃。在《長安三萬里》首映儀式上,當地政府就與線上出行平臺、電影出品方合作,推出6條IP同款暑期研學線路。

就算在《長安三萬里》上映以前,當地的秦始皇陵兵馬俑、陜西歷史博物館、大唐不夜城等熱門景點,都已經人頭攢動。

西安大唐不夜城 圖源:圖蟲創意

一方面,暑期到來,西安作為中國六大古都中建都歷史最長的一個,具備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諸多古建筑,是旅游尤其是研學最熱門目的地之一。

另一方面,西安著眼文旅產業提質升級已有時日。

早前,西安建設了全國唯一以盛唐文化為背景的大型仿唐建筑群步行街——大唐不夜城,其中“霓裳羽衣”“不倒翁小姐姐”“與李白對詩送肉夾饃”等項目讓西安頻頻出圈,一躍成為網紅城市。今年以來,當地各種演出動作頻頻,再一次吸引到一眾年輕人的目光。

不過在孫娟看來,西安平日里就“火”,有演唱會加持的西安則是“火”上加“火”,“每舉辦一場演唱會都會涌入上萬人流,這些游客不僅看演唱會,也會去看兵馬俑、看大唐不夜城”。

演唱會再添一把“火”

自2月份文化和旅游部宣布恢復對涉港澳臺營業性演出的受理和審批以來,演出市場迎來大爆發式復蘇。

《2023上半年全國演出市場簡報》顯示,2023年上半年,全國營業性演出(不含娛樂場所演出)場次19.33萬場,與去年同比增長400.86%。演出票房收入達到167.93億元,與去年同比增長673.49%。

毫不夸張地說,在大型演出并噴式增長下,粉絲經濟的威力足以帶火一座城。

TFBOYS“十年之約”演唱會就是極為典型的例子。8月7日晚間,“西安發布”發文稱,據第三方抽樣調查統計,此次演出前后,西安住宿線上提前預訂量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尤其是8月6日至7日出行總訂單量同比增長738%;門票收入3576萬元,直接帶動4.16億元的旅游收入。

除了購買演唱會門票,人們在交通、住宿和餐飲上的消費占比達到了76%,在購物、文化娛樂和旅游景區游覽上的消費占比為24%。這也說明,演唱會也成為了一種旅游資源,在吸引不同地區的觀眾前來觀看的同時,還能促進當地旅游消費。

那么,4.16億元旅游收入是什么概念?

不妨先算一筆經濟賬。若按照TFBOYS“十年之約”演唱會當晚,西安奧體中心場內外觀眾11.8萬人來估算,4.16億元的旅游收入,相當于平均每人貢獻了3525.4元。

這樣的消費帶動對一座城市的經濟發展來說,不容小覷。

演唱會帶來了人流 圖源:圖蟲創意

或許是嗅到了演唱會的巨大紅利,西安應勢而動。為迎接歌迷粉絲,西安還通過規范行業消費市場環境、提前發布官方觀演指南、調整公交地鐵運營時間、提供現場氣象服務、管控酒店入住價格等方式,優化接待服務。

西安的“火”,還將繼續燒下去。據不完全統計,預計到2023年底,將有13組歌手的17場大型巡回演唱會落地西安。

需要注意的是,除了演唱會之外,整個八月,西安還被各類活動承包:ACC動漫游戲展、德云社西安專場、馬蹄音樂節、2023LPL夏季賽季后賽決賽等,都在西安舉辦。

在各種優惠和服務的加持下,以演出活動為圓心,順勢展開一次跨城打卡的深度消費,成為不少城市拉動消費的良機。

“在受抑制已久的情況下,文旅消費對消費者而言,將是消費效應最大化的體現。”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暑假期間,西安通過組織相關文藝演出和優化消費環境,能快速吸引更多消費者開展文化探尋之旅、開展沉浸式的體驗之旅,也有助于達成恢復和擴大消費的目的。

當千年古都被各種新潮流、新技術賦能,人流量便會從四面八方匯聚而來。

留住這把“火”

就西安而言,作為十三朝古都,歷史悠久,文化底蘊厚重,其掀起的旅游熱度也并非偶然。

在大唐不夜城景區,西安文旅融合頻頻出圈。例如以“盛唐密盒”表演為代表的節目,不僅重現了“房謀杜斷”這一文化歷史典故,更是以幽默、風趣、爆梗強勢出圈。除此之外,還先后推出“碗酒宴”、“大唐不夜城不倒翁”等表演活動,吸引了無數海內外游客。

富有當地特色的活動也帶來了可觀的旅游收入。今年上半年,西安市共接待海內外游客近5903.5萬人次,同比增長13.2%,旅游業總收入498.3億元,同比增長13.6%。

“西安之所以‘火’了,一方面是成功開展各類型演出活動、備受關注的演唱會,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媒體關注。另一方面,也與其積極響應國家的政策,增加大型活動的有效和優質供給有關。”Co-Found智庫秘書長張新原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2023年西安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推進文商旅深度融合,支持發展沉浸式、數字化文旅新場景新業態,也是西安今年重點工作。

西安市城墻古城 圖源:圖蟲創意

不過,在文旅熱度持續攀升之下,西安也面臨新的挑戰:各類型的演出活動給舉辦城市帶來人流量及熱度,西安留住這份熱度?如何進一步利用資源,實現文旅消費、游客、城市經濟發展之間的共贏?

劉向東認為,作為十三朝古都,西安一直是中國人歷史文化旅行的目的地。游歷古都不只是見證其歷史奇跡,而是要結合現代人的旅游特點,設計有特色的文旅產品。結合歷史文化元素和現代生活特點,與時俱進,推陳出新,豐富文旅的場景和產品供給,結合現代科技增強游客的參與感和獲得感。

此外,還要營造良好的消費環境,借鑒“淄博燒烤”營造的“好客”軟環境,持續提升城市品質,讓文旅消費與城市品質融為一體,讓游客消費支撐城市經濟發展,從而實現文旅產業、居民消費、城市風貌的共榮共生發展。

不只文旅

一直以來,西安都是大西北地區的經濟中心和產業中心所在,也是整個西北唯一的萬億GDP城市和千萬人口大市。

但這座“西北第一城”需要面對的問題是,雖然在西北地區一馬當先,但要和黃河流域的鄭州、濟南,西部片區的成都、重慶相比,西安的產業發展和人才吸引充滿挑戰。

張新原認為,一方面,相比上述幾座城市,西安的發展起步相對較早,產業結構相對傳統。雖然近兩年陜西和西安實施“秦創原”戰略,發展硬科技、高新技術和前沿產業,但還需要進一步轉型升級,提升產業競爭力。另一方面,西安都市圈建設也將為西安及周邊區域的發展帶來更多機遇。

積極的變化正在發生。

今年5月,2023年中國首場重大主場外交峰會——中國-中亞峰會花落西安,這是中國同中亞五國建交31年來,六國元首首次以實體形式舉辦峰會,重要性不言而喻。

西安城市風光 圖源:圖蟲創意

將舉辦地選在西安,不僅是對西安重要性和城市能級的見證,也將助力其在國際舞臺嶄露頭角。

再往前推,今年初,乘聯會數據顯示,2022年西安年產新能源汽車101.55萬輛全國第一,被多家媒體稱為“新能源第一城”。

雖然在2023年上半年最新數據中,西安不敵上海失守“新能源第一城”,但汽車分析師張翔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作為比亞迪最重要的北方基地,至少未來5年,西安在新能源產業中的重要地位不會變。

對以往被詬病“工業不大不強”的西安來說,這份新能源“成績單”無疑帶來了高光時刻,但西安的工業成績不止于此。

眼下,西安比亞迪汽車、三星半導體這兩家企業產值突破千億元,當地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到,2022年西安新能源汽車產量突破100萬輛、占全國份額14.1%,閃存芯片、單晶組件市場占有率排名全球第一。

當地六大支柱產業電子信息制造、汽車制造、航空航天、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和生物醫藥等共計產值達到7652.81億元,增長27.9%。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突破1萬家,培育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1.23萬家。新增上市企業12家,總數達到100家。

可以看到,西安的野心不止文旅。

標簽:

   原標題:一場演唱會帶動超4億收入,算一下西安爆火后的經濟賬

>更多相關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