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烊千璽專輯熱銷 現實版“買櫝還珠”?

發布時間:2023-08-17 06:15:23
編輯:
來源:北京商報
字體:

開啟預售93天,易烊千璽的個人實體專輯《劉艷芬》公布發貨時間,首批將于8月20日前后發出。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發貨批次已排至第八批,而發貨順序的排序標準則是以下單的先后順序,以秒為單位計算。龐大的待發貨隊伍意味著可觀的銷售數字,音樂平臺顯示,《劉艷芬》售價198元,另需支付15元左右的郵費,截至目前,為平臺實體專輯年度銷量季軍。自流媒體成為當下最流行的音樂收聽、消費渠道,音樂介質改變的同時,實體專輯的價值逐漸轉化為懷舊情懷與粉絲的情感寄托,甚至成為偶像周邊搭售的一環。

誰在買 誰在賣

首張個人實體專輯、約2.8-3.2kg的專輯和外包裝、全新的曲風……多重噱頭之下,《劉艷芬》自5月15日預售開啟,便頻繁出現在易烊千璽的關聯話題內。8月16日,該專輯公布發貨時間,發貨先后順序以秒為單位劃分出8個批次,再度引發討論。


(資料圖)

發貨等待隊伍的龐大,從側面體現了可觀的銷售數字。音樂平臺顯示,截至目前,售價198元的《劉艷芬》排在平臺實體專輯暢銷榜年度銷量第三位。

曾幾何時,以CD、磁帶、黑膠唱片形式發布的實體專輯,是廣播之外聆聽音樂的唯一媒介,隨著流媒體的發展,實體專輯逐漸因收聽的高成本等因素被數字音樂搶奪了市場。

“實體專輯是偶像‘有作品還有流量’的象征,是一種更高級、性價比更高的明星周邊,而且實體專輯購買不限量,為了好看的銷量數字,很多粉絲還會一次買幾十張。”粉絲黃虹如是說。

當實體專輯被關聯上明星周邊的屬性,專輯銷量榜單也逐漸成為以偶像身份出道的藝人的必爭之地。音樂平臺顯示,總銷量榜單前十位中,7席由TFBOYS、時代少年團、黃明昊、鞠婧祎等偶像或偶像組合占據。

各大音樂平臺逐漸成為實體專輯購買的主要渠道,此外,偶像經紀公司也開始布局自營平臺。如偶像鞠婧祎所屬的絲芭傳媒,通過官方商場販售旗下偶像的實體專輯、寫真等周邊。

專輯CD成次要品

與偶像產業的高度關聯性,讓實體專輯的玩法在粉絲經濟的加持下產生了新的變化。

縱觀音樂平臺,包括《劉艷芬》在內幾乎所有的實體專輯在開啟預售的同時,專輯內音樂已通過平臺發布,如充值平臺會員即可收聽的偶像組合時代少年團的《烏托邦少年》,實體、數字專輯同步開售的歌手周杰倫的《最偉大的作品》,偶像黃明昊的《VR》等。

為聆聽所需付出的成本減少的同時,實體專輯的分量也產生了明顯變化。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曾經的實體專輯通常僅包含CD、歌詞本、海報,而如今則往往含有明星周邊、寫真集和印有藝人照片的小卡(由照片印制的卡片,部分含簽名)。例如偶像劉雨昕的實體專輯《XANADU》,普通版售價233元,黑膠版899元,專輯內包含刺繡包、刺繡DIY體驗包、上百張拍攝花絮寫真冊等。

“一次買幾百張專輯,就為了一張小卡和專輯限定的寫真集。專輯里的歌早在線上聽過了,拆完專輯之后,多余的CD要么1折賣出去回本,要么直接送朋友。”追星多年的木遙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小卡是免費贈送的贈品,但是經紀公司和二級市場頭部玩家炒作的稀缺性,讓粉絲不惜大量下單“抽卡”,幸運的人拿到稀有小卡賣出一張就回本,甚至能高溢價轉手,大部分粉絲則僅僅成了專輯銷售額里的一串數字。

滿足聆聽需求的音樂價值被削弱,填補情感需求的情緒價值被放大,作為音樂載體的CD成了整份實體專輯中最廉價的部分。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二級市場中,實體專輯附送的小卡一度賣出上萬元的天價,部分小卡甚至有市無價。而小卡之外的其他部分,二級市場售價低于1折。L偶像130元的專輯,拆走小卡后售價僅5元;B偶像組合139元專輯,無小卡版30元包郵。

藍海市場的新機遇

盲盒式的消費模式和收集游戲般的玩法,讓實體專輯銷量不斷攀升,也讓這一受到流媒體影響的行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數字音樂、流媒體擠壓市場,實體專輯近年來處境并不好過。國際唱片業協會數據顯示,2022年,盡管CD和黑膠唱片的收入達到46億美元,實現了增長,但流媒體在整個音樂市場的份額已達67%,占據主導地位。

據此前報道,2017年加拿大最大的音像制品零售商HMV加拿大陷入破產管理,索尼音樂在2018年關閉了內地的實體發行業務。與此同時,曾經的音像店則逐漸退場,2018年北京僅存20余家音像店。北京商報記者也注意到,如今的書店音像區往往以收藏價值較高的專輯為主,少有新發布的實體專輯在售。

線上銷售真金白銀的成績,也讓線下音像店發現了流量密碼,圍繞明星周邊玩起“抽卡”游戲。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部分音像店內設有“扭蛋機”,店內消費達到一定額度,即可獲得抽卡機會,有概率獲得小卡等周邊。另有店鋪寫有“本店購買專輯,數額計入銷量總榜”字樣,以此吸引粉絲線下消費。

投資分析師高嘉指出,數字音樂仍是音樂行業的收入支柱,實體專輯則逐漸由實用價值轉為滿足消費者的收藏、情緒價值。銷售數字的增長,對于業內的發展短期內是積極的。但通過粉絲力量獲得回溫后,需要警惕粉絲經濟帶來的銷售額泡沫,創作者要不斷提升專輯本身的收藏價值和藝術價值,推動良性發展。

北京商報記者 盧揚 韓昕媛

標簽:

   原標題:易烊千璽專輯熱銷 現實版“買櫝還珠”?

>更多相關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