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壁1千元1套房子買主買了14套 鶴壁房價為什么便宜?

發布時間:2023-05-18 08:48:03
編輯:
來源:太平洋財經網
字體:

鶴壁1千元1套房子買主:買了14套

日,北京男子丁樂(化名)在河南省鶴壁市花10萬元買了8套房,其中一套僅需1000元一事受到熱議。

在接受海報新聞記者采訪時,丁樂表示截至目前其實他已經在鶴壁買了14套房子,包括一間200多方米帶院子的房,總花費30萬。丁樂說自己的買房經歷只能部分代表鶴壁的真實情況,并不是全部,自己目前也想通過各種渠道,還原一個真實的鶴壁。

由于各種原因丁樂購買的14套房中僅有5套過戶

花30萬買14套房

丁樂的房子雖然買在鶴壁,但跟兩千多公里外的鶴崗卻有不少關系,“那時候也是看鶴崗低房價的新聞,底下有網友評論說自己家鄉也有便宜的房子,其中就有鶴壁。”

當初,丁樂也不相信鶴壁的房價如此便宜,“當時我也沒在意,因為有些地區房子寫的10萬一套,你一問原來是首付,但沒想到鶴壁是真的。”

丁樂說自己是開網店的,原來貨品主要在河北保定,但隨著當地房價和自己生意的需求,他開始認真考慮尋找新的地方,最終將目光放到了鶴壁。

2020年8月,丁樂前往鶴壁,一口氣就買下了兩套房,過了2個月,丁樂又在鶴壁買了5套房。2021年春節后,丁樂前往鶴壁辦理房產過戶,又順手買了一套,這8套房總共花了十萬多元。

此后丁樂陸陸續續又在鶴壁買了6套房子,截至目前,丁樂已經在鶴壁買下了14套房產,包括一個200多米帶院子的房,總價30萬元。

拋開前述房,丁樂所購房產面積都不算大,多為面積為五十多到八十多的房子,地點均在鶴壁市鶴山區和山城區。

至于公眾最為關心的“千元房”丁樂坦言就是買著玩的,“最早那套房子是2000元,中介給我說是沒水沒電,可以養個雞什么的,我就沒要。之后這個中介剛好帶我朋友看房,看到這套了,說是1000元,我朋友沒要,問我呢,我就要了。”

丁樂說自己買這套“千元房”連照片都沒看,“這還沒一個手機貴呢,有什么看的。”丁樂表示自己就是買著玩,“那房子確實太破了,我放貨物還怕漏水給我淹了。”

至于當地回應稱未找到相關交易記錄,丁樂則表示自己雖然買了14套房,但目前僅過戶了5套,“包括這套‘千元房’目前還沒有過戶,其他還有的涉及繼承等,也還沒有過戶。”

同時丁樂強調,自己買這么多房確實是自己要用,“之前不是出行不便嘛,今年我就計劃把貨物搬過來。”

經過老舊小區改造的二礦小區

“希望還原一個真實的鶴壁”

丁樂告訴記者,“千元房”上了熱搜后,當地政府部門也有所關注。“當地住建部門還去我買的那個福祥家園了解核實情況,房主的鄰居還調侃房主,說現在全國都知道鶴壁福祥家園買兩萬元一套了。”

“所以我也希望能夠還原一個真實的鶴壁。”丁樂表示。

丁樂告訴記者,鶴壁的房價只是鶴山區和山城區一些老工礦企業的家屬院比較便宜,“我自個也是挑著便宜的買的,我加了一群,有些低價房,可能當地人都未必知道。”

丁樂說自己買的一套1.8萬元的房,樓下的就能賣5萬,“人家房子是新裝修,樓層也好一點。”

“所以我這個只是部分真實情況,不能代表全鶴壁。”丁樂說道。

海報新聞記者注意到,鶴壁的老城區(鶴山區和山城區)與新城區(淇濱區)房價有著明顯差距。據大河報5月16日消息,鶴壁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鶴壁市房價共分為三個級別。2023年1月至4月,鶴壁市新城區、淇濱區均房價每方米6300元左右。同期,鶴壁市下轄浚縣和淇縣房價為每方米4000多元。鶴山區、山城區等老城區房價相對較低。比如山城區新房成交價約為2000元每方米。

事實上,淇濱區6300元的均價與鶴壁的經濟發展狀況是大致相符且不低的,2022年鶴壁GDP為1107.04億元,而GDP總量1812.9億元的漯河其房價也在6200元上下浮動。

此外,丁樂還向記者強調,鶴壁是一個小而美的城市,“當然我挑便宜房子買,所以有些照片看著破破爛爛的,其實鶴壁挺好的,尤其是老舊小區改造,不少小區墻上還畫的畫什么的,綠化什么的也搞得挺好的。”

鶴壁市住建局的數據顯示,2019年-2021年鶴壁市共改造老舊小區211個,改造面積592.62方米,改造戶數6.25萬戶。

至于將鶴壁描述成王府井,丁樂說那是自己第一次來鶴壁,先是導航到了自己買的房子,“我一看這什么地方,黑黢黢的,也沒個人,但我開車沒兩、三公里,就到了地王廣場那,那人多啊,步行街什么的很繁華,我就想到了王府井,當然不是現在王府井,是九十年代的王府井。這我一想,我買的房還在市中心啊,我在北京也沒住過離市中心這么的地。”

丁樂購買的“千元房”,其表示自己專挑便宜的買,不能完全代表鶴壁的真實情況

鶴壁各區房價為何差距如此之大?

隨著城市的發展,區域資源配套不一,房價也各不相同,但鶴壁新城區均價6300元,老城區一套五、六十方米的房子只要數萬元,這樣的差距也過于懸殊,而這與鶴壁市的中心城區遷移有著重要關系。

據鶴壁市人民政府官網的資料,為發展煤炭工業,1957年3月26日,國務院全體會議第43次會議批準建立鶴壁市。建市后,市委、市人民委員會機關設在了鶴壁集。

隨著礦區建設發展,當時狹小的鶴壁集無法滿足開展工作的需要。1957年12月,鶴壁市委、市人委臨時由鶴壁集南遷至地理條件相對較好的中山城區。經過短暫的過渡期,1959年1月,鶴壁市委再次由中山南遷至大胡(現今山城區政府所在地),并在此一駐就是40年。

在此期間,鶴壁市的機械制造、無線電信息等產業得到快速發展,據當地市民回憶,此時城區有了比較大的發展,低層樓房漸漸多了起來,但整體條件還是比較艱苦的。此時,大胡主城區的工業經濟依舊以煤炭為主,而因地域有限,此時的大胡已趨于飽和。同時,地處丘陵盆地,投資環境差,吸引外資能力不強,嚴重制約城市發展。1986年浚縣、淇縣劃歸鶴壁市管轄,為鶴壁主城區再次南遷提供了空間。1992年7月,鶴壁市委、市政府決定在大賚店興建鶴壁市淇濱經濟開發區。1999年5月,淇濱區正式成為鶴壁市新的政治、文化、交通中心。

海報新聞記者注意到,鶴壁新老城區的房價差距如此之大,除了產業轉移等因素外,地理位置也有莫大的關系。據記者測算,新老兩個城區的地理位置相差20多公里,而這20多公里的道路周邊區域卻是巨大的“發展真空帶”。

在鶴壁的兩日,記者多次往返新老城區,以記者乘坐的101路公交車為例,這路連接新老城區的公交車在經過黃河路公交停車場后,駛入河南S225省道,直到到達水泥廠路口后才再次進入市政道路。

在省道行駛區間,站與站之間的距離明顯拉長,站名也由淇水春天、市人民醫院等變為水泉新村路口、王灘村路口、上峪鄉路口等,而道路兩邊的景色與多數的高速公路沒有很大差別,絲毫沒有建成區的樣子。

這意味著新城區的醫療、教育、商業等配套,很難直接輻射到老城區,老城區的房價也自然沒有了支撐。

鶴壁會成為下一個鶴崗嗎?

低房價再次觸動了公眾敏感的神經,對于多數人來說,是樂于看到低房價的,但從城市發展的角度來看,低房價往往又伴隨著衰退與落后,所以當談論鶴壁時,人們會不自覺的聯想到市名只有一字之差的鶴崗,所以不少人也有這樣的疑問鶴壁會成為下一個鶴崗嗎?

跟鶴崗一樣,鶴壁也是典型的資源枯竭型城市,但從其GDP增長路徑上來看,鶴壁的轉型陣痛期更短,轉型也更快。

2012年鶴崗的GDP達358.2億元,此后一路觸底直至反彈,但直到2022年鶴崗的GDP才超過這一數字,達到409.2億元,而鶴壁的GDP總量整體處于上升趨勢(只有2020年總量較上一年度減少,但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2.0%)。

公開信息顯示,鶴壁的產業格局逐漸由“一煤獨大”轉變為“多業并舉”,目前,鶴壁市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比全省第二,煤炭產業增加值比重由17.1%下降到6.1%,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比由23.5%提高到53.6%,第三產業占比由18%提高到35.3%。

據2023年鶴壁市政府工作報告,過去五年,鶴壁生產總值邁上千億元臺階,人均生產總值邁上7萬元臺階。過去五年,鶴壁人均GDP在全省排名均處于第5名到第7名之間,在河南全省18個城市中穩居中上游。

每一次意外走紅都可能給城市帶來想象不到的驚喜,前有鶴崗、淄博,現在是鶴壁,如何將喧囂的熱搜轉化為地區發展動能,讓沉寂已久的鶴壁老城區重新煥發活力,或許值得思考。

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購房者購房后作為倉儲使用,恰也說明房源的利用有了新的用處。地方政府要從此類熱搜事件中挖掘新的機會,比如說低房價、低生活成本的優勢,積極導入各類新產業和新資源,各地對于此類老舊二手房的再利用應該有更好的規劃,要系統對此類存量住房進行盤活,進而培育城市發展的新價值和新的機會。

標簽: 鶴壁1千元1套房子買主買了14套 鶴壁房

   原標題:鶴壁1千元1套房子買主買了14套 鶴壁房價為什么便宜?

>更多相關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