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預防心臟猝死?心臟猝死能救活嗎? 世界視點

發布時間:2023-06-21 14:00:02
編輯:
來源:北流生活
字體:

如果一個人經常工作時間過長,休息不好并處于一種緊張、壓力較大的狀態下,長時間就會產生焦慮、失眠、記憶力減退、精神抑郁,并使機體長期處于應激反應的狀態中。

而這種應激反應會引發人體心臟、大腦、肺臟、腎臟等疾病的發生而導致死亡。猝死的發生往往很快,大多數患者來不及到醫院就已經死亡。然而,猝死不是不可預防,預防猝死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定期體檢:老年人本身是心臟病及各種疾病的高發人群,應定期到醫院進行體檢。青、中年人工作緊張、生活節奏快、工作生活壓力大也容易患冠心病、高血壓等疾病。定期體檢及早檢查便于及時發現疾病,及早進行治療,減少猝死風險。

在做心臟方面相關檢查時,建議除了做心電圖檢查,還要做心臟超聲檢查,以及冠狀動脈CT檢查或冠狀動脈造影檢查。

心臟超聲檢查可檢測到心臟結構異常的疾病,而冠狀動脈CT或冠狀動脈造影可檢測出心臟血管病變的情況。有些單位體檢或體檢部門未做這些檢查,會遺漏相應心臟病情況。

2、避免過度疲勞和精神緊張:過度疲勞和精神緊張會使機體處于應激狀態,使血壓升高,心臟負擔加重,使原有心臟病加重。即使原來沒有器質性心臟病也會引發室顫的發生。

所以,每個人應該對自己的工作、生活有所安排,控制工作節奏和工作時間,不可過快過長。每天有一定的休息和放松時間,緩解疲勞和精神緊張,使心臟及各臟器功能得以恢復。

3、戒煙、限酒、平衡膳食、控制體重、適當運動:吸煙、過度飲酒、高脂飲食及肥胖會使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率顯著增加。

大量飲酒及情緒激動會使血壓升高,心臟缺血缺氧加重,而戒煙限酒、平衡膳食、控制體重、定期適量運動,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會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4、注意過度疲勞的危險信號及重視發病的前兆癥狀:長期過度疲勞會引發身體出現一些改變。如:焦慮易怒、煩躁情緒難以控制;記憶力減退、健忘;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及睡眠質量差,頭痛、頭暈、耳鳴,性功能減退、脫發明顯等。

當機體出現這些情況,應意識到自己可能疲勞過度,應調整工作節奏、適當休息,讓機體功能得以恢復。有些人在發生猝死前是有一些表現的,如當日有心絞痛、心悸、胸悶、呼吸困難、頭痛頭暈,甚至面色蒼白、出大汗的情況發生。

當出現上述情況,應立即停止工作,盡可能平臥休息,服用治療相應疾病的藥物。如不能緩解應立即前往醫院救治。

5、對已患有冠心病、高血壓等疾病的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堅持服藥治療:常常有些患者在治療一段時間后,自覺病情好轉或認為疾病已經治好,自行將治療藥物停止使用,從而使冠心病、高血壓病持續進展或惡化。

在一定外因作用下,如過度疲勞、精神緊張,就會發生心臟猝死,有些人因工作忙而忘記服藥或忘記帶藥,也會使病情加重。因此在醫生指導下堅持服藥治療是十分重要的,患者應面對現實、接受現實,認真對待治療。

掌握知識、及時救治。病人一旦發生猝死,如身邊有一定搶救知識的人能給予即刻處理,一部分病人是可以存活的。

除了醫院的醫護人員,社會一些相關部門,如機場工作人員、交通警察及老百姓,如能通過電視、報紙學習一些急救知識,能在最短的時間進行除顫等治療,會大大提高猝死病人的搶救成功率。

心臟猝死能救活嗎

心臟猝死能否救活取決于多方面因素:

1.病人心臟基礎疾病情況。如果是急性心肌梗死引發的心臟猝死,給予正確的胸外按壓或者人工呼吸可以救活。如果是慢性心衰、已經有心臟擴大的患者,心臟猝死后基本不能救活。

2.發生猝死到開始搶救的時間。如果患者心臟猝死,在4~6分鐘之內及時治療是有可能救活的。超過6分鐘后救活的幾率就會大幅降低。

3.心肺復蘇操作是否規范有效。如果患者心臟猝死,及時進行胸外按壓,且胸外按壓的部位正確、按壓頻率和按壓深度達標,按壓沒有中斷,可以救活患者。如果以上胸外按壓操作不當,患者可能不會救活。

4.是否能進行有效的電除顫。如果患者心臟猝死且胸外按壓5個周期后效果不大,需要及時進行電除顫治療,可以救活患者。

標簽: 如何預防心臟猝死 心臟猝死多久就算死

   原標題:如何預防心臟猝死?心臟猝死能救活嗎? 世界視點

>更多相關文章
    無相關信息
www.bennys.cn 中國項目城網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 網站統計
Copyright© 2014-2017 中國項目城網(www.benny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2020036824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