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牌游戲為什么不火了?(2)

在端游IP已然用盡的情況下,大量的仙俠電視劇成了影游聯動的最好對象。但一般仙俠劇的主角都不會超過5個,其他友軍和反派的存在感微乎其微。 縱觀暢銷榜前100,仙俠IP的卡牌游戲也只有仙劍一款。
從玩家的角度來看,魔幻和科幻是玩家搜索占比較高的兩個品類。魔幻的問題在于,一來國內沒有優秀的魔幻影視作品;二來網文IP的用戶群體不夠廣泛;三來《指環王》、《冰與火之歌》等大作IP的價格又太過昂貴。
科幻則更加尷尬。縱觀整個中國,或許只有勉強夠得上大IP的《三體》,和最近獲得雨果獎的《北京折疊》。但這兩個IP又不大適合卡牌的核心戰斗玩法 :葉文潔汪淼組隊大戰水滴,這從世界觀上怎么也說不過去。
目前來看,僅有的幾款表現相對良好(即暢銷榜100名以內)的卡牌新游大多是日系游戲。但日系第一梯隊的IP所剩無幾,日方監修和IP價格的成本也會給CP相當的壓力。
由此可見,作為一個對多英雄有著苛刻要求的品類,題材與IP成了卡牌新游立項最大的問題。 甚至有業內人士認為,只有類似《大蛇無雙》,融合不同熱門IP(如死神火影海賊王大亂斗)的作品,才能重現卡牌游戲當年的輝煌。
中核玩家的流失
如果說題材問題是卡牌游戲立項最大的難題,那玩家群體的轉移則將卡牌游戲置于更尷尬的境地。
根據QuestMobile的報告,今年6月,整個市場卡牌游戲的月活在4000萬以下,在14個游戲品類中位列第十一位。 整個品類加在一起,還不如一款MAU排行前三的手游。

那卡牌用戶的游戲時間都去哪了?
葡萄君認為,中核玩家,即經常玩游戲,但時間并不充裕的用戶是卡牌游戲的核心用戶。但在現在的產品趨勢之下,輕度、中度和重度游戲的邊界愈發模糊,他們不可避免地被其他游戲分流。
首先,許多重度游戲正在進行輕度化的設計。 MMO加入了自動尋路和掛機系統,FPS刪除了移動操作,MOBA也迭代出了移動端的簡化版本……許多硬核游戲的操作門檻都已降低,也減弱了對投入大段時間的需求。
對于剛剛進入移動平臺的硬核玩家來說,當時的技術不足以支撐重度游戲的出現,因此只能轉向卡牌。但隨著技術和市場的發展,愈來愈多的重度游戲自然會把他們拉回自己喜歡的品類, 這也是重度游戲人口紅利的來源;
其次,輕度游戲也正在加入重度化元素 ,許多核心玩法相對單調的休閑游戲加入了養成、社交系統,幫助玩家獲得更豐富的體驗。享受卡牌輕度設計的中核玩家則會轉向輕度游戲。
原標題:卡牌游戲為什么不火了?
-
無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