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財務管理:光伏產業的財務命門

發布時間:2017-04-28 11:16:07
編輯:
來源:
字體:

國內光伏行業曾經的龍頭老大——無錫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今年3月宣布破產重整,明確昭示這個已低迷兩年之久的行業仍處于困境。以2010年10 月美國發起對華光伏產品“雙反”調查為導火索,這個一直因“兩頭在外”而備受詬病的行業就開始面臨“大潰退”的危險。所謂“兩頭在外”,指的是生產光伏電 池的主要原材料多晶硅依賴進口,而成品電池及組件卻大部分出口。中國光伏組件產量居世界第一,但90%屬于海外市場,國內的終端應用市場還遠遠沒有啟動。 2011年全球光伏組件產能60GW、實際產量30GW,其中中國產能就占到40GW、產量21GW。但應用市場方面,2012年底全球累計光伏裝機已經 超過100GW,年度全球總裝機30GW,其中我國僅安裝3.5GW。從國內的消納力而言,我國光伏組件產能嚴重過剩。在國內市場沒打開的情況下,“雙 反”貿易戰如同滅頂之災。

除了外部環境的聚變以及行業多年積累下來的產能過剩之外,企業在擴張時期的“激流勇進”也是一個重要原因,這點可在各光伏企業常年保持的高負債率上窺見一斑。從光伏產業鏈上各企業陸續公布的年報來看,光伏產業的負債率高得驚人。

財務概況

尚德破產拖累上下游企業

對于供應商來說,無錫尚德的破產重整,無疑是一場噩夢。

雖說尚德破產程序尚在進行中,但按破產重整企業平均不足15%的清償率,與尚德有商業往來的供應商對其的應收賬款等大幅計提在所難免。

查閱年報發現,與無錫尚德有交易的上市公司2012年業績集體出現下滑,甚至嚴重虧損。目前涉及到的公司有中環股份、隆基股份、京運通、亞瑪頓和航天機電,涉及金額累計達4.26億元。

中環股份是一家以半導體材料為主業的公司,2009年半路出家涉足光伏行業。中環股份3月30日發布公告提示,公司對無錫尚德、洛陽尚德及上海尚德 共有1.76億元的應收賬款未收回,對此公司采用個別認定法追加計提壞賬準備1.29億元。這是到目前為止涉及金額最大的一家上市公司。受此影響,中環股 份在2012年的凈利潤從624.62萬元大幅下滑至-9038萬元,同比下降近150%。

隆基股份對無錫尚德未收回的應收賬款約1.2億元,無錫尚德破產后,隆基股份對此款項采取個別認定法追加計提壞賬準備9077萬元,從而導致虧損5400萬元。隆基股份是2012年上市的企業,當年上市即虧損,項目上市保薦人或被追責。

京運通的“傷勢”稍微輕一些。無錫尚德是京運通控股子公司無錫榮能半導體材料有限公司的客戶,其對無錫尚德的應收賬款余額為3088.36萬元。

無錫尚德對亞瑪頓的欠款共計5924萬元。業績快報顯示,亞瑪頓對無錫尚德訴論的欠款按50%計提特別壞賬2850萬元,亞瑪頓凈利潤6854萬元,同比下降近七成。

無論尚德的轟然倒掉是不是必然,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所受牽連的企業們也沒有做好相應的風險管理,因為對于一家公司而言,高額的營收轉款永遠是經營中的一個重要風險。

斷臂求生

光伏產品價格一路下跌使經營慘不忍睹:上游原材料多晶硅價格跌幅36%,多晶電池片價格跌幅35%,電池組件價格跌幅31%。統計發現,2012年 近四成光伏上市公司虧損,各公司為了生存不得不斷臂求生,例如江蘇陽光集團啟動寧夏多晶硅破產力保海潤光伏的業績承諾、航天機電賣資產“瘦身”光伏業等 等。這一點在原本的原材料企業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在市場大好的情況下,作為上游生產商的企業們紛紛涉足光伏業務,如今面對行業的空前調整期不得不全面 “瘦身”。

天威保變是一家原本主營輸變電設備的生產企業,后在2007年左右加碼投資了新光硅業, 在央企中國兵器裝備集團于2007年9月入駐后,更是大力施展拳腳發展新能源。經過多年擴張,新能源已如天威保變的另一條腿。目前天威保變麾下至少有六家 新能源公司:保定天威風電科技有限公司、保定天威薄膜光伏有限公司、天威新能源(長春)有限公司、保定天威風電葉片有限公司、天威四川硅業有限責任公司、 樂山樂電天威硅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天威保變年報顯示,2012年營業收入28.29億元,同比2011年的53.45億元下降47%;凈虧損15.24億元,而2011年凈利潤為 3515.93萬元(扣除拆 遷補償和貼息等非經常性損益后也是虧損的,虧損額7541萬元)。其新能源2012年經營情況更是慘不忍睹:天威四川硅業虧損 3.53億元,天威薄膜光伏虧損1.53億元,保定天威風電科技有限公司虧損2.3億元,保定天威風電葉片虧損1.13億元。另外保定天威英利新能源有限 公司使投資收益虧損1.87億元。上述合計虧損10.36億元。

面對行業變局,天威保變董事會在2012年稱,公司明確了輸變電產業在產業構成中的主導地位,積極推進對非主業資產的清理整頓工作,進一步優化資產、集中主業,為公司發展奠定基礎。公司稱,聚焦主業,做強輸變電產業;做好公司新能源產業的戰略調整,進一步提高產業集中度。

航天機電也是光伏行業的后來者。公司曾信誓旦旦地規劃光伏行業2015年要實現銷售收入140億元。光伏在航天機電中舉足輕重。2012年主營業務 收入14.56億元,其中光伏產業9.94億元,高端汽配產業2.61億元(不含合營企業),新材料應用產業2億元。2012年光伏業逆轉,航天機電迅速 變臉,大舉甩賣光伏資產。從去年10月開始,航天機電相繼以掛牌方式轉讓其持有的神舟硅業近30%股權、內蒙古中環光伏材料有限公司20%股權,出售高臺 縣太科光伏。公司提及2013年經營計劃時稱,將深化與地方政府、大型電力集團、境外光伏企業及海內外投資機構的戰略合作,加大公司光伏產業的主要盈利環 節——光伏電站的建設、開發和出售力度。

企業收入

如何贏得拐點?

啟動國內市場、調整畸形的供需結構,是重振國內光伏產業的必然選擇。從去年四季度開始,國家頻頻出臺“光伏新政”,鼓勵國內光伏市場的啟動。而在海 外市場,根據分析機構HIS新近發布的報告,今年3月份中國晶硅光伏組件在歐盟國家的平均售價已上漲4%,這是自2009年1月以來中國晶硅光伏組件價格 首次上漲。分析人士稱,促成光伏組件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是光伏組件市場供需的逐漸改善。受此消息提振,美股中概太陽能板塊連續兩天大漲。

然而環境的向好是否能夠拯救所有的企業?馬云曾說過,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后天很美好,但是絕大部分人是死在明天晚上,關鍵是誰能撐到美好的后 天。根據天威保變的數據顯示,其2012年年末應收賬款為22.46億元,存貨19.33億元,固定資產34.53億元,在建工程20.05億元。從應收 賬款的結構看,六個月至三年賬齡的額度是16.82億元;在建工程中,四川硅業項目期面余額16.41億元。在光伏行業整體虧損收債困難以及停產、關閉普 遍的背景下,天威保變2013年資產減值壓力巨大。

而航天機電的形勢也不容樂觀。資料顯示,截至2012年年末,航天機電30.8億元的流動資產中,應收賬款11.14億元,存貨5.9億元,固定資 產和在建工程分別為58.48億元和10.4億元。這些資產許多是與光伏相關的,未來幾年,公司處境或與天威保變一樣,要花很大的精力去消化光伏泡沫形成 的不良資產。

對于這些整體財務狀況不容樂觀的光伏企業來說,2013年負債困局是否可解還很難說,在這樣的財務重壓下,值得全行業從內部管理上進行全面的反思。

   原標題:內部財務管理:光伏產業的財務命門

>更多相關文章
    無相關信息
www.bennys.cn 中國項目城網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 網站統計
Copyright© 2014-2017 中國項目城網(www.benny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2020036824號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508 063 35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