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理財需要具備三個基本條件
近日,因非法催收引發的“山東辱母案”引發各界關注與反思,撇開案件背后的人性因素和圍繞“正當防衛”所展開的輿論討論,在消費金融越來越普及的當下。
作為普通消費者,案例中隱藏的非法催收及高息貸款等問題也為我們敲響了警鐘,借由互聯網的發酵,這些問題產生的影響可能呈現幾何級的放大以致最終失去控制。
“惹不起但躲得起“,在日常的理財中,以下這些坑我們不能惹但卻能躲。
一、高利率的誘惑
高利率多出現在網貸行業。根據網貸之家聯合盈燦咨詢發布的月報顯示,今年2月,網貸行業綜合收益率為9.51%,同比下降2.35%,主流綜合收益率區間仍分布在8%—12%。“隨著網貸行業持續整改,P2P網貸平臺在信息披露、風控措施和產品創新上逐步完善,吸引了一些新的投資人加入。
但借款人數小幅下降,資金供給大于需求,推動網貸行業綜合收益率下行。2016年底網貸行業綜合收益率已跌破10%”,未來行業會逐步走向規范,市場化競爭相對充分后,利率水平還會有所下降,但降幅不會太大。劃重點:主流綜合收益率區間仍分布在8%—12%。這是個重要參考。
一個合適的目標收益至少應具備兩個特點:一是符合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二是在行業平均水平合理范圍內浮動。那些動不動拿20%,30%收益率去大肆宣傳的平臺,投資者大可捂緊自己的錢袋子,繞道而行。因為沒有任何一個產業可以支撐起那么高的利潤。
除了直觀的收益率,避免”踩雷“的另一個篩選方法就是多看幾個指標,比如注冊資本、平臺背景、高管團隊等。還要看平臺產品和標的真實性,判斷是否觸及網貸監管的12條紅線,即是否自融、是否設立資金池、是否平臺本身提供擔保等。
二、高利息的潛在綁架
在蘇寧金融研究院互聯網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看來,高息貸款似乎氣數未盡。之所以如此講,是因為高息貸款是非法催收的土壤。自有借貸開始,便有了催收,也便有了暴力催收。但非法催收的愈演愈烈,卻是在最近幾年,始于互聯網消費金融開始挺進次級借款人市場。
而這些借款人屬于典型的無信貸記錄群體,在傳統金融機構借不到錢,而民間的高利貸惡名在外,他們也不會光顧。此時,很多小的互聯網消費金融機構,為了與巨頭進行差異化競爭,便選中了這類群體,通過高息去覆蓋風險。
很多小的消費金融產品,年化利率都在50%以上,年化100%以上也很常見。隨著市場的爆發式增長,涉及的人群越來越廣,問題也隨之顯現。也有些前車之鑒。2016年鬧的沸沸揚揚的校園裸條事件把在高息模式下逾期借款人普遍存在被暴力催收的問題拉到了臺前。
而其產生的連鎖反應也讓人應接不暇,前有學生因無力還貸而跳樓,后有學生為還貸而援交。值得提醒的是,雖然提前消費追求高質量的生活已經成為當前青年人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但消費者還需要有長遠眼光和格局,不要因為一時的痛快而讓自己身陷囹圄。
三、網絡賭博的多花樣
近幾年,網絡賭博盛行,一些網絡賭博網站利用“廣東快樂十分”、“重慶時時彩”等國家福利彩票開獎結果作為賭博工具,吸引玩家的注意。
跟傳統賭博不一樣的是,這些網站會根據玩家的經濟能力進行評估,預先給每個會員提供一個信用額度,高可達1100萬元。
專家通過層層抽水來獲取盈利,參與網絡賭博的人數不斷上升、給很多家庭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輸掉全部身家、欠債自殺等案例層出不窮。
此外,還有一些網絡賭博以微信群為賭場,做起了生意。用紅包下注,用紅包開獎,再用紅包結算輸贏,在紹興越城公安分局靈芝派出所近日公布的案情中,10多天時間,犯罪分子非法獲利高達10多萬元。
在此提醒,如果消費者被拉進紅包賭博群,應及時向公安部門舉報,切不可存在僥幸心理。
各位讀者看到這里已了解基本信息,但請大家先別著急離開,下一頁將分享更多干貨。
原標題:投資理財需要具備三個基本條件
-
無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