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鄭州房價走勢預測最新消息:土地限價后鄭州房價能否降下來?
鄭州在十月實施了樓市調控新規之后,有出臺了新的土地限價政策,這個新的土地限價政策能否限制鄭州房價?
了解更多鄭州房價走勢消息,請關注微信公眾號bweipan
10月份,限購限貸籠罩了整個樓市,但是鄭州的房價并沒有因此而停下上漲的腳步。據數據顯示,10月份鄭州新房價格指數以4.11%的環比漲幅居全國新房價格指數漲幅榜第五。也許是因為早就知道房價數據難以降下來,鄭州在10月31日又出爐了《土拍限價競買暫行辦法》,想以限制地價的方法,限制房價過快增長。
看到這個政策,大多數人對房價的預期值都會開始變低,可能更多的人會選擇先觀望一陣子。但是土地限價,真的能如愿以償讓鄭州房價降下來嗎?我們不妨先來看看未來一年鄭州住宅的供求關系。畢竟房價漲跌,本質還是由供需關系決定著的。
理論上來說,限價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面粉貴過面包”的問題。但是ZF對土地供給的壟斷和對土地用途的限制,又讓土地具有了稀缺性。比如說,一二線城市的可居住土地,就是稀缺的。

11月4日,鄭州公布了未來三年住宅用地的供應計劃,2017年計劃供應840公頃(折合12600畝);2018年計劃供應780公頃(折合11700畝);2019年計劃供應780公頃(折合11700畝)。
供應量最多的是2017年,只有840萬平方,除去各種配建,能建房的面積有80%就不錯了,也就是說可建成房子的面積是672萬平方, 按照現在平均3.33的容積率計算,基本上2017年可供應的住房面積是2237.76萬平方。但計劃是計劃,這些年來實際的供應量也就能達到60%左右,大概是1342萬平方,按平均每套房子100平,這些面積可建成13萬套左右。
這是三年計劃中土地供應量最大的一年,大約有13萬套住房可以推向市場。如果到時供應的土地像今年的6000畝計劃一樣,70%都是棚改面積的話,可能還不會有這么多。2018、2019年的就更不用算了。
那么,鄭州每年對住宅的需求量又有多大呢?
在鄭州,每年增加的外來人口數量有40萬左右,而這些人大多數都還是年輕人,有著極大的購房需求,就算只有五分之一的人買房,也需要8萬套吧。還有一個數據就是,每年鄭州剛結婚的(剛需)有10萬+,按照一半人需要買房來計算,這就是5萬+的需求。
另外,還有想以小換大(改善型需求)的、想投資的,一年下來也有個幾萬套吧。
13萬套的供給,20萬左右的需求。供應量與需求量嚴重不平衡,再怎么對土地進行限價,你也別奢望著房子能是白菜價。現在,限貸限購都已經用過了,沒有太大的作用啊,房價還是上漲,漲幅小了而已。所以才不得不對土地進行限價。然后大家一看,恩,這屆ZF可以,知道調控地價了。
可是,有了上一波的瘋狂去庫存,再加上每年四十萬的剛需,房價能不漲就萬幸了,你還在想著下跌?呵呵呵呵。
土地限價后,就算新拿地的開發商上報的房價只有10000,別的開發商仍然敢賣13000,你不買自然有人買,有前幾個月的銷售業績在那撐著,至少他們這一兩年都不用擔心公司資金鏈的問題。再過一兩年,這個土地限價的政策是否還在施行,就不一定了。畢竟文件說的是“暫行辦法”,意思就是短期內也有可能更改。
當然,不可否認,土地限價肯定會大大減少地王的出現,也會降低大家對房價的期望值,但這只是心理層面的。短期內,對于抑制房價過快增長或許有效;長期來看,它還是擋不住客觀存在的住房需求的推動。如果不改變房地產市場現有的供需矛盾,單單靠行政手段限制,真心分不清是在控房價,還是在為下一輪房價上漲蓄勢。
-
無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