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鐵項目名存實亡 傳聞有央企愿意接盤(6)
“白丹青他自己也不懂交通技術,也不好好進行測評和衡量方案,就去忽悠地方政府。他做巴鐵是幌子,其實是想打著巴鐵的旗號,以搞區域發展的名義去二線城市圈地。做房地產才是他的老本行和最終目的。東西還沒做出來,他就在外面胡吹亂擂,因為他根本不在乎研發上面的事,錢也都沒有花在刀刃上。”一位研發人員這么說。
據該研發人員透露,白丹青在巴鐵的前期投資中只有大約6000萬用于設計研發和實驗,其他資金都被用于媒體宣傳、多媒體制作和參加各種國際展覽。
由于巴鐵及華贏凱來屢陷負面傳聞,讓一些已經與巴鐵科技簽了合作協議的地方政府大為不滿。“現在公司又遇到了資金問題,一些地方政府就接機提高合作門檻,要求巴鐵先獲得國家立項。我們也在試著努力這么去做,希望能借助政府的力量找到錢。”
該巴鐵技術團隊成員再三強調,巴鐵的設計思路沒有問題,在技術上具有可行性,也有相當的應用前景。
“壞就壞在公司在運作上沒有留后路。什么叫后路?就是不要給政府找麻煩,你說現在搞出這么多負面,哪還有政府愿意接盤呢?”直到采訪的最后,這位技術人員還是堅持認為,如果沒有鋪天蓋地的負面報道和那么大關注度,巴鐵這事也許就成了。
用微信掃一掃下方二維碼,即送你88元現金體驗劵,還可以用微信炒白銀或原油瀝青哦!

>更多相關文章
-
無相關信息
24小時熱門資訊
熱門推薦
酷圖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