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監會重拳強監管 支行行長須三年輪崗一次

發布時間:2017-05-02 14:52:23
編輯:
來源: 21世紀經濟報道
字體:

假理財、飛單的生存土壤

“飛單”的發生,與嚴厲的績效考核息息相關。

上述從業近20年的私行業務人士指出, “部分股份行考核嚴厲,這樣容易培養出獨當一面的人才,且內控也不可謂不嚴,總行、分行培訓不斷;但硬幣的另一面是,當嚴厲的績效考核,遇上支行內部人控制,風控體系極易出現盲點。”

“我每年過得最好的假期是元旦,因為年終考核終于結束了。”一家國有大行福建某支行行長坦言,作為一名支行長他肩負了30多項考核指標,感覺“壓力山大”,其中最重要的考核指標是存款、貸款和中間業務收入這“三座大山”。

面對嚴厲的考核,對部分支行行長而言,“飛單”或許是解憂的途徑之一。因為銷售“飛單”可以給支行帶來存款、開戶量、中間業務收入等。

“市場化程度比較高的一些股份行,考核很嚴,無論你工齡有多長,底薪是比較低的,通常是三四千塊錢,獎金是以業績為導向的,靠客戶轉化而來。而且,所有拓展業務的費用都需要自己承擔。”前述股份行私人銀行資深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當嚴厲考核成為整個支行團隊成員共同面對的壓力時,道德風險隨即上升。

除了假理財、飛單,非法吸收公眾存款也是風險高發區。而銀行網點的工作人員,既有可能充當“資金掮客”,也有可能自己陷入高利貸的陷阱。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得的一份上海市松江區人民檢察院起訴書顯示,當地某國有大行上海松江城區支行、泗涇支行原行長褚××、黃××在地產商吳××的利益誘惑之下,進入了一場高達2.7億元的民間借貸游戲。兩位支行行長分別以銀行行長身份為保證,以高額借款利息(2%-9%不等的月利率回報)為誘惑,向42名不特定群眾非法吸收存款累計近2.7億元,歸個人使用。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曾統計過一組數據,自2014年8月以來,一年以內銀行業員工因為違法違規進入司法程序的127個個案中,其中銀行的基層管理者,即支行長、副行長以及同等級別的涉案人員達58人,占比45.6%。

銀監會重拳強監管

銀行理財的一些不規范事件,早已引起監管部門的重視。

在4月21日中國銀監會召開的一季度經濟金融形勢分析會上,銀監會主席郭樹清指出,要規范理財和代銷業務,規范銷售行為,充分披露產品信息和揭示風險,嚴格落實“雙錄”要求,做到“買者自負”,切實打破“剛性兌付”;在理財產品銷售過程中,必須向客戶全面、充分披露信息和風險,使客戶真正了解產品業務特征,明確自身所要承擔的風險和可能的損失。

3月30日,銀監會即已下發《關于開展銷售專區“雙錄”實施情況專項評估檢查的通知》(47號文),為規范銀行自有理財及代銷業務行為,有效治理誤導銷售、私售“飛單”等問題,決定對銀行銷售專區“雙錄”實施情況開展專項評估檢查。

值得一提的是,郭樹清在多次會議中強調,對于各類銀行業不規范事件,要嚴肅處理和問責相關機構和責任人。

強化監管之外,銀行自身的內部風控體系的完善更為關鍵。

前述國有大行審計部高管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一般的銀行都是“總行-分行-支行”或者“總行-一級分行-二級分行-一級支行-支行”的管理模式,除了部分大客戶由總行或分行的部門服務,主要業務幾乎都由支行開展。

這意味著,支行行長雖級別不高,但權力不小,支行更容易成為風控源頭和風險事件的高發區。

比如,在眾多違法攬存糾紛案中,支行行長大額現金支付授權被頻頻濫用。按照商業銀行一般規定,支行行長擁有50萬元(含)以上100萬元(不含)以下的現金審核支付權;而在貸款及貼現等案件高發領域,支行行長單筆500萬元(含)以下的承兌匯票貼現審批權以及單戶3000萬元(含)以下的用信審批權也被頻頻濫用。

上述大行審計部高管認為,關鍵是要加強基層員工行為規范管理,要區分其行為是銀行行為還是非銀行行為,如果是銀行行為,即使在操作層面有一些失誤,也不至于到失控的地步。

“最應該防范的是銀行員工的道德風險,只要是人出了問題,再好的制度都有漏洞可以鉆。一般的制度設計都是兩三個人相互監督、相互制約,一旦人出了問題,經辦的和審核的相互串通,一個支行長和一個業務員合謀就能干出很大的事。”上述大行審計部高管說。

一位國有大行江浙地區支行行長稱,支行內的分工通常是,副行長管理一般業務,行長只管人力資源和財務費用,若出現相互串通引發道德風險的情況,考核機制是主因,但輪崗機制落實不到位也是重要因素。

“銀監會要求支行行長必須三年輪崗一次。”該支行行長說。本報記者 黃斌 李玉敏 王曉 葉靜 北京、廣州報道

   原標題:銀監會重拳強監管 支行行長須三年輪崗一次

>更多相關文章
    無相關信息
www.bennys.cn 中國項目城網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 網站統計
Copyright© 2014-2017 中國項目城網(www.benny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2020036824號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508 063 35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