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家業績增幅預超10倍 機構密集調研醫藥公司
從年報情況來看,截至昨日,醫藥生物板塊內共有10家公司披露了2016年年報,其中7家公司凈利潤實現不同程度增長。在此之中,花園生物、精華制藥年報凈利潤同比增長在100%以上,分別為262.52%、111.36%。

除上述已披露年報公司外,還有53家公司披露2016年年報業績快報,106家公司披露年報業績預告。結合來看,天壇生物、德展健康、廣譽遠、同濟堂、國農科技、通化金馬和宜華健康預計年報凈利潤同比增幅均在10倍以上。其中德展健康凈利潤增幅居第一,為11183.00%;公司1月19日公告顯示,業績同期大幅上升主要原因系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獲準實施,公司2016年的預計業績中包含重組標的北京嘉林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在相應期間所預計實現的業績。
另外,除了上述提及的績優公司外,紫鑫藥業、永安藥業、東寶生物、振東制藥、萊美藥業、廣濟藥業、太極集團、海正藥業、福安藥業、魯抗醫藥、新和成、寶萊特和浙江醫藥等個股年報凈利潤預計同比增幅也均在200%以上。
對于醫藥生物板塊良好業績但滯漲市場現象,中泰證券表示,漲多了會跌,跌多了會漲,缺乏主題的醫藥行業,正等待業績的催化劑,醫藥行業年初以來一直缺乏熱點,整體表現較差。但隨著市場逐步進入2016年年報和2017年一季報的預披露和披露期,業績對于個股表現的影響更大,醫藥板塊的行情會有所好轉。
從行業基本面來看,2017年“十三五”發展政策進入落地期,分級診療、仿制藥一致性評價政策細節將不斷出臺,繼續建議關注政策導向明顯的高品質仿制藥龍頭華東醫藥、復星醫藥等,行業進一步整合的醫藥流通企業中國醫藥、上海醫藥、瑞康醫藥、嘉事堂等。
機構年內調研36家醫藥公司
根據數據統計顯示,券商、基金、保險、陽光私募、海外機構等五大機構年內共計調研了521家上市公司,其中醫藥生物行業內共有36家公司。
從五大機構調研次數來看,云南白藥、瑞康醫藥、翰宇藥業、麗珠集團、達安基因和眾生藥業等6家醫藥公司最被看好,機構調研次數均在3次以上,分別為:9次、5次、4次、3次、3次和3次。
從參與調研機構家數來看,一心堂、云南白藥、英特集團、瑞康醫藥、廣濟藥業、麗珠集團和沃森生物等7家醫藥公司年內機構調研家數均在20家以上,分別為:114家、51家、39家、32家、28家、20家和20家。
對于機構密集調研的云南白藥,華泰證券表示,看好公司借力混改,開啟新一輪增長周期,預計公司2016年-2018年凈利潤分別為30.9億元、34.9億元、40.1億元。考慮混改將帶來的積極變化、白藥品牌價值,參考可比公司估值,給予目標價87元-100元預測,給予“增持”評級。
在上述機構密集調研的上市公司中,瑞康醫藥市場表現最為突出,年內累計上漲7.61%,該股最新收盤價為34.92元。對于該股,廣發證券表示,公司由傳統藥品商業企業成功轉型醫療機構綜合服務商,目前已初步完成全國各省器械渠道布局,未來兩年有望憑借“內生+外延”的方式延續快速增長。預計公司2016年-2018年每股收益分別為0.91元、1.51元、2.10元,給予“買入”評級。
-
無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