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焦點】丁祖昱評樓市:房企投資復蘇?這三個關鍵信號很重要

發布時間:2023-03-06 18:11:08
編輯:
來源:樂居買房
字體:

2月,不少城市開啟了2023年首輪集中供地,整體呈現出點狀回暖態勢。

比如杭州,溢價率9.3%,熱門地塊吸引60家房企參與搖號。


(相關資料圖)

此外,蘇州園區一宗地塊,經過多達65輪競拍,競價不到2分鐘便觸及最高限價,參與現場搖號競買人多達31家。

優質地塊供給增加,帶動了當前土地市場的熱度,那么房企投資積極性恢復到底如何?

我們從克而瑞研究中心發布的1-2月房地產企業新增貨值榜發現,百強房企前2月有拿地的數量是21家,對比1月增加了18家。也就是說,前2月,仍有八成百強房企尚未有投資動作。

判斷房企投資是否回暖,有三個關鍵信號:一是城投托底的減少與退出,二是參與拿地的企業數量增多,溢價率持續走高,三則是規模民企的投資復蘇。目前來看,無論是市場端,還是房企端,回暖只是點狀的、局部的,熱度能否延續仍有賴于樓市回暖情況。

2月土地市場成交規模延續低位。

CRIC數據顯示,2月全國300城經營性土地總成交建面合計4183萬平方米,同環比分別下降2%和4%;成交總價1280億元,環比上漲46.6%,同比增長5.6%。

整體溢價率水平回升至5.38%,較上月增加1.28個百分點,整體溢價率接近近一年高點。尤其是北京、杭州和蘇州集中供地表現,為沉寂已久的土地市場增添了不小的市場熱度。

但從各城市內部來看,封頂溢價的仍然只是少數優質地塊,多數普通地塊仍是底價成交。城市內部依然冷熱分化。而其他城市,底價成交仍然是常態。

也就是說,部分城市回暖也只是點狀的,而非全局。

部分核心城市集中供地的影響下,企業投資表現較1月末有顯著提升。

首先表現在投資百強門檻的回升上,二2月末投資百強房企新增土儲貨值門檻為15.5億元,同比微跌4%,但總價、建面百強門檻分別為4億元和15.3萬平方米,同比上漲25%和4%。

但從投資總量上來看,截至2月末的新增土儲貨值、投資金額和建面百強合計分別為3594億、1358億元和2694萬平方米,同比降幅在15-20%之間。2月整體表現與2020年-2021年存在較大落差,也并未回到2022年同期水平。

聚焦銷售百強房企,前2月超過兩成百強房企在土地市場納儲,與1月僅零星百強拿地形成鮮明對比。

百強房企中,前2月排在拿地金額前三名的分別是華潤置地、建發房產和越秀地產。華潤置地是前2月拿地金額唯一破百億的百強房企,而排在第三位的越秀地產拿地金額同比增加了359%,2月初,越秀地產在北京以總價59.1億元拿下兩宗熱門地塊。

不過截至2月末,萬科、龍湖、中海、金地等集中供地常客前兩月仍未有斬獲。一方面,與企業投拓節奏、城市選擇有關系,另一方面也與核心城市競拍搖號規則下的“運氣”有關。

此外,前2月在熱點城市土拍表現中,房企投資還表現出城投托底拿地逐漸隱退、民企投資呈現弱復蘇的特征。

除新城、建業等去年幾乎未拿地的企業開始參拍,在蘇州、杭州的集中土拍中,本地民企投資有所恢復,尤其是浙系民企濱江、偉星、中天美好等在杭州土地市場表現較為突出,其中偉星和中天美好拿地銷售比均超過了0.4。

實際上,在熱點城市城投拿地比例確實在降低,但多數是建立在地塊供應減少、優質地塊比例提升的條件基礎上,相較之下,三四線城市則更多以城投為主。

在政策寬松和銷售回暖以及優質地塊供應之下,核心城市首輪土拍熱度還會繼續回升,但上半年房企的投資壓力依然不容小覷,投資全面回暖仍存在很大難度。

綜合而言,我們認為判斷投資回暖有三個信號,一是城投托底的減少與退出,二是參與拿地的企業數量增多,溢價率持續走高,三則是規模民企的投資復蘇。

目前已經出現了一些積極信號,比如部分民企參與到土拍中并有所斬獲,百強房企拿地比例恢復至兩成,但后續能否延續取決于企業自身的經營狀況,未來的土地市場大概率還是會呈現點狀回暖的趨勢,城市內部板塊也將愈發分化。

標簽: 土地市場 萬平方米 華潤置地

   原標題:【獨家焦點】丁祖昱評樓市:房企投資復蘇?這三個關鍵信號很重要

>更多相關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