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房市場回溫

發布時間:2023-03-07 08:21:05
編輯:
來源:丁祖昱評樓市
字體:

2023年2月多城二手房成交激增。


(相關資料圖)

北京、上海等城市剛需房帶看量顯著上升,已超過1月和12月;成都2月二手房成交同、環比分別上升146.08%和79.72%,排重點關注城市前列;青島、杭州、深圳、廈門等城市同、環比也出現較大漲幅。

2023年至今,受前期剛需需求擠壓釋放、部分城市政策利好以及部分優質剛需房以較低價格掛牌入市影響,整體二手房市場已經出現回暖。

從目前來看,部分城市二手房市場成交短期已好于新房市場,后續有望反哺新房市場,刺激新房市場剛需和改善項目銷售回暖。

CRIC數據顯示,2023年2月16個重點城市二手房成交體量約652萬平方米,同、環比分別上升122%和54%;前2月累計成交超1000萬平方米,累計同比上漲41%。

其中,成都、青島、杭州、深圳、廈門等城市同、環比出現較大漲幅。

2023年2月,最火熱的當屬成都二手房市場。2月,成都二手房成交194.23萬平方米,同、環比分別上升146.08%和79.72%。不僅為16個重點關注城市中最高,也是成都2018年至今月度最高值。

克而瑞四川區域負責人表示,成都二手房如此火熱的原因,主要歸于三點:

首先是成都市場節后供銷關系的不平衡。2022年底疫情全面解綁,積壓了三年的大量大西部購房者涌入成都市場,在需求被釋放的同時,2023年新房市場1-2月的供應量僅為73.21萬平方米和62.70萬平方米,而成都疫情未解綁前月度平均新房去化在120萬平方米以上,這就造成了供不應求的局面,部分購房者自然轉入二手房市場。

其次,新房市場無論是面積段還是總價段都以改善為主。對于首置剛需購房者來說,主城區仍有大量總價200萬/套以下的二手房房源,因此大量剛需客戶扎堆轉入二手房市場。

最后一個原因是信貸關系。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成都二手房,尤其是建造時間較久的老房源,銀行按揭比例和利率都非常高,成都曾經是全國市場利率最高的城市之一,二套房房貸利率甚至高于6%,但現在無論按揭比例和利率都出現了下調,這對二手房的觸動非常大。

對比2023年2月部分二手房成交熱點城市的新房數據來看,部分城市二手房市場成交短期好于新房市場。

如北京,2023年2月二手房成交132.49萬平方米,同環比分別上升78.31%和74.80%,與此同時,2023年2月北京一手住宅成交43.36萬平方米,同環比分別上升52.38%和8.16%,二手房無論成交面積還是同環比漲幅都更高。

但從成交均價來看,雖然北京2月二手房成交面積出現了明顯上升,但成交均價變化不大,為30264元/平方米,環比上升0.84%,同比下降2.32%。

由此可見,雖然北京二手房成交量出現了上升,但價格仍在相對低位。

上海市場也是如此,2023年2月,上海二手房成交19126套,同比上漲50.56%,環比上漲137%。但整體市場仍在以價換量。

某品牌中介告訴我們,2月正逢上海2022年八批次尾盤和2023年一批次認籌“交接”期,有不少業主近期掛牌是為了置換“打新”,由于要趕新房供應周期,因此部分業主價格是可以商量的:“大概有5%-10%的議價空間,大家還是相對理性的。”

需要注意的是,上海2023年接下來仍有大量新房供應量入市,屆時市場競爭勢必將變得更加激烈,二手房支撐力或將不足,目前的熱度是否延續,還需要觀察。

從目前二手房市場的回暖來看,主要為以下原因:

第一,前期積壓剛需購房需求集中回流入市。二手房與新房最大的區別在于每一套房子的情況都各不相同,需要持續帶看和實地對比,隨著疫情的全面放開,中介門店到訪客戶量激增,原本壓抑的需求被極大程度釋放,從而推動了短期市場的升溫。

第二,部分城市實行“帶押過戶”后置換改善需求釋放,2022年底多個城市落地執行二手房“帶押過戶”,北京試行“連環單”業務并行辦理。政策利好之下,不僅縮短了二手房交易周期,也降低了二手房置換成本,極大程度激活了二手房市場。

第三,一部分優質剛需房以較低價格掛牌入市。從整體掛牌情況來看,不僅掛牌量在上升,房源質量也在上升,業主“出貨心態”較強。

第四,市場貸款利率下降以及信貸資質的放款,降低了客戶的購房門檻。

整體而言,目前部分重點城市二手房帶看量與網簽規模均有顯著幅度回升,這既有疫情全面解禁迎來的補償性需求釋放,亦有政策利好疊加刺激市場恢復。

這些城市二手房市場的回暖也側面論證了居民購房信心正在逐步修復,這為后期新房市場回暖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大部分城市新房供應尚屬低位,市場面臨供應空窗期,3月預期將迎來一波集中供應,屆時二手房熱度是否還能持續,還需持續觀察。

標簽: 萬平方米 部分城市 成都二手房

   原標題:二手房市場回溫

>更多相關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