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外匯局:一季度貨物貿易順差及進出口規模均處歷史同期次高值

發布時間:2023-07-07 16:30:47
編輯:
來源:中新經緯
字體:

中新經緯6月30日電 國家外匯管理局網站30日公布2023年一季度我國國際收支平衡表和2023年3月末我國國際投資頭寸表,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經常賬戶順差5575億元。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一季度我國經常賬戶順差5575億元

據2023年一季度我國國際收支平衡表,2023年一季度,我國經常賬戶順差5575億元,資本和金融賬戶逆差5222億元。

按SDR計值,2023年一季度,我國經常賬戶順差608億SDR,資本和金融賬戶逆差570億SDR。

按美元計值,2023年一季度,我國經常賬戶順差815億美元,其中,貨物貿易順差1299億美元,服務貿易逆差472億美元,初次收入逆差66億美元,二次收入順差54億美元。資本和金融賬戶逆差763億美元,其中,資本賬戶順差0.06億美元,直接投資逆差294億美元,證券投資逆差564億美元,金融衍生工具順差18億美元,其他投資順差331億美元,儲備資產增加255億美元。

3月末我國對外金融資產94457億美元

2023年3月末我國國際投資頭寸表顯示,2023年3月末,我國對外金融資產94457億美元,對外負債68804億美元,對外凈資產25653億美元。

在對外金融資產中,直接投資資產28348億美元,證券投資資產11016億美元,金融衍生工具資產160億美元,其他投資資產21143億美元,儲備資產33790億美元,分別占對外金融資產的30%、12%、0.2%、22%和36%;在對外負債中,直接投資負債35377億美元,證券投資負債18377億美元,金融衍生工具負債149億美元,其他投資負債14901億美元,分別占對外負債的51%、27%、0.2%和22%。

按SDR計值,2023年3月末,我國對外金融資產70216億SDR,對外負債51146億SDR,對外凈資產19070億SDR。

對于一季度我國國際收支狀況,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春英表示,2023年一季度,我國國際收支基本平衡。其中,經常賬戶順差815億美元,為歷史同期較高水平,與同期國內生產總值(GDP)之比為2.0%,保持在合理均衡區間。

一是貨物貿易順差及進出口規模均處于歷史同期次高值。一季度,我國國民經濟持續恢復,經濟運行實現良好開局,國際收支口徑的貨物貿易順差1299億美元,出口7392億美元,進口6092億美元,三項數據均為歷史同期次高值。

二是旅行、運輸等服務貿易逆差增加。一季度,服務貿易逆差472億美元。其中,旅行逆差434億美元,同比增長58%,主要是居民個人出境旅行逐步恢復,帶動旅行支出增長;運輸逆差191億美元,上年同期為順差33億美元,主要是全球運力供給有序恢復,我國運輸服務收支逐漸向疫情前水平回歸。

三是跨境雙向投融資活動保持穩定。一季度,我國對外投資平穩有序,金融賬戶資產凈增加998億美元,其中儲備資產因交易凈增加255億美元,非儲備性質的金融賬戶資產凈增加744億美元;來華投資呈現凈流入,金融賬戶負債凈增加235億美元。

總體看,我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經濟運行整體回升向好,有利于國際收支繼續保持基本平衡。

對于3月末我國國際投資頭寸狀況,王春英表示,2023年3月末,我國國際投資頭寸狀況保持穩健,對外金融資產和負債規模均有所增加,儲備資產規模繼續位列全球第一。

一是我國對外凈資產規模增長。2023年3月末,我國對外資產規模94457億美元,較2022年末增長2.0%;對外負債規模68804億美元,增長2.3%;對外凈資產(資產減負債)規模25653億美元,增長1.3%,自2022年3月末以來保持持續增長。

二是對外資產和負債結構保持穩定。對外資產中,儲備資產3.4萬億美元,規模位列全球首位。對外負債中,超50%為來華直接投資,規模3.5萬億美元,較2022年末增長1.2%。(中新經緯APP)

標簽:

   原標題:國家外匯局:一季度貨物貿易順差及進出口規模均處歷史同期次高值

>更多相關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