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雪崩!突然預虧|環球微資訊

發布時間:2023-04-17 06:57:47
編輯:
來源:金融界
字體:

鋰電材料價格雪崩,已經帶來一系列連鎖反應。

4月16日,深圳新星(603978)發布公告稱,因六氟磷酸鋰及氟化鋰價格持續下跌且已低于公司期末結存成本,對前述存貨計提跌價準備5992萬元,導致2022年同比由盈轉虧,具體虧損額預計為4200萬元-5200萬元,扣非后凈利潤為虧損5200萬元-6200萬元。

相比于碳酸鋰價格近期的雪崩,六氟磷酸鋰價格早已先行一步驟降超八成。在業內看來,整個鋰電材料出現集體滑坡的背景下,深圳新星此舉將不會是個案,一旦碳酸鋰價格跌破成本價,上游環節廠商計提存貨跌價準備也將無法避免。


(相關資料圖)

新玩家曾大舉轉型擴張

六氟磷酸鋰是鋰電池電解液的關鍵原材料,電解液是鋰電池四大核心材料之一,被稱為鋰電池的血液。

深圳新星方面表示,此前已關注到六氟磷酸鋰及其氟化鋰市場價格下跌,但截至1月底相關產品市場價格高于期末存貨成本,且公司預計后續將價格將逐步止跌企穩,故未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然而,價格的變化似乎超出了預期,目前相關產品價格加速下探并已低于期末結存成本,結合存貨的預期銷售情況,決定計提跌價準備。”

實際上,六氟磷酸鋰價格在過去兩年經歷了劇烈變化。2021年,受下游需求旺盛但上游供應短缺影響,六氟磷酸鋰價格大幅上漲,并在2022年初飆升至近60萬元/噸的高點,漲幅超10倍。

在其曾經價格持續上漲之際,不少企業窺見商機紛紛入局,深圳新星便是其中之一。深圳新星此前主營鋁晶粒細化劑及鋁合金材料的研發與生產制造,在2021年開始布局六氟磷酸鋰業務。

在2021年11月,深圳新星宣布全資子公司松巖冶金將斥資7億元在江西贛州建設年產1.5萬噸六氟磷酸鋰項目,建設期為1.5年,分為四期,年產能分別為800噸、3000噸、5000噸、6000噸。

據了解,項目前期投產進度頗為順利,2021年11月,第一期年產800噸六氟磷酸鋰示范生產線投產并實現銷售;2022年8月,第二期年產3000噸生產線已完成調試并投產。鑒于產品價格下滑,深圳新星表示項目三期將待市場價格企穩后再投產。

除此之外,深圳新星進一步向產業鏈上游延伸,于2022年初投資設立全資子公司贛州市松輝氟新材料有限公司,并在當年3月宣布以后者為投資主體,分別斥資2億元、3.5億元建設年產6000噸氟化鋰、年產2000噸PVDF項目。項目建成后,將打造無水氟化氫—氟化鋰—六氟磷酸鋰/PVDF產業鏈布局。

截至去年三季度末,深圳新星存貨余額為2.91億元,較2021年底增長62.6%。不過,相應的其營收規模并未有明顯增長,其去年前三季度營收僅11.01億元,同比增長8.69%。

真正賺錢可能只有1-2家

在高額利潤下,業內企業掀起擴產潮,包括多氟多、天賜材料等在內的逾10家企業紛紛加碼六氟磷酸鋰產能,據不完全統計,其規劃新增產能超過37萬噸。

而需求方面,國金證券此前預計,到2025年,六氟磷酸鋰需求量達23.76萬噸,按照行業此前的擴產規劃來看,六氟磷酸鋰產能過剩似乎已經顯露端倪。

在這一背景下,市場競爭加劇,六氟磷酸鋰供應格局也逐步發生扭轉,價格開始迅速回落。據上海鋼聯數據,4月14日均價為8.6萬元/噸,較前期歷史高點下滑超80%。如今已經跌破成本線。而六氟磷酸鋰的價格的雪崩,令一眾玩家猝不及防。

六氟磷酸鋰龍頭企業多氟多去年三大產品毛利率均有下降,其中,新材料板塊下降幅度最大,毛利率同比減少了12.42個百分點。在產能利用率方面,2021年多氟多高達100.40%,而到了2022年,這一數字已下降至88%。

而天際股份2022年第四季度單季營收8.75億元,同比上升7.64%,單季度歸母凈利潤則虧損1638.7萬元,同比下降105.49%。

多氟多總經理李云峰近日在業績交流會上表示,目前市場上有48家六氟磷酸鋰企業,但是技術依舊是關鍵。李云峰直言,未來幾年48家企業中有40家可能會“非常辛苦”地賠錢,其過去憑借運氣掙到的錢又會“憑實力”虧掉。“剩下的8家里,又會有5-6家企業會非常辛苦地不賺錢,真正賺錢的可能只有1-2家。”

根據鑫欏資訊一份報告分析,六氟磷酸鋰市場情況不太樂觀,部分企業低負荷運行,部分企業停產半月有余,市場情緒推動及碳酸鋰價格持續下跌,導致六氟價格暫未止跌,目前市場仍以消化庫存為主,下游客戶的采購周期壓縮。短期來看,市場基本面無明顯改善,市場情緒持續悲觀,業內企業對市場起量的時間預期持續推延。

碳酸鋰將步后塵?

相比于六氟磷酸鋰,碳酸鋰在鋰電池中成本占比更大。六氟磷酸鋰價格暴跌超八成,碳酸鋰價格也在半年內縮水超2/3。據上海有色網最新報價顯示,4月12日電池級碳酸鋰價格跌2000元報19.8萬元/噸,已經實質上跌破20萬元這一市場心理價關口,而在去年11月底,碳酸鋰價格也觸及60萬元/噸。

這一價格變化甚至打亂鋰電巨頭的“返利計劃”。在2月底,寧德時代曾拋出“鋰電返利”計劃,該計劃核心條款是:未來三年,一部分動力電池的碳酸鋰價格以20萬/噸結算。同時,簽署這項合作的車企,需要將約80%的電池采購量承諾給寧德時代,并需要一定的鎖定費用。

實際上,不僅僅是六氟磷酸鋰和碳酸鋰,鋰電其他環節材料價格均有不同程度下滑。其中包括隔膜、負極石墨材料、以及三元材料的原材料電解鈷和硫酸鎳。

在業內看來,今年碳酸鋰價格或會跌到15萬元/噸以內,明年下半年可能還會進一步跌到5萬元/噸,屆時市場會達到新的平衡點,價格會穩定。當部分產能出清后,碳酸鋰價格預計會從5萬元/噸稍微往上走,但總體而言會在10萬元/噸以內。

孚能科技CEO王瑀近日在2023年百人會論壇上也直言,“碳酸鋰實際成本應該在3萬元左右,沒有任何理由漲到60萬元,探到10萬元以下也不是沒有可能。”

東莞證券也判斷,目前鋰價還未出現止跌跡象,需求端市場恢復信號弱,預計4月份下游市場整體偏弱復蘇,動力電池價格將繼續下滑。但該機構同時表示,隨著鋰價逐步跌至接近成本線,動力電池價格跌幅將收窄。

不難看到,當前碳酸鋰價格并未探底。在業內看來,隨著未來碳酸鋰價格進一步下滑,一旦跌破上游廠商成本價,行業內出現大面積存貨跌價準備計提將會無法避免。

本文源自:中國基金報

作者:文夕

標簽:

   原標題:價格雪崩!突然預虧|環球微資訊

>更多相關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