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稅專家白景明:積極財政政策精準發力推動經濟回穩向好|每日速訊

發布時間:2023-04-18 23:55:54
編輯: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體:


(相關資料圖)

中新網4月18日電 題:財稅專家:積極財政政策精準發力推動經濟回穩向好

中新財經記者 趙建華

國家統計局18日公布2023年一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GDP、工業、投資、消費、就業等核心數據揭曉。當天中新社舉辦“國是論壇:2023年一季度經濟形勢分析會”,邀請多位專家,對經濟形勢進行解讀。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原副院長白景明表示,一季度,我國GDP同比增長4.5%,增長勢態較強、經濟潛能大。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力提效”,推動經濟回穩向好。但擴張的財政政策不是大水漫灌,而是精準發力。

財政部18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同比增長6.8%,基本民生、鄉村振興、區域重大戰略、教育、科技攻關等重點支出得到有力保障,財政支出保持較高強度。其中,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增長9.6%,教育支出增長4.1%,衛生健康支出增長12.2%,農林水支出增長10.9%,科學技術支出增長9.4%,住房保障支出增長9%。

今年,我國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力提效”。白景明表示,具體體現在:調整支出結構,更加精準,資金流向保民生、補短板、強弱項。同時,黨政機關堅持過緊日子,壓縮一般性支出,把資金挪出來、騰出來,用于基本民生保障。再加上,資金直達等改革措施,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擴大支出規模等,積極的財政政策對提升消費、拉動投資等都有較大幫助。

中央財政預算顯示,2023年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100625億元,首次突破10萬億元關口,剔除一次性安排的支持基層落實減稅降費和重點民生等專項轉移支付后增長7.9%。新增專項債務限額38000億元,比上年增加1500億元,適當擴大投向領域和用作項目資本金范圍,支持地方正常融資需求。

分析會上,白景明說,近年來中央對地方的轉移支付規模逐漸增加,兜牢基層“三保”底線。“三保”之中的“保民生”,多數會轉化為消費。

與此同時,今年1-3月,各地在提前下達的新增債務限額內,發行用于項目建設的新增專項債券13228億元,主要支持市政和產業園區基礎設施、交通基礎設施、社會事業以及保障性安居住房等,對帶動擴大有效投資、保持經濟平穩運行發揮了重要作用。白景明表示,專項債對投資的拉動作用大,政策效用明顯。

積極的財政政策還包括減稅降費。今年,我國延續和優化實施部分階段性稅費優惠政策,突出支持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以及企業提升創新能力等,穩定市場預期。白景明表示,今年的減稅降費規模仍然較大。現行稅費政策促進了經濟社會的恢復和增長,體現了政策穩定性,精準性,大力支持中小企業、支持恢復和擴大消費。(完)

標簽:

   原標題:財稅專家白景明:積極財政政策精準發力推動經濟回穩向好|每日速訊

>更多相關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