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最新!比音勒芬接盤山東如意旗下子公司,是要打造奢侈品集團?

發布時間:2023-05-19 10:51:32
編輯:
來源:紡織面料平臺
字體:


【資料圖】

日前,比音勒芬服飾股份有限公司召開業績說明會,就2億元購買番禺土地用處的目的作出回復,表示公司堅持國際化、高端化和多品牌矩陣的發展戰略,努力打造成為全球奢侈品集團。為了長遠發展布局,該集團于2022年購置廣州市番禺區化龍地塊將會根據戰略進行規劃。  而在更早之前,比音勒芬發布公告稱已通過旗下子公司分別收購Cerruti Investment Pte,Ltd(謝魯提投資有限公司)、Cerruti 1881(謝魯提1881有限公司),以及LiFung Trinity Management(Singapore) Pte.Ltd.(利邦管理(星加坡)有限公司)三家公司的100%股權,并已獲得國際奢侈品牌“CERRUTI 1881”和“KENT&CURWEN”在包括中國大陸地區、中國港澳臺地區在內的大中華區,以及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商標(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商標)的所有權和控制權。值得注意的是,Cerruti 1881和Kent&Curwen這兩個品牌此前均是山東如意旗下利邦控股收購的品牌。由于經營不善,利邦控股在2022年宣布進入破產清算階段,旗下的Gieves&Hawkes在同年11月確認出售給英國Frasers集團。而比音勒芬也是在這個時間段開始著手Cerruti 1881和Kent&Curwen的收購業務。

目前Cerruti 1881和Kent&Curwen分別開設有46家和55家店,受到此前山東如意經營策略的影響,大部份位于中國市場。

國內消費者對于這兩個品牌并不熟悉,實際上Cerruti 1881和Kent&Curwen都是有著百年歷史,卻在過去二十幾年奢侈品牌全球化過程中失落的品牌。它們在追求卓越工藝和面料的正裝購買群體里有著非常高的地位,但大眾消費的印象只有在山東如意債務紛爭中留下的一地雞毛。

有山東如意的前車之鑒,比音勒芬依然大手筆買下這兩個品牌,顯然他們身上有比音勒芬看重的東西。

從這幾年的財報來看,比音勒芬算得上消費寒冬里的一股清流。過去三年,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各大服裝品牌的日子并不好過。在本土鞋服行業集體承壓的情形下,比音勒芬的業績卻穩定增長。從2019年到2021年,營業收入分別為18.26億元、23.03億元和27.2億元。即使是在零售環境劇烈變動的2022年,比音勒芬依然交出營業收入同比增長6.06%至28.85億元,歸母凈利潤和扣非凈利潤分別增長16.5%和15.56%,現金流凈額為9.42億元的優秀成績單。

不過,單品牌的增長始終是有局限的,這幾年的比音勒芬也深切感受到了增長乏力帶來的困擾。近五年,公司的業績增速大幅下滑,2018年-2022年營收增速分別為39.96%、23.70%、26.17%、18.09%、6.06%,同期凈利潤增速分別為62.16%、39.12%、22.68%、25.21%、16.50%。顯然,比音勒芬對于這樣的增速并不滿意,想要突破,多品牌運營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

比音勒芬定位高爾夫服飾,目標消費群體是一些高凈值人群,旗下產品售價也多在千元以上,對于高端品牌的運營有一定的經驗。這給了他們打造一個奢侈品集團的信心。但比起從零開始創建一個新的品牌,顯然通過收購來實現奢侈品牌矩陣要快速得多。

只是,本身就運營得非常優秀的奢侈品牌,并不太會選擇出售給中國企業,留給比音勒芬的選擇并不多。在有限的選擇中,Cerruti 1881和Kent&Curwen這兩個經營不善的品牌可能是性價比最高的一個選擇。

雖然山東如意并沒能讓這兩個品牌重新煥發光彩,但在業內人士看來,比音勒芬或許比山東如意更有可能實現成為全球奢侈品集團的目標。因為比音勒芬在機場零售方面擁有豐富的資源,隨著全球旅游零售的復蘇,有分析預計CERRUTI 1881和KENT&CURWEN將以機場店為主要的擴張模式,以更有針對性地覆蓋差旅商務人群。

當然,養育奢侈品牌需要耐心,擁有者既要懂得如何利用流量,也要悉知歷史和工藝。把握品牌的審美并落地對應的營銷舉措,同時兼顧國內和海外市場,而這些往往是許多中國公司的弱勢。縱然比音勒芬的業績在近年領跑同行持續增長,但在運作奢侈品牌這件事上,它顯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若真能成功盤活Cerruti 1881和Kent&Curwen,比音勒芬或許能為中國服飾品牌提供新的發展思路。

標簽:

   原標題:今日最新!比音勒芬接盤山東如意旗下子公司,是要打造奢侈品集團?

>更多相關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