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動態:多地公布三季度計劃 萬億地方債蓄勢待發

發布時間:2023-07-01 21:16:25
編輯:
來源:新華社
字體:

新華社北京7月1日電 《中國證券報》1日刊發文章《多地公布三季度計劃 萬億地方債蓄勢待發》。文章稱,近期,多地公布三季度地方債發行計劃。據不完全統計,三季度待發地方債已超過1萬億元。專家認為,隨著財政部將今年剩余地方債額度下達至各省市,地方債發行有望加快,后續政策將側重提升資金使用效益,以更好發揮穩增長功效。

(小標題)多地加快債券發行使用

中國債券信息網披露的信息顯示,近期多地公布了三季度地方債發行計劃。據中國證券報記者不完全統計,三季度待發地方債已超過1萬億元。其中,云南、四川、河北、浙江等地三季度擬發行地方債超過1000億元。


(資料圖片)

隨著近日財政部將2023年新增地方債務限額下達各省,多地已依法調整預算,并披露新增舉債規模。

例如,北京市披露,本次預算調整擬增加580億元新增債務限額,其中一般債務81億元、專項債務499億元;浙江省披露,近期下達該省2023年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1031億元,其中一般債務81億元、專項債務950億元;湖南省披露,財政部第二批下達706億元新增債務限額,擬繼續按照“加力提效實施積極財政政策”要求全部使用。

同時,各地提出加快債券發行使用。北京市提出,第一時間向各區下達新增債務額度,指導各區嚴格履行預算調整法定程序。采取分批精準發行方式,合理安排發行計劃,節約資金成本。督促項目主管部門及資金使用單位,依法合規加快資金使用。定期通報各區支出進度,推動項目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

“2023年第二批地方債額度下達后,近期多地密集進行預算調整,地方將新一批額度分解至市縣并匹配項目后,新一批地方債將開始陸續發行。”華創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周冠南表示,目前新增專項債發行工作陸續展開,預計三季度地方債發行會放量。

廣發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劉郁表示,由于4-5月新增債發行放緩,導致今年以來新增債發行進度慢于2020年和2022年同期。從2019年至2022年的情況看,新一批新增債額度下達后,一般在1-2個月后會迎來地方債發行高峰。

(小標題)支持重點領域重大項目

從資金投向上看,新增債資金主要用于支持重點領域、重大項目建設。

例如,6月20日,河南省成功發行政府債券270.922億元。其中,新增一般債券資金用于“雙一流”創建工程、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等4個省本級項目的建設;新增專項債券資金用于市政和產業園區基礎設施、保障性安居工程等196個項目的建設。

(資料圖片。新華社發)

據信達證券統計,截至6月28日,在今年新增專項債投向結構中,用于市政及產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社會事業、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資金占比分別達32.05%、18.42%、15.21%、14.25%。

從近期各地披露的信息看,新一批地方債資金也將主要用于支持國家戰略項目、重大工程項目、惠民生項目。

例如,北京市擬安排資金用于大興機場臨空經濟區、城際鐵路等項目建設,同時發揮政府債券拉動有效投資積極作用,安排資金用于市政和產業園區基礎設施及交通基礎設施等領域。

浙江省公布,擬安排省本級新增債務62.36億元,其中:一般債務20億元,用于支持省級重大項目建設;專項債務42.36億元,用于支持鐵路建設29.36億元、政府收費公路建設13.00億元。

(小標題)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

專家認為,在穩增長訴求下,需基建投資提供有力支撐。后續隨著地方債發行提速,政策端將側重提升資金使用效益,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

國金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趙偉稱,在經濟復蘇動能趨弱背景下,財政穩增長需保持較高強度,在保障民生的同時,要重點加大對基建、產業發展的支持力度。

國家發改委投資司有關負責同志日前指出,圍繞擴大有效投資,著力推動投資高質量發展,要發揮好中央預算內投資引導帶動作用,進一步提升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項目質量。

地方層面已有部署。湖南省提出,強化投資拉動導向。加快債券發行使用進度,優先支持續發、在建和具備開工條件的成熟項目,力爭債券一經安排即可啟動發行,一經發行即可撥付資金,推動“早、準、快”形成實物工作量,助力擴投資、穩增長。(完)

標簽:

   原標題:天天動態:多地公布三季度計劃 萬億地方債蓄勢待發

>更多相關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