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城:構建“黨建聯盟+聯合調解”模式 繪就鄉村治理靚麗“楓”景

發布時間:2023-09-01 10:53:52
編輯:
來源:黃河新聞網
字體: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今年以來,西營鎮深入學習和發揚“新時代楓橋經驗”,以“黨建引領共建融合”為統攬,打造“黨建聯盟+聯合調解”工作新模式,發揮鎮、村兩級人民調解委員會主體作用,展現基層人民調解隊伍新擔當,積極發揮人民調解化解基層矛盾糾紛、促進鄉村和諧穩定的“第一道防線”作用,不斷提升鄉村治理水平,全面增強群眾的幸福感和滿意度。

堅持黨建引領作用

西營鎮黨委通過“黨建+人民調解”新模式,將黨建工作與人民調解深度融合,挑選群眾威信高、社會關系好、工作作風優、善于糾紛調處的4名黨員擔任調解員。在調解過程中,黨員調解員主動亮明身份,利用人熟、地熟和情況熟的優勢,當好農村調解“和事佬”,拉近與群眾之間的距離,為群眾提供零距離、低成本、高效率的調解服務,為創建和諧西營貢獻力量。同時,配優配強人民調解力量,引導網格黨員主動深入一線、深入實際、深入群眾,延伸下沉服務深度,提升矛盾化解力度,及時有效地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把網格黨組織打造成為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的前沿陣地。

構建高效調解平臺

西營鎮以矛盾糾紛網格化管理體系為基礎,調整充實鎮村兩級調解委員會,吸收網格員、派出所民警、法律援助值班律師、黨員志愿者等參與調解工作;緊密結合評理說事室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模式,聯動共治,激活基層調解力量。轄區調解員、網格員按照普遍排查與重點排查、日常排查和重點敏感時期專項排查的工作原則,堅決做到矛盾糾紛早預防、早發現、早處置,將矛盾糾紛消除在萌芽、解決在一線、化解在基層,切實維護轄區和諧穩定。

運用“炕頭”調解法

營鎮積極踐行“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發揮黨員調解員“炕頭調解法”的作用,采用進家門不板臉,走親戚,拉家常的方式方法,用情用理,將心比心,在炕頭上將“家長里短”的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有效化解了各種矛盾糾紛,探索出了一條解決矛盾糾紛的新路子,營造出了和諧好民風。

村民們高興地說:“炕頭調解法”,說出了心里話,增進了感情,化解了矛盾,創建了和諧,提升了村民的滿意度和幸福感,它是我們村民的一味“開心藥”,調解員化解矛盾的“拿手戲”。

健全完善常態機制

建立聯動共治機制,健全聯席會議制度,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西營鎮綜治中心高效運用“人民調解+司法確認”多元解紛機制,積極與派出所、司法所、村干部及法律顧問進行對接,對辦理方式、效果、責任提出意見建議。針對重大矛盾糾紛,及時召開研判會,研究化解措施、了解化解進度,對疑難復雜矛盾糾紛提請鎮黨委政府協調相關部門進行專項調解處理,防止矛盾糾紛擴大升級。在日常工作中,對已調解處理的矛盾糾紛當事人進行回訪,加強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導,防止矛盾糾紛出現反復。(交城縣西營鎮司法所供稿)

標簽:

   原標題:交城:構建“黨建聯盟+聯合調解”模式 繪就鄉村治理靚麗“楓”景

>更多相關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