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藥國際化發展圓桌對話|創新“中國原研藥” 服務全球患者|世界新資訊
6月16日,由新華網主辦、百濟神州支持的“創新藥國際化發展圓桌對話——2024全國消化道腫瘤交流會專場”在北京舉行,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沈琳教授、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徐瑞華教授、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徐建明教授、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劉云鵬教授、江蘇省腫瘤醫院曹國春教授,以及作為企業代表的百濟神州大中華區首席商務官殷敏女士,共同就創新藥國際化發展相關政策支持、研發布局、臨床研究、產業投入等話題展開深入的交流和討論。
創新藥國際化發展圓桌對話——2024全國消化道腫瘤交流會專場現場
創新藥發展 強大驅動力源自“天時地利人和”
中國創新藥發展歷經了十余載,在近幾年快速躍升,越來越多的中國原研藥物在海外獲批上市,其中不乏具有創新性和突破性的療法。
近年來的國際學術會議與頂級專業期刊都有越來越多的“中國聲音”發出,特別是近期在2024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年會上,中國的研究人員再次大放異彩,其中在消化道腫瘤領域,由沈琳教授、徐瑞華教授領導的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和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團隊發表了多項中國原研創新藥相關的研究成果,在國際舞臺獲得了更多關注與認可。
對于中國創新藥及研究“騰飛”于世界的強大驅動力,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沈琳教授和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徐瑞華教授深入剖析了中國創新藥在海外獲批的關鍵因素,并強調這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綜合效應。
“‘天時’主要是國家政策層面的大力扶持和產業投資的不斷增長,造就了很好的氛圍和土壤,讓我們有機會來做;‘地利’是中國擁有龐大的患者基礎與迫切的臨床需求,大家的目標就是改善腫瘤的治療難題和患者的生存狀況;而‘人和’表現在圍繞一個共同的目標,研究團隊與企業之間緊密協作。”沈琳說,通過政產學研的有機融合,共同助力中國原研創新藥再上新高度。
徐瑞華指出,面對疾病所帶來的生命威脅,人類是一個命運共同體,期待臨床研究者能為中國乃至全球患者帶來更多中國智慧、中國創新,以更有效、安全的藥物滿足臨床需求。
"今年,在國家全鏈條支持創新藥的指導下,各地不斷出臺細化指導,一系列措施令創新藥企信心倍增,不僅體現在真正讓產品惠民,還讓企業回血,有底氣去進行研發的長期投入,做到研發的長期主義。”百濟神州大中華區首席商務官殷敏表示,政府部門發布的支持政策,以及各地醫保部門的積極措施,對創新藥的研發與應用起到了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
創新藥研發 臨床研究過程充滿艱辛與挑戰
創新藥是如何研發出來的,臨床研究中會遇到哪些艱辛與挑戰?
與會專家認為,推動原研藥創新以及服務全球更多患者,其背后還離不開一代代臨床研究者數年如一日的堅持和努力,以及企業機構對藥物創新研發的巨大投入。
“真正要去做一個原始創新的新藥,從 I 、 II、 III 期臨床到上市,這個過程是非常艱辛的,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時間,特別是在臨床研究中發現并應用這個藥物治療過程中的一些毒性和療效的信號,來幫助判斷下一步該怎么走。”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徐建明教授分享了臨床研究的流程和體會,并強調臨床研究堅持患者的安全和權益至上,需要通過科學的臨床研究設計來驗證藥物療效與安全性。
近期一系列國際水準臨床研究登上國際舞臺中央,例證通過各方專業力量的合作,我國從抗癌新藥的自主研發水平、臨床研究水平、腫瘤治療水平加速與全球接軌,將中國及全球患者帶去更多希望。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劉云鵬教授強調說,中國正處在藥物創新領域的新起點,未來中國要在創新藥研發領域達到世界先進水平,還需臨床研究所涉及的相關部門、各個團隊共同努力,包括臨床試驗機構、科研管理和倫理委員會的高效配合也至關重要。
殷敏透露,百濟神州的研發部門和醫學部門加起來有近4000名員工,且分布全球各地,公司每年在研發上的投入更是高達百億。這些人才和資金一直在助推腫瘤疾病的研發、臨床診斷和治療水平的可持續和高質量發展。
“正是由于我國創新藥的出現,才使國際上的天價藥物不斷降價。比如國內制藥企業PD-1(一種免疫治療藥物)的出現,大大降低了藥品價格,惠及了更多患者。”江蘇省腫瘤醫院曹國春教授以PD-1藥物為例,分享了中國原研創新藥為患者帶來的顯著福利,如價格降低和廣泛應用。見證中國制藥企業從“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的飛躍,并期待在Leading PI的帶領下,參與更多的臨床研究,為患者獲益做出更多貢獻。
創新藥惠民 消化道腫瘤患者生存期延長
胃癌、食管癌等消化系統腫瘤在我國屬于高發腫瘤,具有易復發、易轉移、死亡率高的特點,在治療和預后方面都任重道遠。
在討論消化道腫瘤治療的新進展時,專家們提及了PD-1單抗聯合化療在一線治療中的顯著成效,同時也指出部分患者仍存在治療無響應和復發轉移等難題。
“我國胃癌發病率較高,一年新發病例大概超過45萬例,且偏晚期的病人多,這是非常大的一個挑戰。”徐瑞華表示,隨著近年來免疫治療、抗HER2治療等新興藥物相繼出現,晚期胃癌一線治療從傳統化療跨入免疫靶向治療的時代,二線治療藥物的研究進展則相對緩慢,臨床選擇有限。盡管晚期胃癌總體療效不佳,但能找到為患者“續命“的新治療方案都具有重要意義。專家團隊仍在不斷探索,希望能為患者延長生存期和改善生活質量。
“目前免疫治療加化療是食管癌的一線標準治療,其有效率在50%-60%之間,但5年生存率不超過20%,也就是說還有80%的患者最終會復發轉移。這部分患者是目前治療最難的,也是臨床醫生最關注的。不過經過免疫治療后,能有近1/5的人,達到3-5年的生存期,其實也是一個大的進步。”曹國春說,目前專家對后線治療的研究都很關注,克服免疫治療耐藥性也有一些應對方法和治療策略。
與會專家認為,此次圓桌對話提供了一個共同展望中國創新藥全球化發展的平臺,期待通過政策引導、產業投入、臨床實踐和科研創新的綜合推進,助力中國創新藥行業不斷突破與創新,為全球患者提供更為優質且可負擔的治療選擇。專家們也倡導社會各界加強協同合作與交流互動,共同推動中國創新藥在國際舞臺上綻放光彩。
標簽:
- 創新藥國際化發展圓桌對話|創新“中國原研藥” 服務全球患者|世界新資訊
- 從《可可西里》到《西野》 導演陸川攜新作再探人與自然 環球視訊
- 世界短訊!智能產業探新記丨AI賦能,大模型的下一個“風口”在哪?
- 當前視點!金爵獎亞洲新人單元揭曉六大獎項 《這周五的游樂場》摘得最佳影片獎
- 奧斯卡終身成就獎得主唐納德·薩瑟蘭去世 曾出演電影《大腕》
- 賽力斯汽車張興海:以軟件定義汽車 探索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實踐|天天速遞
- 電商網購節創新舉措促消費|天天通訊
- 科好玩丨在太空造大口徑空間光學望遠鏡,跟“搭積木”一樣?
- 內蒙古赤峰市發掘兩座遼代墓葬-觀速訊
- (經濟觀察)新舊動能轉換期 中國如何推動產業動能煥新? 聚看點
- 第三屆中國葡萄酒技術質量發展大會暨2024鄉寧縣黃土高原葡萄酒小產區推介會成功召開
- 教育部:全國高等學校共計3117所 全球觀察
- 鄧州市陶營鎮:移風易俗破陋習 文明新風潤人心
- 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擴面至全國各城市和縣城
- 第二代AION V全球品鑒會:八大領先產品力展現硬核實力_世界微動態
- 動態焦點:星紀魅族攜手英雄體育VSPO 探索智能出行與電競體育無界融合
- 廣東省內首批農商行吸收合并2家村鎮銀行獲批-焦點簡訊
- 鄧州市城市管理局數字城管:守護公共安全 傳遞數管正能量
- ?信陽潢川:“政務驛站”開到家門口 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米”_全球速看料
- ?西平縣重渠小學開展“對陌生人說不”安全教育主題班會 播資訊
- 未來安徽多強降水 主雨帶在南北擺動
- 游人如織景如畫——武夷山主景區恢復開園首日見聞-天天熱推薦
- 環球報道:舒福德智能床升級三個“一鍵” 領跑數字睡眠2.0時代
- 新研究讓棉花秸稈“變廢為寶”
- 云南盈江發現罕見大規模野百合種群
- 廣汽集團發布共同杜絕網絡暴力、維護良好輿論環境的倡議書|即時焦點
- 人工智能重塑出版業生態-前沿熱點
- ?西平縣焦莊毛寨小學開展消防安全演練活動
- 【當前獨家】?關于舉辦“鄉村振興老區行”淮濱縣攝影大賽征稿啟事的通知
- 群眾所需 服務所至——羊山新區彭家灣鄉司法所開展村(社區)法律顧問集中服務日...
- 創新藥國際化發展圓桌對話|創新“中國原研
- 從《可可西里》到《西野》 導演陸川攜新作
- 世界短訊!智能產業探新記丨AI賦能,大模型
- 當前視點!金爵獎亞洲新人單元揭曉六大獎項
- 奧斯卡終身成就獎得主唐納德·薩瑟蘭去世
- 賽力斯汽車張興海:以軟件定義汽車 探索智
- 電商網購節創新舉措促消費|天天通訊
- 科好玩丨在太空造大口徑空間光學望遠鏡,跟
- 內蒙古赤峰市發掘兩座遼代墓葬-觀速訊
- (經濟觀察)新舊動能轉換期 中國如何推動
- 第三屆中國葡萄酒技術質量發展大會暨2024鄉
- 教育部:全國高等學校共計3117所 全球觀察
- 鄧州市陶營鎮:移風易俗破陋習 文明新風潤
- 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擴面至全國各城市和縣城
- 第二代AION V全球品鑒會:八大領先產品力
- 動態焦點:星紀魅族攜手英雄體育VSPO 探索
- 廣東省內首批農商行吸收合并2家村鎮銀行獲
- 鄧州市城市管理局數字城管:守護公共安全
- ?信陽潢川:“政務驛站”開到家門口 打通
- ?西平縣重渠小學開展“對陌生人說不”安全
- 未來安徽多強降水 主雨帶在南北擺動
- 游人如織景如畫——武夷山主景區恢復開園首
- 環球報道:舒福德智能床升級三個“一鍵”
- 新研究讓棉花秸稈“變廢為寶”
- 云南盈江發現罕見大規模野百合種群
- 廣汽集團發布共同杜絕網絡暴力、維護良好輿
- 人工智能重塑出版業生態-前沿熱點
- ?西平縣焦莊毛寨小學開展消防安全演練活動
- 【當前獨家】?關于舉辦“鄉村振興老區行”
- 群眾所需 服務所至——羊山新區彭家灣鄉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