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多家保險機構受處罰 編制虛假資料成受罰主因

發布時間:2022-04-14 08:56:45
編輯:
來源:金融投資報
字體:

資料圖

一季度,保險業監管仍持續從嚴。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一季度,保險機構受到罰單602張,罰單總金額7470萬元,處罰數量、金額雙升。

盡管面對行業變革轉型等多重壓力,但分析人士指出,依法、合規經營仍是保險機構長期穩健發展的保障。保險機構在注重公司內控合規、財務核算管理的同時,還應及時建立健全自身的消保監管自評機制,減少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

多家保險機構受處罰

一季度,中信保誠人壽、中美聯泰大都會人壽、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信保”)等3家保險機構收到銀保監會開出罰單。

其中,中信保誠人壽向部分客戶提供海外(境外)體檢服務,體檢相關費用包含往返機票、住宿、自由行和餐飲等,屬于向投保人、被保險人、受益人提供保險合同約定以外的其他利益,被處以罰款30萬元。中國信保因準備金計提錯誤、保險費率執行管控不嚴格,被處以罰款合計51萬元。

中美聯泰大都會人壽則存在總公司兩處營業場所未報經監管部門批準、電話銷售中心銷售時存在夸大保險責任等違法行為。根據罰單,中美聯泰大都會人壽多家自建電銷中心外呼業務存在保險責任表述不清晰、夸大保險責任等誤導消費者的行為,共涉及業務166筆,保費57.62萬元。對此,中美聯泰大都會人壽及8家電話銷售中心被處以罰款合計91萬元。

此外,3家銀行信用卡中心在代理中美聯泰大都會人壽的保險銷售外呼業務中,存在夸大保險責任等銷售誤導行為,分別被處以罰款10萬元。

編制虛假資料成受罰主因

根據普華永道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一季度,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共開出602張罰單,涉及104家保險機構,罰單總金額7470萬元,較去年同期的罰款金額和罰單數量都略微上漲。

其中,一季度,人身險從處罰數量及處罰金額上均有大幅增長,成為監管關注的焦點;而財產險和中介機構的罰單數量和處罰金額則呈下降趨勢。

具體來看,人身險公司一季度共收罰單223張,罰款金額合計2692萬元,分別同比增長81.3%和64.2%。財產險公司共收罰單272張,罰款總金額為3977萬元,分別同比下降9%和17%;保險中介機構共收罰單70張,罰款總金額583萬元,分別同比下降23.1%和30.1%。

從主要處罰事由來看,“編制、提供虛假的報告、報表、文件、資料”罰款總金額居首,成為保險機構受罰的首要因素。一季度,涉及該項違規的罰單數量為121張,罰單金額達2189萬元。同時,對“未嚴格執行經批準或備案的保險條款、保險費率”“財務業務數據不真實”“虛構中介業務套取費用”“給予投保人保險合同約定以外的利益”等違法行為處罰依然較為集中。

堅持依法合規經營

在疫情、內外部環境、變革轉型等多重壓力下,去年以來,保險機構經營發展面臨挑戰,保費收入普遍微增長、利潤承壓。但分析人士指出,依法、合規經營仍是保險機構獲得金融消費者信賴的基礎,也是企業長期穩健發展的保障。

就在一季度,一系列新法規及監管政策發布或生效。對此,保險機構應及時深入了解監管規則和監管動態,將其作為自身健康發展的風向標。普華永道認為,保險機構應逐條分析新的法規或監管要求;找出差距并根據自身業務和企業特點設計實施改進方案;將相關要求落實到組織職責、制度流程、信息系統,以及日常管理中。

此外,“從匯總處罰可以看出,費用真實性及消費者保護仍是監管關注的重中之重。”普華永道表示,保險機構在注重公司內控合規、財務核算管理的同時,還應按照銀保監會發布的消保相關條款,及時建立健全自身的消保監管自評機制,減少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提升企業自評及監管機構評級結果。(本報記者 吉雪嬌)

標簽: 保險機構 編制虛假資料 保險業監管 合規經營

   原標題:一季度多家保險機構受處罰 編制虛假資料成受罰主因

>更多相關文章
最近更新
www.bennys.cn 中國項目城網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 網站統計
Copyright© 2014-2017 中國項目城網(www.benny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2020036824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