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智能可穿戴龍頭 歌爾股份智能硬件迎收獲期
近年來在市場需求和技術支持的背景下,全球可穿戴設備出貨量不斷增長。據第三方機構數據顯示,在全球范圍內,可穿戴設備市場在2021年第二季度總出貨量達到4090萬臺,同比增長5.6%。此外,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已成為可穿戴設備主要投融資區域,共發生29起投融資事件,占全球投融資數量約54.72%。
隨著華為新品發布會即將舉行,可穿戴設備產業鏈熱度再度上升。據悉,華為將于11月17日發布耳機、PC、VR、手表等新品。有分析人士指出,可穿戴設備未來更有可能成為手機的延伸品,具有語音通話、健康監測、智能支付、科學運動等更豐富的功能;其次,可穿戴設備將成為更好的數據入口,將為終端廠商提供更多的數據和價值。未來可穿戴設備仍將以最快的速度翻新消費性科技商品。而市場目前普遍預期穿戴式裝備的成長速度將更甚于手機和平板,未來可穿戴設備市場的發展前景仍然廣闊。據機構預測,全球可穿戴設備整體出貨量仍將穩定增長,至2025年出貨量將達3.88億只。華為作為行業巨頭備受業內關注,隨著新產品的發布,有望提升可穿戴設備行業的市場熱度。
從產業大勢來看,5G、WiFi、藍牙、UWB等通信技術的不斷迭代發展將會讓以TWS、智能手表、VR/AR、智能家居為代表的可穿戴產品的創新性和實用性越來越高。有行業人士認為,隨著應用場景的拓展,對智能可穿戴產業鏈提振明顯,建議投資者逢低關注產業鏈條上的細分領域龍頭,立訊精密、歌爾股份、圣邦股份、共達電聲、長信科技、藍思科技、兆易創新、韋爾股份、水晶光電、聯創電子、京東方A等。
立訊精密(002475)積極布局優質領域
公司從單一的消費電子場連接產品廠商發展為綜合覆蓋連接線、連接器、聲學、天線、無線充電及震動馬達等多元化零組件、模組與配件類產品的科技型制造企業。公司在鞏固、增強自身消費電子產業龍頭地位的同時,積極布局通信及汽車等新興優質領域。平安證券指出,公司深度覆蓋了包括高速互聯、光模塊、散熱模塊、基站天線、基站濾波器等產品,公司通過技術深耕與產學研一體化的開展,目前已在部分細分領域實現了全球領先。公司通過整機+核心零部件的雙線戰略,為全方位給客戶提供一站式的服務奠定基礎,為未來5-10年的長期發展提供了堅強支撐。公司引入數字模型,通過建模的方法將生產與數據流做對接,通過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和數字孿生等技術的運用,深度挖掘數字背后的信息和趨勢,向制造智能化演進。
歌爾股份(002241)智能硬件迎收獲期
公司經營效率持續改善,智能硬件設備出貨量樂觀。2021年三季度公司核心客戶新品進入拉貨階段,TWS耳機淡旺季分化明顯,隨著新品推出實現產線稼動率提升;PS5、OculusQuest等設備出貨量展望樂觀,帶動智能硬件業務收入爬升。開源證券指出,公司在AR/VR領域已有超過五年以上的研發積累,仍然持續不斷投入并鞏固技術、制造能力。同時,公司參與客戶新項目研發,在考慮訂單確定性與項目回收期的基礎上,積極地進行資本開支與產能擴張。下游VR產品正在形成新的陣營,國外看Facebook,國內看字節跳動或將引領“內容+硬件”的新陣營,公司有望靈活應對國內及北美客戶的定位差異,在消費電子硬件制造端發揮零整協同的業務優勢,VR/ AR、手表等有望迎來收獲期。
-
無相關信息
- 關注智能可穿戴龍頭 歌爾股份智能硬件迎收
- 南鋼股份剛提分拆上市預案 鋼寶股份就信披
- 巴菲特為何建倉家居企業?看中的還是增長潛
- 高鐵奶茶被“吐槽”上了熱搜:26元一杯一天
- 解鎖新產品爭奪年輕客群 OTA“搶”做劇本殺
- 北交所7只個股上漲 凱添電器以16%漲幅領漲
- 航空航天板塊重挫拖累軍工概念 航發動力跌5%
- 新能源汽車被“拒保”?產業鏈亟待完善
- 三羊馬明日開始申購 預計募資凈額2.75億元
- 因“欠薪”等言幾又多地關店 網紅書店如何
- 韓國表示已有81.9%的人接種了第一劑新冠疫
- 惠譽確認澳大利亞交易的三個驅動因素
- 大摩:元宇宙或為奢侈品行業帶來500億美元
- 泰國新增6524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新增56例
- 摩根士丹利:歐元區新冠病例仍在增加,看空
- 韓媒:2015年至2020年每年近57萬人從首爾搬離
- 衛輝市:投資10.35億元 建設高標準農田36.
- 近60萬人申領 約十分之一的司機領到電子駕
- 極兔速遞:未經我同意為啥自動退回我的快遞
- 管控區解封不等于“解防” 防范流感與新冠
- 怎么安全收取快遞?收取后避免用手觸摸口、
- 向西 “為服裝人找到了一個家”:西四環紡
- 加拿大一枝黃花到底是什么 主要危害有三點
- 為確保投資者利益 許家印為恒大注入超70億
- 蜂花成立36年無任何處罰記錄 它是怎么做到
- 多箭齊發 北交所首批公司利好不斷
- 把好市場“入口關” 逾60家公司擬登陸北交所
- 北交所首批上市企業VC/PE機構滲透率超七成
- 澳大利亞S&P/ASX200指數11月17日(周三)開
- 泰國大貨車組成車隊向政府施壓要求降低油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