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我國有近9200萬獨居人群 女性占據42.1%
以“國內首部關于獨居女性安全題材的犯罪電影”為標簽,白百何主演的《門鎖》,是一部關注度很高的電影。然而影片上映之后,口碑迅速崩壞,目前評分已經降到5.0,全員演技在線成為唯一優點。作為一部類型片,它在邏輯上顯得漏洞百出;同時,過于極端的情境設定,既不足以支撐起對于議題的深入探討,更沒能為觀眾提供有價值的視角,反而完全消解了影片的現實意義。
影片并非完全原創,而是一部翻拍片的翻拍片,源頭始于西班牙懸疑驚悚電影《當你熟睡》。在西班牙版本中,男主是一名人到中年的大廈管理員,看上去勤懇敬業,樂于助人,實際上卻罹患重度抑郁癥,只有一個理由能夠支撐他活下去,那就是讓別人痛苦。而女主因為性格開朗,活潑愛笑,不幸成為他最主要的目標。他對她的加害從一些惡作劇開始,最終發展到每晚躲在她的床下,等她熟睡后爬上床與她同眠……導演在鏡頭語言和視聽效果上非常克制,主要圍繞人性之惡做足文章,輔以張弛有度的敘事節奏,從而帶給觀眾心理上的緊張刺激。
《門鎖》沿襲了“床下有人”這一主要的驚悚情節設定,但是在緊張感的營造上卻動用了比原作多得多的手段,就像不夠高明也不夠自信的廚師總喜歡往菜品里添加各種調味品。除了過度使用的聲效和刻意的恐怖鏡頭,《門鎖》還為女主構建了一張復雜的人際網:上司、房產中介、公寓保安,每個人看上去都不太正常,不是行事詭異,就是不懷好意,如同迪士尼樂園鬼屋里的妖魔鬼怪,輪番跳出來把人嚇唬一通,讓她獨居的每一分鐘都戰戰兢兢步步驚心。
在制造驚悚效果上如此大費周章的同時,《門鎖》在懸疑片的核心部分,也就是劇情的嚴密性上卻浮皮潦草。很多情節就像狗熊掰玉米,一路走一路扔,最終成為無效甚至自相矛盾的情節:比如公寓保安,為什么要對女主進行亦步亦趨的貼身保護?兇手綁架女主的閨蜜,究竟是因為“她太吵了”還是“她們全都拋棄了我”?既然兇手可以神不知鬼不覺地潛入女主家中躲在她的床下,那每天晚上一遍遍嘗試破解門鎖密碼的人又是誰?女主本人的諸多行為更是令人費解,簡直是no zuo no d ie的節奏:在家里聽見奇怪的聲響,第一個反應永遠不是開燈,而是摸著黑到處瞎碰;被兇手借閨蜜之名約到餐廳吃飯,意外發現了兇手身份,明明已經悄悄把定位發給警察了,卻不在餐廳呆著而要從叫天不靈叫地不應的貨梯逃走,結果被兇手堵個正著;在兇手的車載廣播里聽到有年輕女性遇害的新聞,直接撥打閨蜜電話,結果手機鈴聲在兇手的車里響起——好吧,被你猜對了,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與《當你熟睡》是一部純粹的類型片不同,《門鎖》嘗試在類型片中接入現實議題,即關注獨居女性的安全問題。這個話題本身是有意義的。紐約大學社會學教授艾里克·克里南伯格在《單身社會》一書中指出,在經濟發展創造的財富、現代國家福利提供的社會保障、女性地位的提升、通訊方式的變革、大規模的城市化和人類壽命的大幅度延長等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獨居正在日益成為現代人的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一種階段性狀態;與之相吻合,獨居人口在全球范圍內都在急劇增長,而中國是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國內的統計表明,2021年,我國有近9200萬獨居人群,其中女性占據42.1%、近4000萬。對于女性來說,獨居確實讓她們在“擁有一間自己的房間”的同時也帶來安全的隱患。
然而遺憾的是,正如前文所說,《門鎖》中的男性角色全員變態(除了功能性的警察),大大壓縮了大眾對于這個話題進行嚴肅討論的空間,因為這是一種極端情境,而不是獨居女性在現實中所面臨的典型環境與普遍真實。
并不是說極端就不能代表普遍,可以舉一個例子:日劇《母親》,講述一位小學老師,因為偶然的機會,決定“誘拐”一個生長在單親家庭、常年遭受母親虐待的七歲小女孩,這個臨時的母女二人組就這樣攜手上路,奔向自己的詩和遠方。該劇在網站上的評分高達9.4,因為它雖然故事極端,但喚起的情感是普遍的,引發的思考是帶有共性的。它讓人看到母親這個身份,是偉大也是束縛,只有自我足夠堅定,才敢做旁人眼中不完美的媽媽;看到母親對于孩子的愛,其實有一個剛剛好的界限,一旦超過了那個界限,給出的每一分都是負擔甚至傷害。
但《門鎖》顯然沒能做到這一點。片中人物的遭遇是極端的,結果是偶然的,個體與大環境之間的關聯是不存在的。在這種情況下,作為影片主張被反復宣傳的“獨居是她們的選擇,而不是她們被傷害的理由”更像正確的廢話,其中的“獨居”可以被置換成很多其它詞匯。更重要的是,當創作者一方面為了制造恐怖效果而讓女主周圍群狼環伺,另一方面又不斷強調它的現實意義時,仿佛在說“珍愛生命,遠離男人”,造成的結果只能是加深獨居女性的恐懼。事實上,將女性的境遇簡單粗暴地歸因于男性,是近年來不少此類電影的通病。之前姚晨、馬伊琍主演的《找到你》,把當代女性在家庭和事業間的兩難選擇窄化成了賢妻與或家暴或出軌的渣男之間的矛盾,同樣是這一思路的體現。但這顯然不是話題的正確打開方式。
畢竟,獨居女性需要保護,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人與世界之間的溫存,同樣需要保護。
-
無相關信息
- 2021年我國有近9200萬獨居人群 女性占據42.1%
- “唯美”正在被消解異化 《斛珠夫人》尷尬
- 依靠人民智慧和力量 全過程人民民主“首提
- 《跟著唐詩去旅行》詩歌之外的人生更豐富更
- “真實”與“虛擬”背后的新賽道 走進虛擬
- 國務院:加快全球財富管理中心建設,加強金
- 美元兌馬來西亞林吉特漲0.4%,報4.2475,為
- 越南VN指數開盤幾無變動,報1500.81點
- 美股股指期貨齊挫,道指期貨跌1%,標普500
- 阿根廷收緊外匯管制以遏制美元外流
- 恒生科技指數跌幅擴大至2.1%
- ARK基金跌超15%后“木頭姐”發聲:現在賣出
- 美銀:電動汽車領域掀起IPO熱潮,到2023年
- “下一個馬斯克”?米爾頓拋售近3億美元Nik
- 強調舒適感和設計感成為剛需 電競椅的春天
- 情景、文案雷同等 抖音持續打擊封禁多個賬
- 青菜大白菜包心菜等 杭州市七大蔬菜批發價
- 到2025年 浙江省參加體育鍛煉人數將達43.5
- 健身機構跑路:行業難以為繼 還是個別機構
- 機構賣出力度加大 紫光股份(000938)賣出力
- 通威股份提升核心技術優勢 估值提升有望
- 深交所:宇晶股份 減持定增為何都那么著急
- 韓國新增3901例新冠確診病例,新增617例新
- 韓國表示已有82.6%的人接種了第一劑新冠疫苗
- 美國地質勘探局:緬甸哈哈西北19公里處發生
- 力拓集團150億鋰礦項目再生波折 11萬人簽
- 輪胎行業掀漲價潮 橡膠期貨半個月漲幅超12%
- 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司就完善煤炭市場價格形
- 南非蘭特跌破1美元兌16 市場越來越擔心新
- 市場傳來好消息 特高壓新龍頭或繼續走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