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興奮不已 60多公里的K1線共設16站
近年來,一條條地鐵的開通,正加速著鄭州的發展。當地鐵在這個城市中仍有新鮮感的時刻,比地鐵更快,更便捷的“新物種”——K線(都市圈通勤快速線)的出現,讓市民感到興奮不已。
6月3日,鄭州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官方網站發布消息稱,鄭州K1線工程新鄭機場站和T3航站樓站勘察設計項目開始招標。
消息傳出,引發廣泛關注。最新網絡流傳的規劃圖顯示,規劃線路比之前有所調整。河南商報記者向有關部門人士核實求證,得到回復:目前對外流出的K線規劃圖基本吻合規劃。
“四網融合”為交通提速
2021年1月11日,官方發布的《鄭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中,K線被提及。2021年1月30日,在鄭州市政府工作報告中,K線建設再次被提到。
2021年4月19日,河南省發改委發布了《鄭州都市圈交通一體化發展規劃(2020~2035年)》(簡稱《規劃》)。《規劃》詳細梳理了鄭州都市圈交通一體化的發展現狀,明確了鄭州都市圈交通一體化的范圍、目標。
《規劃》顯示,鄭州都市圈是以鄭州市為核心,包括鄭州市域和開封、新鄉、焦作、許昌4市中心城區以及鞏義市、尉氏縣、新鄉縣、原陽縣、武陟縣、長葛市、平原城鄉一體化示范區,國土總面積約1.59萬平方公里,占全省國土面積的9.6%;集聚了全省近20%的人口和超過30%的經濟總量,是中原城市群中經濟實力最強、發展速度最快的區域。
《規劃》中提到,推動軌道交通“四網融合”。統籌推進干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建設,加強一體化銜接,鼓勵多線多點換乘,統籌協調系統制式,推動具備條件的跨線直通運行,推動軌道交通網絡、通道、樞紐融合。
關于“四網融合”,相關交通專家解釋稱,地鐵和高鐵相對容易理解,容易混淆的是市域(郊)鐵路和城際鐵路,從速度上來講,市域(郊)鐵路時速往往在120~160公里間。
三條快速線定位不同
據河南商報記者了解,目前規劃的三條快速線K1、K2、K3的政策背景是鄭州都市圈,目的是通過修建快線連接開封、新鄉、焦作、許昌4市中心城區以及鞏義市、尉氏縣、新鄉縣、原陽縣、武陟縣、長葛市、平原城鄉一體化示范區,加快鄭州都市圈的建設。
公開信息顯示,三條快速線定位有所不同。K1線定位為:“都市圈通勤快線+樞紐連接線”與鄭州都市圈南北向區域發展主軸、鄭州市京廣城鎮發展主軸,鄭焦功能聯系廊道,及主城經航空港/新鄭副城(南部新城)至許昌、主城至新鄉、主城至焦作等客流廊道相吻合,串聯鄭州南站、新鄭機場、小李莊火車站、鄭州站。
最新的招標信息顯示,K1線工程在鄭州境內北起花園口站,南至鄭州南站,全長約64.5km,設站16座(高架站3座、地下站13座),換乘站14座,平均站間距為4.3km,其中地下段長約46.5km,高架段和過渡段長約18km。
最新的規劃圖顯示,K1線經過的站點有花園口站、金達路站、龍門站、國基路站、豐慶路站、海灘寺站、鄭州火車站、苗圃站、南五里堡站、金岱西站、小李莊火車站、華南城站、南部新城站、薛店站、新鄭站、新鄭南站。
河南商報記者發現,此次網傳規劃的K1線路與前期規劃相比出現了一些變化。早前的信息顯示,軌道快線K1線總里程64.9公里,其中花園口站至鄭機城際接軌點為新建段,長約38.8公里,地下線長約36公里,設站11座,而其中一段利用鄭機城際接軌點至鄭州南站段長約26.1公里。
與原規劃圖對比后可以發現,最新的K1線不再連接鄭機鐵路,也就意味著K1線路不再經過航空港區北部區域。從規劃圖上看,K1快線在南龍湖設置有兩站,分別為華南城站和南部新城站,而目前已經在運營的地鐵2號線城郊線華南城站未來將成為換乘樞紐站,將給這里人員、貨物的流通帶來便利。
K2線定位為“都市圈通勤快線+世界精品文旅線”,新建段西起少林站,途經登封、新密、鄭州主城區,銜接嵩山少林寺、伏羲山、商都歷史文化街區等景點,串聯鄭州站和鄭州東站綜合交通樞紐,與鄭開城際在賈魯河站接軌,新建線路長約103.4公里,設站18座。
目前,按照鄭州地鐵官網正式發布的鄭州市域鐵路K2線工程勘察設計總承包項目招標公告,招標初步設計已經完成。此次規劃圖中K2線也出現細微的變動。最新的規劃圖顯示,K2線之前途經鄭上路,而變動后,途經中原路南側,取消了商業街站,新設鄭州西站。
此外,根據規劃,K3線定位為“都市圈通勤線+科創線”。
目前,K1、K2線的建設已經提上日程,均已經開始招標。(河南商報記者張超凡王訪賢)
-
無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