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贊社區“逆行者” 上海賣魚郎每天送菜1500斤

發布時間:2022-03-22 10:28:02
編輯:
來源:文匯報
字體:

每天配送一兩百條魚,1500斤蔬菜,跑十多個小區,每天睡眠不過兩三個小時……在徐匯區田林社區,遠近聞名的愛心賣魚郎楊曉月就這樣日夜不停地奔忙著,為那些處于閉環管理小區的居民配送新鮮蔬菜。

青菜每斤0.7元,蠶豆2.5元,蘿卜1元……在社區志愿者幫助下,這些蔬菜被貼心地分成小包裝。比如,一包平價蔬菜套餐基本上都是10至20元,包含3至6個蔬菜品種,套餐凈重在6至15斤之間。

配送,還是楊曉月每天滿滿當當的工作日程中相對簡單的一個環節,更辛苦的則是進貨。

為了確保居民們吃到時鮮蔬菜,每天天還沒亮,他就要去相關蔬菜批發市場進貨,最遠的還要趕去金山區的蔬菜大棚直接進貨。

清晨采摘,當天就送到社區門口,“讓大家吃新鮮點,吃好點,這樣大家心定了,即便封控也不慌。”楊曉月的初衷就是這么簡單。

還有一個困難,也是他入行這么多年頭一回遇上——微信群不夠用了!

此前,他手機里有個數百人的老客戶群,誰有需求,他總是第一時間回復。

但這些天,隨著全市持續開展切塊式、網格化篩查,越來越多的居民拋來需求,“曉月,能不能也幫我們送點菜”。從不拒絕別人的賣魚郎,發動起全家一起忙活起來。

最初,他在前方送菜,家人就在后方幫忙整理。哪個小區,誰需要什么菜,多少分量,統統寫在小小一紙姓名貼上,然后分類包裝,按戶配送。后來工作量實在太大,多個居民區的志愿者紛紛加入進來,幫忙梳理需求信息,在電腦上排訂單;同時,也主動攬起分裝蔬菜的任務,挨家挨戶送上門,為楊曉月及其家人減負。

最困難的幾天,楊曉月自己住的社區進入封閉管理,為了不影響社區篩查工作,也不給大家添麻煩,他和哥哥就干脆和衣而睡,蜷縮在每天送菜的小小面包車里。不管自己再難,十多天來,送菜的事兒一天都沒耽擱過。

菜每天按時送達,至于大家怎么付錢,該付多少,他是怎么都算不過來了。有不少老年居民不會使用微信轉賬,他也讓志愿者們遞話去安慰:“不急不急,以后再說。”

“特殊時期,能為大家多做一點很應該。等疫情過去,我在魚攤上等著大家再來。”

不只是賣魚郎,關鍵時刻,更多“菜場人”紛紛站出來,披上志愿者馬甲,成為社區的“逆行者”。

以管理田林地區宜山菜場的上海銘言企業管理集團有限公司為例,由黨員、優秀經營戶、員工組成應急隊伍,下屬菜市場多位經理及員工紛紛當起了“外賣小哥”,主動為封控小區居民提供代購和送菜服務。一些經營戶也主動為封控小區設置臨時保供點,連日來共為轄區近2萬居民提供每天1萬斤、近20個品種的蔬菜,盡最大可能解決群眾的后顧之憂。(本報記者 顧一瓊)

標簽: 社區逆行者 上海賣魚郎 每天送菜 徐匯區田林社區

   原標題:點贊社區“逆行者” 上海賣魚郎每天送菜1500斤

>更多相關文章
最近更新
www.bennys.cn 中國項目城網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 網站統計
Copyright© 2014-2017 中國項目城網(www.benny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2020036824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