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馬拉雅沖刺美股IPO 遭遇騰訊、頭條挑戰

發布時間:2021-05-20 14:50:35
編輯:
來源:證券市場紅周刊
字體:

圖4 作家曾鵬宇在微博維權

據喜馬拉雅招股書透露,2018年、2019年、2020年和2021年一季度,公司分別產生了240萬元、630萬元、4030萬元和40萬元的損害賠償,主要與版權侵權指控有關。

圖5 2018年-2020年度喜馬拉雅因版權糾紛產生的損害賠償

來源:公司招股書

騰訊、頭條等入局分食喜馬拉雅“聲意”賽道

懶人暢聽或與喜馬拉雅走差異化路線

從使用場景來看,知識類內容為音頻平臺的主要類型,滿足的是消費者碎片化、非剛需的學習需求,因此較適合碎片化的使用場景。艾瑞咨詢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網絡音頻行業市場規模為175.8億元,預計2022年將增長至543億元。由此看來,在線音頻市場仍有較大的增長空間。

圖6中國網絡音頻行業市場規模預測

來源:艾瑞咨詢

但與此同時,隨著網絡資費的下降與平均網速的提升,音頻內容付費市場正受到來自短視頻等新興內容的挑戰。根據喜馬拉雅在招股書中引用的灼識咨詢數據,2020年中國在線音頻滲透率(定義為移動在線音頻MAU占適用期間移動互聯網MAU總額的百分比)為16.1%,在線音樂、短視頻和長視頻的滲透率分別占比56.7%、73.8%和74.2%。

而隨著互聯網頭部公司不斷涌入,在線音頻市場的“聲意”賽道愈發擁擠。《紅周刊》記者注意到,在喜馬拉雅本次上市披露的股東名單中,騰訊旗下的Image Frame投資(香港)有限公司持有17176954股普通股,占股本比例為5.4%,此外閱文、百度、小米、好未來、索尼音樂等戰略投資者也悉數在列,作為產業鏈上游IP和內容資源供給,這些股東為喜馬拉雅補足了版權短板,同時或也將與喜馬拉雅產生同質化競爭。

如,作為喜馬拉雅股東及版權合作伙伴之一的騰訊已于2020年4月通過騰訊音樂正式推出長音頻產品酷我暢聽。2021年騰訊音樂又全資收購懶人聽書,并于4月將旗下酷我暢聽與懶人聽書合并升級全新品牌——懶人暢聽,進一步整合資源優勢。根據騰訊音樂最新披露的2021年一季報,截至2021年一季度,其長音頻業務月活用戶數已突破1億,滲透率提升至20%(去年同期為5.5%)。

對此,有市場人士擔憂,有超過6億在線音樂月活與超過2億社交娛樂月活的騰訊音樂掌握著巨大的流量入口,未來可能會成為喜馬拉雅最強勁的對手之一。但天灝資本創始人侯曉天在接受《紅周刊》記者采訪時卻表示:“騰訊作為這兩家公司的股東,看騰訊音樂與喜馬拉雅就像是自己的兩個‘孩子’,作為家長自然也享有比較多的話語權,在戰略與資源上可能會對兩家公司產生一定影響,盡量避免兩家公司之間內部競爭的發生。”

此外,在頭條和抖音有深厚內容與創作者積淀的字節跳動,也已于2020年6月推出長音頻APP番茄暢聽。視頻網站嗶哩嗶哩自2018年收購二次元音頻社區貓耳FM之后也完成了在該垂直類音頻領域的布局。

智能物聯業務被寄予厚望

但智能音箱頭部玩家已難覓喜馬拉雅身影

智能物聯成為近年來市場的熱點所在,作為國內最早涉足智能音箱市場的玩家之一,喜馬拉雅招股書中也著重提到,2021年一季度,公司在IoT和車載設備上的平均每月MAU已經達到4830萬,并與60多家汽車制造商合作,通過預裝設備提供車內音頻內容。

但《紅周刊》記者梳理發現,被喜馬拉雅給予厚望的物聯網設備業務,銷售并不盡如人意。如喜馬拉雅在2015年發布了首款智能音箱“小雅”,但在5年后的今天,根據互聯網數據中心(IDC)發布的《IDC中國智能音箱設備市場月度跟蹤報告》,當前國內智能音箱市場的競爭格局依然維持著三強爭霸局面,阿里巴巴、百度和小米銷量共占市場份額超過95%,頭部之爭中難覓喜馬拉雅的身影。喜馬拉雅要想在智能物聯領域突圍,任重道遠。

(文中提及個股僅為舉例分析,不做買賣建議。)

   原標題:喜馬拉雅沖刺美股IPO 遭遇騰訊、頭條挑戰

>更多相關文章
    無相關信息
www.bennys.cn 中國項目城網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 網站統計
Copyright© 2014-2017 中國項目城網(www.benny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2020036824號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508 063 35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