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舵手紛紛看好鋰電池 因滲透率提升確定無疑?
在滲透率提升清晰可見的前提下,多位公募明星下半年堅定看好新能源板塊,盡管16日板塊遭遇整體下殺,但行業景氣度提升確定無疑,徳賽西威成為近期被機構調研次數最多的公司。
一度王者歸來的新能源板塊遭遇當頭一棒。6月16日,Wind新能源指數全日跌幅達到-4.9%,其中天賜材料甚至全日跌停。在此之前一個月,該板塊已經集中上漲了16.47%。板塊調整的導火索來自一則消息,6月15日,永太科技發布公告表示,擬7.94億元投建年產2 0000噸六氟磷酸鋰等項目。該消息一出,市場預計后市大概率將會緩解六氟磷酸鋰供不應求的局面,使得六氟磷酸鋰的漲價預期有所降低,導致整個市場恐慌情緒蔓延,投資者拋壓加大、資金更是加速出逃。當然,板塊在近期的反彈中也積累了大量的獲利籌碼,短線有調整的需求。
但個別交易日調整無礙公募基金經理堅定看好,接受《紅周刊》記者采訪時,前海開源基金經理崔宸龍表示:“新能源領域未來的發展前景巨大。與可以想象的未來相比,許多公司的發展僅僅處于起步階段。而現在公司股價越跌,代表未來的預期回報率越高。”
至于細分行業的投資價值,包括前海開源的崔宸龍、光大保德信的魏曉雪以及泰達宏利的王鵬等人都看好產業鏈中游的投資機會。但他們看好的邏輯并不相同,崔宸龍認為,鋰電作為新能源的載體,未來的儲能需求會不斷增加;而王鵬認為,在造車新勢力“神仙打架”的過程中,優質的供應鏈資源是“兵家必爭之地”。
重倉新能源板塊基金坐上過山車
電源設備、零部件被機構頻繁調研
雖然近兩個交易日出現回調,但在近一個月的時間內,新能源相關概念股,尤其是鋰電池領域的股票漲幅頗為強勢。截至6月15日,中科電氣、鼎勝新材上述時間段的漲幅分別達到了89.32%和85.5%。
受此影響,上述陣營中的基金表現也頗為亮眼,截至6月15日收盤,近一個月以來由新銳基金經理崔宸龍管理的前海開源公用事業、劉彬管理的新華鑫動力、2020年權益類冠軍趙詣管理的農銀匯理新能源主題的漲幅居前,近一個月分別斬獲了29.3%、26.9%和26.11%的凈值增長率。
記者梳理它們一季度末的重倉股發現,中科電氣、諾德股份、寧德時代、億緯鋰能、恩捷股份、天賜材料、比亞迪等基本被他們攬入懷中,當然這一方面或許是去年優勢行業的思維延續,另一方面更大可能是嘗到了新能源甜頭的基金經理堅定看好這一板塊。
結合近期機構調研的情況來看,雖然標的與一季度集中重倉的股票有一定出入,不過大都集中在產業鏈中游領域。據《紅周刊》記者統計,近一個月以來,共有超過50家新能源產業鏈上的相關個股被機構投資者調研。如果從細分行業來看,電源設備和其他汽車零部件等產業鏈中游標的受市場的關注度較高。
實際上,不少職業投資人也表達了對其產業鏈中游投資契機的關注。
例如,泰達宏利基金經理王鵬近期在直播中分享,在蘋果可能入局的情況下,造車新勢力可謂是處于神仙打架的階段,而在這種情況下,優質供應鏈才是各家所爭奪的最重要資源。
再具體到調研的標的來看,汽車零部件公司德賽西威近期受機構關注最多,該公司接待了來自95家機構的調研,其中包括30家公募基金。從基本面看,德賽西威是一家主要提供車聯網技術解決方案的公司。在調研的過程中,機構投資者關注到了公司在智能駕駛域控制器領域的進展情況和公司業務開拓情況。
對此,公司方面表示:“IPU03自動駕駛域控制器已在小鵬汽車的車型上配套量產,并將配套其他車型;而基于英偉達Orin芯片的下一代自動駕駛域控制器IPU04已與理想汽車展開戰略合作,公司將著力推進其快速規?;慨a。”
此外,近一個月內,新能源車產業鏈的龍頭寧德時代也被32家機構所調研,其中就包括易方達劉武、廣發鄭澄然等明星。在市值創下新高后,調研過程中對于公司基本面的討論也頗為熱烈。對于目前公司發展過程中所需要面對的挑戰,寧德時代表示:“現在公司主要思考的是在國際格局變化、供應鏈資源緊缺及本地化供應不足的背景下如何做好業務。”
表1 近期機構調研新能源產業鏈公司一覽
新能源板塊業績延續景氣
天賜材料中報預增、法拉電子創近三年高增長
在本周三調整前,板塊內部分公司的估值已經看似“高處不勝寒”。
據《紅周刊》記者統計,截至6月15日,新能源產業鏈上市公司中,其中估值最高的是德方納米,已經達到了1092倍PE了。而寧德時代、比亞迪等板塊的龍頭PE也分別達到了152.54倍和152.49倍。
接下來公司的業績能否覆蓋估值是關鍵。從中短期的業績來看,《紅周刊》記者注意到,產業鏈中已經有11家公司披露了中期業績預告情況,其中預增的多達9家。
分公司來看,杉杉股份預測年初至下一報告期末的累計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將會大幅增長。而也有公司給出了具體的預測數據:贛鋒鋰業預計上半年將實現凈利潤8億元到12億元,同比增長411.23%至666.85%;天賜材料預計上半年實現凈利潤6.5億元至7.5億元,同比增長108.55%至140.63%。對于業績預計增長的原因,天賜材料方則表示:“鋰離子電池材料電解液產品市場需求旺盛,銷量增長明顯,同時產品原材料自產率提升,毛利率提升。”
結合過去的盈利能力來看,在產業鏈中,有14家上市公司都實現了2018年、2019年和2020年ROE大于10%的情況。其中,法拉電子的ROE水平較高,分別是19.11%、17.92%和20.1%。而寧德時代的這一指標也相對平穩,分別是11.75%、12.83%和10.91%。
表2 部分新能源上市公司相關財務數據和近期表現一覽
公募舵手紛紛看好鋰電池
背后因素來自滲透率提升確定無疑
實際上,作為典型的成長板塊,新能源行業的景氣度持續上行、板塊盈利前景清晰可見、主要產品產銷兩旺,因此基金經理也會對短期估值有較高的容忍度。
而這也就更加需要基金經理對板塊未來有正確的研判。《紅周刊》記者注意到,在二級市場酷愛新能源板塊的多位基金經理,對于接下來行業的發展前景看好,他們均強調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是他們長期追蹤的指標,而其當前5%左右的水平在未來存在數倍的空間。有鑒于此,鋰電池領域成為他們看好的重中之重。
對此,王鵬認為,滲透率代表了銷量增速,考慮到燃油車未來仍具備一定的生存空間,滲透率在5%至30%之間是最好的投資階段。平安基金經理錢晶則表示:“目前其滲透率僅5%左右,伴隨著產品競爭力的快速提升,滲透率有望加速上揚;預計2025年將實現20%滲透率,增長空間巨大。”
同時,錢晶重點看好鋰電池行業。她認為:“受國內多款電動車車型銷量大幅增長,鋰電池需求持續大幅增長。此外,動力電池廠商紛紛加速投產,也帶動了鋰電生產設備的增長。” 此外,王鵬指出:“我覺得大宗上漲斜率最快的階段已經過去,所以讓中游最擔憂的時間點已是過去時。”
而崔宸龍同時看好鋰電池和隔膜的投資機會。他具體闡釋:“過去,原油的能量本體和能量載體都是同一種物質,而電則需要一個載體。在所有儲能的材料中,鋰電的重量最輕,一定是未來的大勢所趨。”
他認為:“電池是一個綜合學科,上游的材料合成,下游環節的工藝、良率控制等都非常重要。對于這類企業而言,優勢公司能夠建立的壁壘很高,在材料、正負極、組裝等領域均會領先,其他公司短期內就很難超越。”
(文中提及個股僅為舉例分析,不做買賣建議。)
-
無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