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魚頭商標司法拍賣470萬元成交 曾出現悔拍鬧劇
昔日餐飲大佬譚魚頭公司破產,但故事卻在演繹。
重慶商報-上游新聞記者獨家獲悉,今年7月2日至7月3日,成都譚魚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譚魚頭公司)管理人在淘寶網阿里拍賣破產強清平臺,對譚魚頭公司名下49個商標進行了第二次拍賣,以100萬元起拍,經過30次競價,以470萬元成交,為一自然人拿下,余款已于7月13日到位。
就在今年5月1日到5月2日,該49個商標第一次拍賣,100萬元起拍,經過188次競價,以1510萬元成交,但買家悔拍,未繳納余款,于是有了第二次拍賣。
業內人士指出,按照規定,原買家的保證金被沒收,還要補交兩次拍賣成交價差價約1040萬元。
保證金門檻提高以470萬元成交
該次拍賣的標的系成都譚魚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譚魚頭公司)破產財產——名下49個商標專有權,涵蓋的商標有“譚魚頭”“譚狀元”“巴椒漁府”“譚家壩子”“譚紅”“TANYOTO”等,其中有6個商標正在續展過程中。
拍賣方還提示,由于管理人未接收到譚魚頭公司的工商營業執照、公章,以及本次處理的49個商標證照資料原件,故49個商標概況均來自于“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官網查詢,最終以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書面登記記載為準。議價為100萬元起拍,保證金為20萬元(較第一次拍賣增加了10萬元)。
共有3人各自繳納20萬元保證金入場,7月2日10時,以100萬元起拍,經過30次競價,其中29次延時,到7月3日10點53分,最終為“G4943”買家以470萬元成交。
按照規定,拍賣余款要求在2021年7月18日16時前到賬,上游新聞記者獨家獲悉,此次買家為一名自然人,余款已經于7月13日到賬。
業內人士認為,此次買家470萬元拿下商標,只是開頭費用,未來要把譚魚頭品牌發揚光大,后續投入資金應該是千萬元級別。
此前5月拍賣出現悔拍鬧劇
5月1日到5月2日,譚魚頭公司名下49個商標第一次拍賣,100萬元起拍,共有8名買家各自繳納了10萬元保證金入場,經過188次競價(其中169次延時),以1510萬元成交。
然而,截至5月17日下午16時最后繳款時間,該買家剩余1507.55萬元余款,仍未到賬,該次拍賣流標。
上游新聞記者獨家獲悉,當時買家系安徽省一家法人機構,去年成立的,注冊資本10萬元。
重慶瑞海律師事務所律師指出,買家反悔,將被追究法律責任。《拍賣法》第三十九條規定,拍賣標的再行拍賣的,再行拍賣的價款低于原拍賣價款的,原買受人應當補足差額。
根據相關法律規定,拍賣成交后買受人在拍賣公告確定的期限內未付拍賣成交款或者逾期交付拍賣成交款的,管理人將繼續處置。重新拍賣時,原買受人不得參加競買。原買受人交納的保證金不予退還,依次用于支付拍賣產生的費用損失、彌補重新拍賣價款低于原拍賣價款的差價、沖抵本案的債務以及與拍賣財產相關的債務。原買受人交納的保證金不足以彌補重新拍賣價款低于原拍賣價款的差價、拍賣產生的費用的,由原買受人承擔。
因此,該安徽省法人機構參與拍賣繳納的10萬元保證金被依法沒收,而7月2日至7月3日拍賣成交價470萬元,低于第一次成交價1510萬元,需補齊兩者之間約1040萬元差價。
譚魚頭公司2016年被申請破產
天眼查APP顯示,譚魚頭公司成立于1997年5月27日,注冊資本5451萬元,法定代表人為譚長安,注冊地址在成都市一環路西一段七道堰街1號高升大廈10樓,經營范圍包括中餐、火鍋連鎖經營的管理,項目投資,技術培訓;貨物進出口,技術進出口,自有房屋租賃等。
譚魚頭公司為最高人民法院公示的失信公司,多次被列為限制高消費企業;多次因勞動爭議、借款合同糾紛、民間借貸糾紛等原因被起訴;2019年、2020年都因未按規定提交年度報告信息而被列入企業經營異常名錄。
譚魚頭創始人譚長安已先后10余次列入失信被執行人。成都譚魚頭在全國各地的投資企業和分支機構,絕大部分現已注銷或者吊銷。2016年,申請人余某以被申請人成都譚魚頭公司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且明顯缺乏償債能力為由,向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對譚魚頭公司進行破產清算。2016年10月14日,法院裁定受理余某對成都譚魚頭的破產清算申請。所以,才有了如今的破產清算拍賣。(重慶商報-上游新聞 首席記者 劉勇 實習生 張魯玉)
-
無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