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美行業遭遇整頓 華熙生物收盤跌幅達3.64%
近日,國家藥監局官網發布文章,提示公眾科學認識刷酸美容,刷酸治療需在具有醫療資質的醫院或診所,由經過培訓的專業人員進行操作,其所使用的酸并不是化妝品。這也被視為跨部門的聯合行動,整頓醫美行業。
據悉,上交所、深交所此前已要求各自旗下掛牌的ABS產品的基礎資產中,不得包含醫美貸產品。在資金端整頓醫美行業,使得醫美產業鏈個股股價示弱。值得注意的是,已經發行的資產證券化產品將不受影響。此前,醫美市場規模野蠻生長,不乏金融與醫美機構的助力,雙方曾聯手推出的多款醫美貸服務。
截至8月11日收盤,作為全球最大玻尿酸原料商,醫美行業上游代表個股——華熙生物收盤跌幅達3.64%,7月26日,其單日跌幅更是達18.39%。2020年醫美產品貢獻的毛利潤在99%以上的產業鏈中游公司愛美客跌幅達5.45%,股價在早市開盤沖高回落。醫美機構為主的下游個股朗姿股份下跌5.92%。
港股醫美股也同樣萎靡,復銳醫療科技大跌10.33%,午盤后跌幅一度超過12%。復星醫藥也是下跌了8.49%。高盛將復星醫藥A股評級下調至中性,目標價80.39元;將復星醫藥H股評級下調至中性,目標價72.11港元。
此外,8月9日,人民日報刊文《醫療美容,要最佳效果也要防不良后果》,稱近年醫療美容行業迅速發展,越來越多人選擇通過醫美實現變美的心愿,其中問題卻不容忽視。醫美項目的安全問題,是醫美行業實際存在且繞不開的重要話題;許多醫美機構官網訊息中,基本沒有風險性提示。一些醫美機構在宣傳過程中只談“最佳效果”,不談“不良后果”,容易使消費者忽視安全隱患。
這也使得投資者預期被強化。“醫美行業糾紛多,一旦沾上醫美貸,更容易人財兩空。這個行業毛利潤極大,恨不得奔著80%去,之前一段漲幅太高,對提升社會運行效率并沒有助力,市場各方對其被整頓早有判斷。”一位市場人士表示,繼學區房、K12教育后,醫美被視為下一個嚴監管行業。
醫美概念指數自2021年3月15日低點1452.71,一路拉漲至2021年6月1日的2515.36高位。港股醫美指數自2021年3月31日的989.78點,高歌猛進至2021年6月3日的2026.16點。
事實上,醫美行業政策收緊早在兩個月前就已有消息,6月10日,國家衛健委等八部委聯合發布《打擊非法醫療美容服務專項整治工作方案》,決定于2021年6月至12月聯合開展打擊非法醫療美容服務專項整治工作。
一位醫藥行業分析師介紹,我國醫療美容大致可分為三類,一是整形手術,涉及一級至四級手術,以形體調整為主。二是微整形注射,包含填充材料、局部支撐等。三是美容皮膚,包含表皮層療法、真皮層療法、光電儀器療法等。
-
無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