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到2025年 中國咖啡市場規模將達到2171億元

發布時間:2021-11-15 09:44:34
編輯:
來源:中國食品報
字體:

盡管咖啡熱持續多年了,但依然是個潛力巨大的藍海市場。據咨詢機構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人均咖啡消費量6.2杯,與發達國家相比依然處于較低水平,僅為德國的0.71%、美國的1.6%。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研究顯示,我國咖啡消費年均增速達15%,遠高于世界2%的增速,預計到2025年,中國咖啡市場規模將達到2171億元。

線下

一二線城市咖啡滲透率達到67%

在我國一二線城市,養成喝咖啡習慣的消費者攝入頻次已經達到了世界成熟咖啡市場的水平,滲透率達到67%,與茶飲相當。德勤中國及穆棉資本聯合發布的《中國現磨咖啡行業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中提到,在一二線城市的帶動下,其他城市消費者的需求也會逐漸被喚醒,咖啡將由“趕時髦的飲品”轉變為“日常飲品”。

《白皮書》提到,目前中國的咖啡消費者主要是20—40歲的年輕白領,他們收入水平較高,平均月收入在1.8萬元左右;他們受教育程度比較高,大多生活在一線城市,工作強度大、節奏快,提神是他們喝咖啡的主要原因,也有部分人是出于“心理上的依賴”。可以預見,隨著受教育程度和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咖啡消費人群會繼續擴張。

高性價比咖啡和精品咖啡搶占市場

消費者對主打性價比和精品咖啡的熱情高漲。《白皮書》顯示,Arabica等主打品質的連鎖咖啡品牌在一線城市受歡迎,熱度和好評都超過了星巴克等大型連鎖品牌。一些高性價比品牌如Manner、TimsCoffee也受到了消費者好評。基于此,未來主打“快咖啡”場景的高性價比咖啡品牌和“慢咖啡”場景下的精品咖啡將逐步占據市場。

消費者對價格敏感度較高

在“快咖啡”場景下,咖啡門店不需要提供空間和氛圍,消費者的需求往往是即買即走,不存在空間體驗,以5—10平方米的小店為主,選址多為流量高但租金相對便宜的地方。在這個場景下,消費者對價格更為敏感,要求快捷方便,即便是附加服務,也更傾向支持外帶的速食。因此,咖啡店不需要在烘焙、簡餐或空間氛圍上投入過多。

外賣可能不會對線下門店造成顛覆沖擊

受滿減促銷、積分等因素影響,不少消費者會選擇通過外賣購買咖啡。但隨著線上補貼力度逐漸減弱,外賣咖啡的性價比也隨著降低,可能會流失為了性價比而選擇線上購買的用戶。而且,外賣咖啡因為配送等問題一定程度上犧牲了咖啡的品質和口感。《白皮書》提到,用戶對外賣渠道的忠誠度并不高。隨著咖啡市場教育的不斷深入,用戶對咖啡品質的要求只會越來越高,“外賣渠道不太能對現有格局造成顛覆性沖擊”。

快餐店、便利店等渠道或對咖啡店造成沖擊

麥當勞、肯德基等快餐巨頭加碼咖啡業務,中石化易捷便利店等在2019年也開始入局。這些渠道背靠強大的銷售網絡,一定程度上會對門店密度遠遠不及前者的現磨咖啡館造成沖擊。不過,快餐店咖啡和便利店咖啡也存在品質不佳、品種太少的弊端。調查顯示,在不購買快餐餐飲渠道咖啡的消費者中,品質是最主要的“勸退”原因(82%),口味選擇太少其次(34%),另外也有6%的原因是無法滿足場景需求。

線上

膠囊、濾掛等新興品類爆發式增長

咖啡消費開始從線下門店向線上遷徙。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聯合天貓發布的《2020線上咖啡市場消費者洞察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在線上購買咖啡的人數正快速增長。速溶咖啡在各類型咖啡中消費規模占比最高,其次是咖啡粉。

除此之外,咖啡品類逐漸多元化,膠囊咖啡、濾掛咖啡和咖啡液等品類消費規模增速顯著,呈現爆發式增長。過去3年,購買燃脂塑形咖啡飲品的人數持續提升,消費規模提升近200%。從品牌上來看,熱度提升最多的品牌是三頓半、UCC和摩可納等。

《報告》提到,在咖啡消費的八大人群中,資深中產、新銳白領和精致媽媽在消費占比排在前列,是咖啡消費主力軍。Z世代的咖啡消費增速最快,也是不可忽視的群體。一群樂于嘗鮮的90后、95后正引領咖啡新品消費。2020年,天貓新銳咖啡品牌訂單量增速達300%。數據顯示,在品類選擇上,他們更偏愛咖啡液、濾掛咖啡這些新興品類。對這群人而言,跨界聯名是很好的營銷手段。2020年,聯名咖啡產品的消費人數爆發式增長,從件單價來看,聯名款比普通款更高。

   原標題:預計到2025年 中國咖啡市場規模將達到2171億元

>更多相關文章
    無相關信息
最近更新
www.bennys.cn 中國項目城網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 網站統計
Copyright© 2014-2017 中國項目城網(www.benny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2020036824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