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藥盈利向頭部集中 投資聚焦差異化和國際化

發布時間:2021-11-22 15:37:42
編輯:
來源:證券市場紅周刊
字體:

新冠疫苗醞釀新機遇

傳統疫苗接種已處拐點期

近日,康希諾生物全球首款吸入式新冠疫苗亮相,再次引發資本市場對疫苗的關注熱度。而自2月中旬以來,疫苗板塊指數下跌18%,估值則由80倍降至37倍,縮水53%。

從三季報數據來看,頭部疫苗公司錄得不俗業績。Wind數據顯示,申萬17只疫苗概念股前三季度共實現歸母凈利潤243億元,同比增長80%。其中,智飛生物實現歸母凈利潤84.04億元,同比增長239.05%,康希諾、萬泰生物、康泰生物等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均超過10億元且同比增幅均超過100%(見表3)。

記者注意到,目前多家公司對新冠疫苗的布局仍在不斷推進中。如智飛生物,已取得重組新冠疫苗Ⅲ期臨床試驗關鍵性數據;沃森生物的新冠mRNA疫苗加強針已獲批IIIb期臨床。“從這輪疫情來看,疫苗作為抵抗疫情的工具已經上升為一個戰略性的行業?,F在國內的新冠疫苗已經陸續上市,因為全球的疫情目前并沒有完全結束,對于新冠疫苗本身來講,很可能會在目前的產品基礎上,出現進一步迭代,所以我們認為新冠疫苗領域未來還會存在一些新的機會。”賀菊穎向記者表示。

相較于新冠疫苗,林存更加關注傳統疫苗。林存向記者表示,“疫情的反復與新冠疫苗的接種壓制了其疫他苗的需求,因此除新冠疫苗以外的多數疫苗企業近兩年業績表現并不理想。而隨疫情邊際緩解與診療逐步進入常態化,我們認為傳統疫苗的接種已處于拐點期,頭部公司業績將逐步好轉,而股價也有望表現。在適應癥上,適合中國疾病譜的品種如肺結核疫苗及契合老齡化進程的品種如帶狀皰疹疫苗等領域將有望迎來新的布局機會。”

集采“常態”加速醫療器械業績分化

創新、平臺型公司更具“含金量”

除了藥品,醫保局強力推動一些價格虛高的高值耗材的集采。而邏輯依然是擠水分、提效率。在青橋陽光基金林偉看來,擁有明確臨床優勢的創新器械,仍然會得到醫保局的鼓勵扶持,比如上海、北京等地相繼將腹腔和骨科手術機器人等納入醫保范圍。

醫療器械集采主要集中在高耗值領域,目前國家已經實施了兩輪集采,一次是心臟支架,一次是人工關節。賀菊穎向記者指出,“接下來,一些占用醫保資金較多、標準化以及國產化率較高的品種有可能會陸續納入集采。事實上,目前,各個地方已經陸續推出了多個集采品種,比如人工晶體等等。”這意味著,醫療器械的集采會進入常態化。

醫療器械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達567億元,占整個醫藥板塊利潤比例最高達31%。與此同時,醫療器械業績也在加速分化。結合個股來看,100家醫療器械上市公司中超過三成公司凈利潤出現同比下滑,該比例遠高于未開展醫療器械集采的此前年份。

林存更看好創新領域的醫療器械股,創新器械,如tavi,微創手術器械、主動脈支架、機器人等,因為這些領域滲透率低、市占率低、國產化率低的產品,集采并非利空。賀菊穎認為,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比如可降解的心臟支架等)、綜合性的平臺型公司也同樣具有關注價值。(見表4)

   原標題:創新藥盈利向頭部集中 投資聚焦差異化和國際化

>更多相關文章
    無相關信息
最近更新
www.bennys.cn 中國項目城網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 網站統計
Copyright© 2014-2017 中國項目城網(www.benny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2020036824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