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理財發力權益賽道 進一步豐富產品線布局
隨著資管新規過渡期結束,2022年,銀行理財業務進入發展新階段。面對“真凈值”時代的來臨,不同產品收益率差異被認為將拉大。而與此同時,投資者配置需求從原先單一的比價模式向兼顧風險與收益的多元配置模式轉變,權益類產品需求提升。在此背景下,銀行理財產品體系被認為也將更加豐富。
不同產品收益差異或將拉大
2021年,隨著資管新規過渡期進入尾聲,預期收益型產品加速退出,凈值型產品發行數量持續增長,不過增速有所放緩。據融360數字科技研究院數據,2021年全年凈值型產品發行數量同比增長41.96%,增幅較前一年下降51.66個百分點。其中,2021年12月,銀行及理財公司發行的凈值型理財產品 數 量 為 2959 只 , 環 比 增 長7.68%,同比增長20.78%。
從業績表現來看,2021年市場流動性穩健充裕,凈值型理財產品平均業績比較基準為4.11%,環比下跌4BP。其中,理財公司產品平均業績比較基準為4.24%,整體來看呈小幅下跌趨勢。需要留意的是,“業績比較基準不代表實際收益率,部分產品的凈值波動較大,尤其是中高風險等級、配置權益類資產的理財產品。”融360數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師劉銀平指出
事實上,隨著“資管新規”的落地實施,金融市場端不同產品的收益率差異被認為將拉大,低風險、短久期、固定收益類產品的定價水平將和高風險、長久期、權益類產品的收益率明顯區分。
“對投資者來說,要理性看待產品的正常凈值波動,盡量長期持有,不過于關注產品短期的凈值波動。”劉銀平建議,從凈值型產品的整體收益表現來看,實際虧損的產品比例很小,投資者在購買之前認真考察產品各方面特征,是可以將風險控制在可接受范圍內的。此外,投資者購買理財產品也不能過于看重產品的業績比較基準,業績比較基準不代表實際收益,且高收益往往伴隨著高風險。
進一步豐富產品線布局
“資管新規的出臺重新規范了行業秩序,在打破剛兌的政策導向下,整個財富管理產品供給端迎來調整,大量高收益保本產品退出市場。”分析人士認為,與此同時,居民的財富管理觀念也隨之發生變化,配置需求從原先單一的比價模式向兼顧風險與收益的多元配置模式轉變,權益類產品真正站上歷史舞臺。
在此背景下,銀行理財產品體系被認為也將更加豐富。光大證券報告指出,下一步,銀行理財將進一步豐富產品線布局,在發揮固定收益類資產比較優勢基礎上,漸進式開展權益等資產配置。同時,ESG、養老、粵港澳大灣區等特色主題理財也將更為豐富。鑒于銀行理財公司在投資范圍等方面的諸多政策紅利、產品體系布局規劃更為完善,疊加“跨境理財通”等業務試點有望為理財公司產品擴大客群覆蓋,預計后續理財公司產品將更加特色化。
具體來看,養老理財方面,理財公司從投資入股國民養老、參與養老理財產品試點等多重維度布局養老金融。匹配客戶養老需求是關鍵,目標日產品或是重要的產品形態;ESG 投資方面,“雙碳”目標下,ESG 主題投資將進一步擴面;權益布局方面,短中期內仍會延續泛固收類產品為主的配置思路,并嘗試漸進式加強權益投資,FOF 將是重要的投資方式。
其中,以養老理財為例,2021年9月,工銀理財、建信理財、招銀理財、光大理財獲準開展養老理財產品試點,12月6日,首批試點產品正式面世,引發投資者關注。首批養老理財的業績基準整體在5%-8%之間,且產品均設計了多重風險保障機制。相比于養老基金,養老理財在流動性、風險和費率方面均具有優勢。
對于投資者而言,應該如何選擇養老理財產品?普益標準認為,首先,養老理財產品雖然具有穩健特征,但不等于“剛兌”,仍具有風險屬性,投資者要結合自身風險承受能力、養老規劃、投資理念、資金狀況等,判斷是否要進行長期養老投資。二是各類機構的養老產品的側重點和特點各不相同,因此投資者要結合自身需要,關注養老理財產品的風險收益特征,根據風險偏好等情況選擇與自身更相匹配的養老理財產品。(本報記者 吉雪嬌)
-
無相關信息
- 銀行理財發力權益賽道 進一步豐富產品線布
- 香港恒生指數周一開盤上漲0.03%,報24390.29點
- 中國央行今日開展1000億元人民幣7天期逆回
- 股指期貨早評:權重存疑 股指觀望
- 惠譽:過高的家庭債務可能會限制韓國銀行業
- 國債期貨早評:政策真空 國債多單離場
- 中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下跌3個基點至2.77%
- 國家能源局:分產業看,第一產業用電量1023
- 跟著常識去防疫去投資 預期會反應到你的錢
- 新股破發頻率加大 市場探底整固帶來新機會
- 天境生物增持超7萬股ADS,耗資超268萬美元
- 近期市場面臨三大風險 新冠疫情風險不容小
- 今年行情會不會切換賽道 大消費估值能跟著
- 拖累指數難以上臺階 券商板塊再融資壓力山
- 今年四個層面或有更好投資機會 把握全面注
- 美加息步伐牽動全球市場神經 投資者需提高
- 轉板北交所優機股份需回答9問 業績下滑原
- 中藥板塊表現強于大盤 健民集團有新業績增
- 中藥行情有持續性 片仔癀(600436)銷售毛利
- 食品飲料高端酒需求旺盛 瀘州老窖(000568)
- 財富管理提升券商優勢 華泰證券“雙輪驅動
- 大金融進可攻退可守 平安銀行(000001)凈利
- 低估值成避風港 招商銀行(600036)撥備覆蓋
- 鄭州房地產銷售十強榜單出爐 它們共賣了66
- 俄總統新聞秘書警告:美國新一輪制裁恐將引
- 日本政府稱機械訂單數據顯示經濟回升的跡象
- 歐洲地中海地震中心:墨西哥瓦哈卡發生5.3
- 中金:2025年智能座艙市場空間達到千億元級
- 據法新社:監測顯示,湯加火山又一次“大噴
- 中信建投:原地過節催生預制菜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