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2022年中國經濟增速不低于6% 破解下行突破口在投資
2022年,中國經濟增速大概會處在什么樣的水平?走勢如何?應該如何破解經濟下行的循環?地方政府應該如何投資布局……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專訪經濟學家、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對這些問題進行解讀與展望。
2021年中國經濟取得的成績來之不易,但要戒驕戒躁
頂端新聞·河南商報:如何評價2021年中國經濟所取得的成績?
張立群:2021年中國經濟確實面臨非常嚴峻的國內外形勢,但是中國經濟總體保持恢復增長的態勢,這個成績的取得來之不易。
應該從兩個方面來看待我們2021年所取得的成績,首先是要對中國發展的能力有充分的估計,對中國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要充滿信心。2021年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25%左右,占世界經濟總量的比重可能要超過18%,這些都表明中國經濟正在成為當今世界經濟一個非常重要的增長源。
此外,盡管中國現在已經達到一個新的發展高度,但絕不能夠因為取得的成就而自滿,因為中國現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和問題還是非常普遍、非常深刻的。
拿2021年全國居民收入數據來說,按照5等分法,最低收入的20%的人,人均年收入只有8000多元,實際上每個月人均收入還不到1000元,和最高收入的20%的人相比,人均年收入不到后者的1/10,這就表明了我們發展不平衡的矛盾和問題還是非常普遍、非常深刻的,包括城鄉之間,包括地區之間,也包括不同的收入群體之間,因此要戒驕戒躁。
2022年,經濟發展要警惕“三重壓力”
頂端新聞·河南商報:2021年下半年,中國經濟承壓,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
張立群:2021年12月8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宏觀經濟形勢做出判斷:中國的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和不確定。
這三重壓力準確地顯示了2021年下半年經濟下行壓力的主要來源,同時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相關政策安排,也是判斷今年經濟走勢的重要依據。
頂端新聞·河南商報:如何理解這三重壓力?
張立群:需求收縮方面,實際上中國從2010年以后就面臨著需求收縮對經濟增長的下行壓力,包括國內發展不平衡矛盾導致的投資增速下降,以及國際金融危機、中美貿易摩擦等導致的出口增速下降。都使需求增速處在持續回落的狀態。
從企業來看,需求就是訂單,當企業訂單不斷減少的時候,產能過剩就會不斷發展,其增加值就會不斷減少。而從宏觀上來看,就表現為GDP增速的持續下降。而GDP增速下降,會導致居民收入增速、企業營業收入增速、政府財政稅收增速下降,而收入增速下降之后又會制約需求的擴大。收入減少,居民沒有能力去擴大消費,企業和政府擴大投資能力也會減弱,進而形成經濟下行的循環。
這種需求收縮在疫情沖擊之下更為嚴重,我們去年下半年需求不足、訂單不足的矛盾就表現得更為突出,特別是內需,去年投資、消費增速都是比較低的,所有這些困難導致經濟面臨新的下行壓力。
從企業角度來看,大宗原材料價格上漲,生產訂單又不足,所以企業對市場的信心是不斷轉差的,這也正是“預期轉弱”。
2022年,預計中國經濟增速不低于6%
頂端新聞·河南商報:2022年,中國經濟增速大概會處在什么樣的水平?
張立群:2022年中國的經濟增速不會低于6%。2022年外部環境的變數正在進一步加大,因此在這個基礎上,我們更應該強調“以我為主”,抓好我國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工作。
頂端新聞·河南商報:2021年下半年中國經濟所承受的下行壓力會延續到2022年嗎?
張立群:2021年下半年中國經濟所面臨的下行壓力已經得到重視。
中國實際上有強大的生產供給能力,如果整個穩增長的工作和確保煤電油運安全、確保產業鏈供應鏈暢通的目標協調好,是不會產生供給沖擊問題的。去年下半年中央政府在保供穩價方面已經做了大量工作,電力緊張的形勢、大宗原材料價格上漲等的情況一直在改善。
2010年到目前,我們處在一個比較長的增長下行周期。今年,我想隨著相關政策的全面落實,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以及它所包含的一系列有利條件的積極釋放,中國經濟將轉入一個回升向好的新的增長周期。
破解經濟下行循環的突破口在于投資
頂端新聞·河南商報:按照您的觀點,您認為拉動國民經濟的“三駕馬車”中,投資是最大的突破口嗎?它將如何拉動經濟增長?
張立群:突破口在投資,因為只有投資了,才能使得企業的生產量顯著活躍起來,進而招工才能顯著活躍。
我們講的1.5億個左右的市場主體,是就業的基本盤,如果這1.5億個左右市場主體都活躍起來了,就業形勢就會全面好轉,這個時候大家就覺得掙錢比較容易了。工作好找,錢比較好掙,企業給的工資也會有所增加,在這個基礎上消費才能真正活躍起來。
支持消費的主要是兩大因素,一是疫情防控的精準度,二是收入。如果沒有錢的話,消費無從談起,所以現在我們講所有的擴大消費,必須要從增加居民收入入手,而增加居民收入,靠政府財政給居民發錢是沒有出路的,因為財政發錢的同時就要發債,如果發債不能創造價值,是循環不起來的。
投資的收效比消費要快很多,因為消費是一個家庭的支出安排,它啟動是一個慢變量,是需要整個經濟增長回暖,帶動就業回暖,帶動收入回暖,消費才能活躍起來。
頂端新聞·河南商報:地方政府應該如何投資布局?
張立群:最重要的還是做好長遠規劃,選好項目,投資一定要用在為長遠打高水平基礎的方面上來。
投資一定要有長遠眼光,要認識到中國發展處在一個幾千年沒有的重大機遇期。在這個機遇期,我們一定要做一些前無古人的大事情,一定要把藍圖畫好,在藍圖的支持下要敢想敢干,要做一些久久為功才能完成的大工程,這樣的話我們整個政府投資就全面活躍起來了,擴大內需的效果就顯著增強了,經濟增長回升向好的態勢就會穩固建立起來。(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郝瑞鈴)
-
無相關信息
- 預計2022年中國經濟增速不低于6% 破解下
- 澳大利亞S&P/ASX200指數1月21日(周五)開
- 美國參議院少數黨領袖麥康奈爾:不需要拜登
- 加納西部省一礦區20日發生一起爆炸事故,造
- 美股期貨繼續下行,納指期貨跌1%,標普500
- 美國國土安全部就疫苗接種規則發表聲明,通
- 韓國官員表示,韓國將討論放寬離岸韓元交易
- 加拿大育空地區宣布進入藥物濫用衛生緊急狀
- 人民日報:讓網盤限速變提速
- 河南2021年經濟發展“成績單” 距離“6萬
- 巴西新增168495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新增35
- 美股周四收盤情況
- 美國財長耶倫:預計今年的通貨膨脹率將會下
- 美國財長耶倫:強烈支持美聯儲保持獨立性
- 美國財長耶倫:美聯儲在控制通脹方面發揮著
- 美國財長耶倫:對美聯儲做出適當判斷的能力
- 美國財長耶倫:拜登經濟議程的多項組成部分
- 美國財長耶倫:即使財政支持減少,積累的儲
- 美國財長耶倫:我們希望并打算將通脹降至符
- 美國財長耶倫:通脹的上升幅度超過了包括我
- 據日經新聞:日本東京迪士尼樂園將把每日客
- 哥倫比亞央行委員Steiner:不排除哥倫比亞
-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新增25168例新冠肺炎
- 據讀賣新聞:日本將把新冠病毒準緊急狀態范
- 摩根士丹利預計布倫特原油在今年第三季度觸
- 貝克休斯:預計美國私營石油公司將在2022年
- 德國外長貝爾伯克:如果事態進一步升級,所
- 英國和澳大利亞同意建立新的網絡和技術伙伴
- 法國外交消息人士:伊朗核談判的進展是局部
- 美國參議員敦促拜登終止對進口太陽能電池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