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對口支援新疆喀什 農產品深加工助推鄉村振興

發布時間:2021-10-20 11:15:50
編輯:
來源:文匯報
字體:

脫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標志著我們黨在團結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實現共同富裕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一大步。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按照中央部署要求,上海聚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推動東西部協作和對口支援工作邁上新臺階,與新疆喀什、西藏日喀則、青海果洛、云南和三峽庫區干部群眾攜手,雙向互動、全面合作、共同進步、共贏發展,開創更加美好的生活。

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過程中,產業振興是重中之重。作為鄉村產業的核心之一。農產品深加工一頭連著農業、農村和農民,一頭連著工業、城市和市民,行業覆蓋面廣、產業關聯度高、輻射帶動作用強,是拉動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就業增收的重要增長極,同時也對圍繞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暢通經濟循環意義重大。

上海對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揮部堅持上海企業、上海技術、上海品牌、上海市場,不斷完善農副產品深加工產業鏈,支持圍繞馕、糧油、乳制品、肉類、果蔬等主要產品引進龍頭企業,以“企業+基地+農戶”等方式,大力培育農產品深加工和食品產業。 “產業促進就業,就業改善民生。農業在喀什占基礎性地位,所以我們期盼在對口援建四縣中每個縣都發展一個農產品精深加工企業,農產品提高了附加值,農民就能夠增收,同時也創造就業機會。”上海對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揮部(第十批)總指揮、喀什地委副書記侯繼軍說。

既是原產地也是加工廠變“產品”為“商品”

秋高氣爽的日子里,莎車縣閩龍達小蜂農業的深加工產線機器轟鳴,產業工人們根據相應職責按流程進行操作。通過他們勤勞的雙手,借助現代化生產設備,一顆顆巴旦木衍生為巴旦木油、巴旦木乳汁、巴旦木蜂蜜、巴旦木牛軋糖等二十多種產品。

位于澤普縣的閩龍達干果產業有限公司,則在南疆引進了首條國際上先進的鮮果凍干技術設備產線,將每個不同季節上市的鮮果邊采摘邊加工。

新疆素有“水果天堂”的美譽,特別是喀什地區,盛產杏、蘋果、冬棗、哈蜜瓜等,光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天山雪水澆灌,特殊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造就了鮮果糖分積累多,口感好。但是昔日受制于保鮮難、儲存難、鮮果運輸流通成本高、損耗大、標準化程度低等現實情況,經濟價值和品質很難發揮最大效益。

凍干技術將含有大量水分的鮮果在接近零下60度急速鎖鮮固形,然后在真空環境下,使其中的水分不經液態直接升華成氣態。凍葩系列凍干鮮果,無防腐無添加,保留鮮果原色原味,易儲存易運輸,既可解決大量鮮果來不及賣、難儲存的問題,又豐富市場的消費需求,同時填補當地鮮果精深加工產業,通過延伸產業鏈,擴大就業,實現了初級農產品加工向精深加工的飛躍。

同樣的故事還發生在巴楚縣。葉爾羌河水、千年胡楊樹、干旱少雨的大漠氣候條件經大自然融合孕育出的一種綠色珍稀食用菌——巴楚蘑菇。借助獨特的資源優勢,巴楚縣的幾家農產品加工企業根據不同的市場需求,制定出了凍干巴楚蘑菇等不同的產品。

凍干巴楚蘑菇選取當天最新鮮未見太陽的蘑菇,經過人工修剪,去泥,清洗,鹽水浸泡,在零下60度的環境下經30多個小時凍干。因工藝復雜,因此價格也更為昂貴,每公斤零售價格為10000元。

只有發展產品的深加工,才能提高附加值,滿足目標市場的需求,變“產品”為“商品”,投入到上海的大市場。

科技創新賦能實現全產業鏈發展

藜麥,耐鹽堿、耐貧瘠、耐旱、耐冷,古印加人民稱其為“糧食之母”,有5000年以上的種植歷史,富含豐富的蛋白質與氨基酸,更是近年來備受推崇的“網紅”健康食品,市場前景廣闊,助農增收效應明顯。可它原產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區,這顆“種子”是如何在南疆葉爾羌河畔發芽生長,實現全產業鏈發展的呢?

成功的背后,是上??萍既藦狞S浦江邊跨越萬里帶來的“藜麥之鄉”計劃。2018年,在充分評估的基礎上,在喀什地委、地區行署以及上海市政府合作交流辦和上海市對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揮部的大力支持下,上海市科技兩委支持中科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學研究中心在喀什地區莎車縣實施“耐逆農作物高產優質育種及示范種植研究”項目,力爭5年內取得明顯成效。

從農產品的種植到深加工,到處都能見到上??萍既说纳碛?。類似“一顆核桃在研發人員的鉆研下逐漸被‘吃干榨凈’”故事,已成為科技助力產業援疆的佳話。

在葉城縣,核桃元素隨處可見。這里有平均樹齡最長的古核桃園,有最大的古核桃樹。葉城縣是新疆最大的核桃產區,被譽為“中國核桃之鄉”,在特色林果業高速發展的基礎上,“上海智慧”持續發力,于深加工產品開發、產業鏈升級完善等領域下足功夫。

葉城縣輕工業園區的美嘉食品廠房內,核桃仁、核桃飲料生產線有序運轉。產業工人多力坤·艾合買提說:“以前就是吃個核桃仁,現在,核桃變成了核桃奶、核桃油、核桃飲料等,銷往全國各地。”在各方科技力量的支持下,美嘉食品深挖核桃“隱藏的寶藏”,除了即食食品、核桃油、核桃乳、核桃殼活性炭、核桃分心木養神茶等產品,還建設亞洲最大的核桃噴粉塔,進一步加強核桃蛋白粉精深加工。

最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過去只能作為有機肥使用的核桃青皮,在新疆寶隆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變廢為寶”——從中提取的“綠色”染料單寧酸有著廣闊的市場前景。

在全產業鏈發展的過程中,上海市對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揮部極為重視上海市場的反饋,利用市場引導特色農產品生產、研發、加工等環節實現標準化、品質化作業。

“供高校原味馕,面粉使用100克,僅添加酵母、水等制作,直徑19.5厘米,中心區域做薄,冷凍后使用微波爐復熱1分鐘口感最好;供盒馬馕,155克、含牛奶、蛋液、變性淀粉等添加,分皮牙子、羊肉、玫瑰花棗泥3款,口感較厚實,適合長距離運輸”……企業根據市場需要進行產品研發,在馕產品生產過程中逐步建立標準規范。

從零散化到規模化,從手工制作到工廠化生產,從憑經驗到日趨標準化,從以區域銷售為主到譽滿全國,從食品加工單打獨斗到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喀什馕產業正在探索中勾畫全方位升級的藍圖。

建立一支帶不走的農產品深加工技術人才隊伍

產業援疆筑牢民生。發展深加工產業,在創造崗位筑牢就業這一基本民生方面優勢巨大。

在恰熱克鎮阿瓦提村藜麥示范種植基地,艾散在田間駕駛機械細心勞作。今年,是艾散加入藜麥產業團隊的第三個年頭。他的內心,早已不滿足于兩年前僅靠“土地租金和工資收入”增收的愿景,現在的他,不僅和妻子一起在家里種植藜麥,還帶動了一大批鄰居。

上海援建喀什的十年,也是艾散家變化最大的十年。他住上了新房,門口石子路變成水泥路,三個孩子都在鎮里上了學,家中加上養羊的收入,夫妻兩人一年入賬接近15萬元。不久前,他為自己和妻子各購置了一輛新電動車。

37歲的艾散如今不僅僅是基地聘請的種植工人,更成為上??萍紝<业牡昧褪?,這在喀什絕非孤例。提升“造血”功能,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從初期農產品粗加工到精加工、深加工的突破,提高產品附加值,延伸產業鏈,帶來就業崗位,進而使脫貧人口依靠自身努力實現增收致富,推動當地產業持續發展,這是產業援疆的一大思路。經過多年的產業援疆,農產品深加工領域培養的不少本土人才懂技術、會管理,已有了獨當一面的能力。

“上海技術人員按照上海標準,手把手教我們如何使用各種設備工具。即便師傅回上海了,還會連線解答,千里師徒傳幫帶。”在小蜂二期車間,買買提明從沒有技術的學徒一步步成為車間主任,工作10年后,買了房,火紅的日子蒸蒸日上。

2020年復工之初,正是他率領清一色的本土技術工人獨立完成了百萬元級的加急訂單。這讓公司上下對他感激不已。

聚焦造血功能,持續增強產業發展的內生動力,將上海技術、資金、市場等優勢和當地人文、環境、資源等優勢結合起來,穩步推進產業幫扶、消費幫扶,不斷提高四縣產業發展能力,促進就近就地就業。如今,巴楚縣利用羅布麻、甘草等藥用植物資源,引進中草藥和飲料加工企業,發展甘草酸、甘草黃酮和羅布麻茶等中草藥和飲品;莎車縣發展巴旦木、櫻桃、核桃、杏、新梅等農副產品精深加工業,培育壯大凍干蔬菜、水果產業;澤普縣深入挖掘紅棗和蘋果食品配料功能,推進系列產品開發,進一步做大做強紅棗和蘋果產業;葉城縣立足自身和周邊核桃種植資源,發展核桃綜合深加工產業,著力打響“葉城核桃”區域品牌……喀什農產品深加工之路越走越寬。

但他們還有繼續成長的空間。有農業經濟專家建議,應進一步通過實施企業升級、延鏈增值、綠色發展、質量標準和品牌培育等行動,充分發揮農產品加工業的引領和支撐作用,打造農業全產業鏈,抱團發展聯合體,融合發展新模式,開辟綠色發展新領域,融入新發展格局。

   原標題:上海對口支援新疆喀什 農產品深加工助推鄉村振興

>更多相關文章
    無相關信息
最近更新
www.bennys.cn 中國項目城網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 網站統計
Copyright© 2014-2017 中國項目城網(www.benny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2020036824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