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全面降準 低估績優白馬股、政策扶持行業將受益

發布時間:2021-12-07 11:38:23
編輯:
來源:證券市場紅周刊
字體:

12月6日,央行宣布全面降準!決定于2021年12月15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此次降準共計釋放長期資金約1.2萬億元。甬興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許維鴻對《紅周刊》表示,此次降準符合預期。

在他看來,央行降準并非是對經濟增速的悲觀預期,而是將資金引向更需要資金支持的行業,如科技和金融相互賦能、鄉村振興的金融生態建設等。相應主題的投資,后續有望獲得資本市場的重視。此外,低估值、資產型,以及明年業績預期穩定的板塊,也有望直接受益。

此外,許維鴻也分享了他對2022年資本市場觀經濟走向和資本市場風格演變的展望。

在他看來,2022年全球經濟將呈現“增長顯著放緩+高通貨膨脹”滯脹組合,但不會出現能源危機、美國“股災”等事件;人民幣兌主要貿易伙伴的匯率依然堅挺,下半年開始有兌美元的貶值壓力。

受益于儲蓄搬家、人民幣升值,A股資金面維持“中性偏好”,將繼續受內外資追捧。其認為,2022年市場將繼續“機構市”風格。A股行業政策面繼續熱絡、圍繞“雙碳戰略”、“一帶一路”和鄉村振興持續展開,但不看好元宇宙、軍工等階段性題材板塊的持續性。

此外,他強調,2022年將是中美資本和上市公司“大規模雙向流動”的元年,越來越多的“有持續價值潛力”的中概股將回歸港股,這不僅為香港資本市場發展帶來了機遇,也利好A股的券商板塊。

2022年中國市場及投資機會

超重磅!央行全面降準

低估績優白馬股、政策扶持行業將受益

6日傍晚,央行宣布,為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促進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于2021年12月15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不含已執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本次下調后,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為8.4%。

那央行“開水龍頭”是想把資金引向哪里呢?筆者認為,一是高科技、初創型、中小企業,這是中央、國務院多次明確要求的,要促進中小企業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二是鄉村振興,農村金融缺乏有效的金融生態,這是必須改變的。

因此,央行降準并非是對經濟增速的悲觀預期。有了資金的宏觀支持,下半年中國金融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最值得期待的就是科技和金融相互賦能、鄉村振興的金融生態建設。無論如何,這些主題的投資都應該得到股市的重視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低估值、資產型公司,以及2022年業績預期穩定的板塊,也有望直接受益,投資者可適當關注其中機會。

中概股回港加速度

A股券商板塊2022年值得期待

A 股券商板塊在2022年值得期待。以2021年底滴滴(DIDI.US)明確回歸香港上市為里程碑,筆者判斷中美在“中概股”為依托的、長達三十年的資本市場合作,將發生拐點性趨勢變化。

2022年將是中美資本和上市公司“大規模雙向流動”的元年,越來越多的“有持續價值潛力”的中概股將回歸港股,這不僅為香港資本市場發展帶來了機遇,也利好A股的券商板塊。

從投資角度,中資券商在過去十年已經在各具特色的國際化之路有了積累,趨同的采取了“立足香港、輻射全球”的發展途徑。目前國內140家券商中,已有48家實現了A股上市,占比達34.3%,其中實現“A+H”上市的券商14 家。

截至2020年末,證券行業共有34家香港子公司,各券商香港子公司業績也顯著增 長。再疊加2021年券商境外設立子公司條件的大幅“松綁”——流程由審批制變 為備案制,A股券商板塊國際化的戰略競爭格局正在開啟。

圖1 國內券商企業 (黃色標注為A+H兩地上市企業)

數據來源:甬興證券、Wind

回歸“機構市”A股將繼續受內外資追捧

“碳中和”產業鏈仍是最值得投研的方向

對2022年的A股市場,我們認為,依然值得期待,但是會回歸“機構市”的風格。中國股市面臨的后疫情時代經濟復蘇減速,并非是歐美發達國家的邏輯:短期看,依然是中國對房地產泡沫風險的去杠桿、以及中低收入階層過去兩年的實際收入顯著降低而消費不足;長期看,則面臨“碳達峰、碳中和”背景下的中國企業環保成本上升,產業集聚度進一步上升。

另一方面,中國面臨的通貨膨脹壓力,則是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輸入型”通脹,表征就是由制造業成本PPI向居民消費CPI傳導的過程,好在預計2022年PPI和CPI的剪刀差會迅速收窄,一定程度上降低中小企業的成本壓力;最后,我們判斷豬周期會在2022年下半年給CPI造成實質性沖擊,讓年度CPI走勢前低后高。

圖2 中國PPI和CPI剪刀差將收窄

數據來源:甬興證券、Wind

我們判斷,隨著中央宏觀部門對經濟的調控越來越成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風格會“忍耐”后疫情時代的經濟低速但穩定的復蘇。推而廣之,歐美發達經濟體更不會嘗試極端的政策去干預經濟、包括地緣政治沖突。網絡上對于臺海沖突、中國的房地產資金鏈、抑或是美國的貨幣政策過快收緊、土耳其經濟崩盤等,都是極端的階段性輿論,雖然提供了階段性交易窗口,但不會對中美金融資產價格主軸造成沖擊。

或者說,2021年并沒有給2022年留下資產價格變動的“大外力”邏輯,持續兩年的新冠疫情和累積的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不會直接沖擊發達國家和中國的股市。

最大的系統性風險還是在相對薄弱的新興市場,回歸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的邏輯,反過來考驗IMF和G20的外匯協調和危機處理能力。

   原標題:央行全面降準 低估績優白馬股、政策扶持行業將受益

>更多相關文章
    無相關信息
最近更新
www.bennys.cn 中國項目城網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 網站統計
Copyright© 2014-2017 中國項目城網(www.benny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2020036824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