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新開放布局新業務 浦東全面打造引領區關鍵一年

發布時間:2022-01-21 10:55:16
編輯:
來源:文匯報
字體:

從臨港一路向北,串聯起張江、金橋、外高橋,一條全球頂尖的科技創新發展空間走廊——“南北科創走廊”正在浦東新區成型,承載世界級產業集群的強勢崛起。

以張江藥谷的一間實驗室作為出發地,在臨港設立大型抗體藥物生產基地,專攻創新藥研發和產業化的君實生物早已把“根”深深扎在了這條走廊。“浦東引領區、臨港新片區‘雙區聯動’給我們帶來了空間布局以及政策優勢雙重加持。”君實生物首席執行官李寧透露了公司雄心勃勃的新動向:位于上海國際醫學園區的全球總部和全球研發中心啟動建設,未來藥物新靶點研究、抗體發現與篩選優化研究將在此一一落地。

與君實生物加碼投資保持同步,一群浦東的“老朋友”最近也紛紛亮出自己的“新計劃”,布局新業務、開發新場景、發力新賽道……浦東新區全面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的關鍵一年,將以高水平改革開放為推動力,新動能有望在此加速迸發。

在新空間加碼新投資

君實生物和浦東的緣分是從一間不到300平方米的實驗室開始的。9年前,公司初創團隊從張江出發,逐步在國內以及海外設立了4個研發中心,又在上海臨港建立了大型抗體藥物生產基地。

去年,君實生物和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聯手,共同開發了中國最早加入全球抗疫的中和抗體藥物埃特司韋單抗(JS016)。中和抗體是有抗病毒活性的抗體,可以識別病毒表面蛋白。與疫苗通過誘導人體產生自發免疫力不同的是,中和抗體可直接用于阻斷新冠病毒對人體細胞的感染。

中科院微生物所利用成熟的單B細胞抗體篩選平臺,從康復患者血清中快速找到候選抗體,而君實生物負責利用獨立的產業化平臺,完成抗體表達、臨床前毒理研究、穩轉細胞株構建、工藝開發、產品質量研究、臨床樣品制備等環節以及后續的臨床開發和商業化。

JS016項目團隊只用短短4個月就完成了首例患者臨床試驗用藥,背后依靠的正是君實生物位于張江與臨港獨立自主的抗體藥物全生命周期研發與生產平臺。李寧向記者“解密”了這一研發速度:當抗體的體外功能測定工作緊鑼密鼓開展之時,下游的產業化開發同步啟動——上海臨港生產基地,總發酵能力達到3萬升。

從張江到臨港,“南北科創走廊”無疑成了君實加速創新的“寶地”。在李寧看來,浦東引領區不僅有完善的服務配套,日益提升的產業鏈上下游支持,還有海內外人才集聚后形成的有活力的創新創業氛圍,將在最大程度上保障研發和成果落地的速度和效率。

于是,君實生物作出了加碼投資的決定,全新的全球總部和全球研發中心建設項目位于張江高科技園區核心園的上海國際醫學園區內,前不久啟動建設。項目建成后,將覆蓋藥物新靶點研究、抗體發現與篩選優化研究、生產工藝放大與優化技術研究、新型生物技術研究4個業務板塊,為未來公司產品線的進一步豐富,加快成果轉化與商業化,創造強有力的保障條件。

整條“南北科創走廊”上,更多的創新故事即將上演。錨定戰略性新興產業,浦東新區提出,今年將加快打造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3個世界級產業集群,戰略性新興產業制造業產值占工業總產值比重保持在45%以上。而臨港新片區與張江高科技園區有望形成創新要素各具特色、科創資源聯動共享的發展格局,在產業規劃布局、優質資源共享等方面協同聯動,加快構建世界級、開放型、現代化產業體系。

“圍繞孵化-加速-產業化,助力‘南北科創走廊’戰略,形成張江培育集聚、臨港衍生升級的價值鏈演化新路徑。”張江臨港投資開發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將以張江科技港產業園為物業載體,打造總部型中試研發空間和先進制造產業化基地,豐富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多領域產研資源導入和合作,在服務延伸方面共推張江-臨港“軟實力能級”。

借新開放布局新業務

把所有類型的離岸轉手貿易全部轉回上海,這是海螺集團旗下國際貿易窗口企業——上海海螺建材作出的大膽決策。去年,該公司在浦東開展了9300萬美元的離岸貿易業務,同比增長151%。

長期駐扎在浦東的“老朋友”為何突然冒出了開拓新業務的想法。這背后是浦東借助引領區制度創新,全力打通離岸貿易業務全鏈條的攻堅突破。海螺建材董事長袁玲信心滿滿,今年將在浦東進一步擴大離岸貿易業務。

去年10月14日,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離岸通”平臺上線運作,該平臺已獲取境外17個國家的海關報關數據,并對接覆蓋約60%國際海運業務的船公司和30多個主要國際港口裝卸信息。借助于“離岸通”,銀行可以在企業無法提供正本提單或者完整物流憑證的情況下,通過國際貨物運輸信息、境外港口裝卸信息、境外海關報關信息等多方數據交叉比對,確定完整的境外物流鏈條。

在邁上全年進出口保持兩位數以上增長、總額超過2.3萬億元的高臺階之后,浦東正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生效為契機,爭取更多高水平開放舉措率先落地,全力培育離岸貿易、國際分撥等新業態。

“聚焦全方位高水平改革開放,推動實現典型案例突破與規模化應用并重。”臨港新片區發改處處長唐浩介紹,順應RCEP生效后的新發展形勢,今年將充分利用與浦東協同推進改革創新的重要機制,加強政策制度創新,推動形成更多原始創新突破;同步復制推廣試點經驗,推動更多創新實現規模化應用,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

在創新監管模式方面,臨港新片區所在的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將利用一體化信息平臺對接和融合各方數據資源,緊扣區內離岸貿易發展目標及實際需要,有序推進信息共享平臺建設。臨港新片區金貿處副處長湯鵬透露,目前臨港新片區正著手與上海自貿試驗區“離岸通”連接,逐步探索“負面清單+正面清單”相結合的管理模式,實施主體分類監管。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促進離岸貿易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的發布,有望促進離岸貿易產業進一步集聚。新政明確要進一步拓展政策覆蓋的業務種類和支持范圍,在積極探索適應離岸貿易創新發展稅制安排的同時,針對企業年營業收入超3億元、年度經濟貢獻超1000萬元,或對臨港新片區有重大貢獻的企業,按離岸貿易實際收匯額給予一定比例的專項獎勵,促進存量企業做大離岸貿易規模、拓展離岸貿易新業務,吸引更多頭部、重點貿易商落戶臨港新片區。

用新改革開拓新領域

最近,“雙總部”的落地透露出跨國公司蔡司對于浦東引領區的堅定信心,全新的中國區投資總部和中國區醫療投資總部都設在外高橋保稅區,統一協調蔡司在中國范圍內兩大板塊的資金調配與業務拓展,這標志著蔡司已把上海作為其在中國、亞太乃至全球戰略投資與發展的重心。

蔡司同樣是浦東的“老朋友”,從開發開放初期一家從事貿易為主的公司開始一路升級。此次落地的“雙總部”具有不同尋常的開拓性,分別聚焦于醫療行業與高科技產業,重點投資優勢行業中的新興領域。

以高水平改革開放為引領,整個上海自貿試驗區正全力推動全球營運商計劃,通過深入實施戰略服務,依托改革創新的制度優勢,助力企業面向全球、運作全球、配置全球,而蔡司正是該計劃的首批培育企業之一。

在全球營運商計劃工作專班的服務下,2021年,蔡司在中國完成營業收入72.9億元,同比增長24.8%;中國也首次超過美國和德國,成為蔡司的全球第一大市場。未來,保稅區管理局將通過戰略服務,助力蔡司等更多企業成為在細分領域內占據全球統籌領導地位、在全國乃至世界范圍內形成引領示范效應的全球營運“頭部”企業。

制度創新的護航可以激發出企業開拓新領域的活力。今年上海兩會現場,民建上海市委提交了《關于浦東引領區建設要強化競爭政策支撐的建議》的提案,提出要以強化競爭政策基礎地位為保障,推動改革系統集成、深化制度型開放成為浦東新區高水平發展當前和未來工作的重中之重。其中,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應當繼續深化改革,例如“一業一證”、辦理建筑許可、獲得水電氣、外企信貸等一系列新便利政策的落地實施,推進信用體系建設及打造政商信息溝通平臺等。

在臨港新片區,今年改革推進的力度將持續加碼。臨港新片區管委會制度創新與風險防控處處長吳群峰表示,將加快推進引領區實施方案450項重大任務中需要新片區牽頭推進、共同推進和協同落實的事項落地實施,“對風險較大的改革事項,爭取先在臨港新片區試點,待總結評估、條件成熟后,再向浦東新區其他區域復制推廣”。

浦東引領區的發展“藍圖”一一化為項目“施工圖”。在高水平改革開放上提升“領先度”,在高質量發展上跑出“加速度”,在高品質生活上增強“感受度”,在高效能治理上提高“有效度”——邁上全面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的新征程,浦東新區將接續奮斗,勇挑最重擔子、敢啃最硬骨頭,創造更大奇跡。

標簽: 浦東 打造 引領區 關鍵

   原標題:借新開放布局新業務 浦東全面打造引領區關鍵一年

>更多相關文章
    無相關信息
最近更新
www.bennys.cn 中國項目城網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 網站統計
Copyright© 2014-2017 中國項目城網(www.benny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2020036824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