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動態:第九屆上交會開幕 這些高科技值得打卡

發布時間:2023-06-16 09:44:22
編輯:
來源:央廣網
字體:

設置主題館、能源低碳技術、數字技術、生物醫藥、創新生態及服務五大展區,總展出面積達3.5萬平方米,參展企業近千家……6月15日,由商務部、科技部、國家知識產權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九屆中國(上海)國際技術進出口交易會正式啟幕。

各類機器人都在現場展示了什么樣的“科技與狠活”?參展企業在哪些領域突破了關鍵技術“卡脖子”難題?有什么高科技展品將在不久的將來影響你我的生活?央廣網記者帶你一同“打卡”!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6月15日,第九屆上交會正式開幕(央廣網發 主辦方供圖)

“上天下地”,科技力量引領行業突破

在本屆上交會的上??苿撧k展區,一臺國產電動垂直起降載人飛行器M1的1/2縮比模型機分外吸引眼球。

記者了解到,御風未來旗下的這款飛行器擁有20個旋翼的復合翼飛機,5座載人設計可高效飛行250公里,巡航速度達到每小時200公里。產品已于今年3月在上海下線,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地面測試,并將于近期實現首飛,相關的適航取證工作也在同步推進中。

國產電動垂直起降載人飛行器M1的1/2縮比模型機(央廣網發 受訪者供圖)

“前期我們不會進行載人飛行,會先在貨運、應急救援等領域里應用先導。所以這并不是一款‘超大號的無人機’,我們對標的功能和使用場景是直升機。”御風未來CEO謝陵向記者解釋說,“與直升機非常復雜的機械結構相比,我們的飛行器擁有更多的動力冗余,通過動力的分散,讓整個機械結構更加簡單,這樣的話大大降低了它的制造和維護的成本,也提高了安全性?!?/p>

謝陵表示,近些年,中國的新能源汽車供應鏈在全球范圍內極具優勢,尤其是電池、電機和電控三電技術?!拔覀兝米约簩娇瞻踩睦斫?,與中國本土供應商合作研發做出滿足航空安全需求的三電系統,讓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產業的核心供應鏈留在中國?!?/p>

據悉,首飛成功后,這款產品將成為我國首架自主研發、全國產化的2噸級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在電動系統、飛控系統、復合材料等三個核心環節全部實現國產化,完成中國企業在全球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賽道“全國產化”的里程碑式突破。在謝陵看來,通過電動化技術改造,我國和歐美國家在航空領域站到了同一起跑線,“這里就有了中國‘彎道超車’的機會”。

AI全自動植保機器人正在作業中(央廣網發 受訪者供圖)

除了關注“上天”,不少展品也聚焦于“下地”。直播機、插秧機、施肥打藥機、采摘機……一進入智能機器人展區,多臺紅白色相間的高顏值“大家伙”吸引了眾多參觀者駐足咨詢。

據了解,這些綜合農業人工智能機器人來自上海點甜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這家高新技術企業是國內首個集研發、科創、休閑為一體的現代化農業人工智能科創綜合體。為了更好實現從傳統農業走向數字化農業,點甜通過自主研發的SWEET OS,對智能機器人進行行走控制、作業操作、路徑規劃、三電系統等進行管理,實時掌控機器人運行狀況,并可實現WEB端和手機小程序端遠程控制進行作業管理。

“我們在上海設有5000平米研發中心和300畝試驗基地?!睋刮还ぷ魅藛T介紹,目前,AI機器人在旋耕、畦壟、播種、植保作業上可完全替代人工,全程僅需一名操作人員在電腦端或手機端操作即可,極大節省了人工。與此同時,機器操作更便捷,對農藥噴灑控制量更精準,除蟲頻次更高,在農業種植上形成了可復制可推廣的示范效應。

第九屆上交會現場(央廣網記者 唐奇云 攝)

同樣聚焦智慧農業領域,遨博(北京)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示的農業采摘機器人,則扮演著果蔬采摘工的角色。

“機器人做采摘,對它視覺技術的要求非常高?!卞鄄┥虾7止究偨浝韯⒓t姣舉例道,“比如要看果實的大小和成熟度,要識別是不是有樹葉的遮擋,甚至光線強度都是有一定要求的?!?/p>

據介紹,該款農業采摘機器人采用“手”“眼”“腳”“腦”復合型機器人系統,通過大數據監控果蔬成熟度,柔性摘取末端可根據不同品種果實進行采摘,充分體現協作機器人在柔性化應用場景的多領域拓展。劉紅姣表示,該款產品如今已經實現了小批量的生產,未來可能放眼全球的農業市場。

打破壟斷,醫療技術突破“卡脖子”難題

生物醫藥是上海市著力發展的三大先導產業之一,作為來自張江代表團的受邀企業,上海博動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將冠心病精準診療領域的中國原創“心”力量帶到了上交會的現場。

第九屆上交會現場(央廣網發 主辦方供圖)

博動醫療全國市場準入及政府事務部經理李啟航介紹道,企業展示的核心展品——定量血流分數檢測儀(QFR)是用于冠心病精準診斷的全球首創產品?!霸跊]有我們的產品之前,功能學診斷的傳統方式需要用一根壓力導絲通過動脈穿過冠脈病變處,才能得到測量數據。但是,一個壓力導絲要1萬多元,而且這相當于是‘有創’的檢查,再加上檢查時需要給患者打一種讓血管擴張的藥物,檢查過程其實是很難受的?!?/p>

李啟航告訴記者,除了節省檢查成本、優化檢查體驗等優勢,該產品更為醫生的臨床診療提供了有力支持:“我們這項技術會給到醫生患者冠脈功能情況的量化指標,這個值如果小于0.8的話,就代表著患者冠脈的狹窄已經造成了功能性的缺血、需要放支架或者用其他手段進一步干預。同時,QFR檢測也可以告訴醫生,放置支架的位置、長度、大小、以及怎么放,等于是將全部一整套的手術方案全部給到醫生?!?/p>

據了解,首次參展上交會的定量血流分數檢測儀突破了歐美的“卡脖子”技術,在國際上首創了基于介入影像的冠心病精準診斷和冠心病介入手術導航系統,成為國內首個進入歐美主要發達國家臨床應用的中國原創心血管計算冠脈功能學診斷產品。目前,此項技術已經在世界范圍內的1300多所醫院落地使用。

企業核心展品突破關鍵技術“卡脖子”難題(央廣網記者 唐奇云 攝)

而在創新生態及服務展區,同樣成功打破了國際品牌壟斷、突破關鍵技術“卡脖子”難題的,還有北京唯邁醫療設備有限公司展示的核心產品——醫用血管造影X射線機。

關于產品的使用方式和實際用途,唯邁醫療市場總監田威形象地比喻道:“比如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腦血管成像,它就像是一個‘地圖’,醫生可以把導管導絲、球囊等耗材當作駕駛中的汽車,沿著‘地圖’向左、向右、向上、向下前進,最終到達病灶,然后植入支架或進行治療,這就是血管機的用途?!?/p>

據了解,作為國產首臺獲得NMPA和歐盟CE雙重認證的產品,其通過5A自主算法等技術為臨床提供更具靈活性、智慧交互性、更低輻射且圖像更優越的設備選擇。

“過去血管機大多依賴進口,同檔次的產品售價是在1000到1500萬元。現在因為我們技術上的突破,在質量足以媲美國際品牌同類型產品的情況下,價格拉下來1/3到1/2。”田威驕傲地說,“不僅如此,我們還做了一些本土化的優化和創新。比如占地面積,從進口設備需要的50、60平米,到現在20多平米就可以搞定,歐美手術量不如我們國家,中國的這一臺設備可能從早到晚一直在使用,所以我們在安裝便利性、導管床操作、設備散熱和清潔等多個方面,都做了優化?!?/p>

標簽:

   原標題:全球動態:第九屆上交會開幕 這些高科技值得打卡

>更多相關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