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轉型金融簡單化、易操作、可落地,湖州發布五項創新成果_熱訊

發布時間:2023-07-03 21:58:51
編輯:
來源:第一財經
字體:

明確界定轉型活動是做好轉型金融改革的前提。


(資料圖片)

6月30日上午,湖州在北京舉辦轉型金融研討會,在國內率先發布轉型金融支持活動目錄2.0、重點行業轉型目標規劃指南、融資主體轉型方案編制大綱、公正轉型評估辦法等多項轉型金融改革成果,得到國家有關部委和金融業界的廣泛關注和肯定。

其中,針對企業轉型技術路徑規劃難的堵點,湖州地區遵循《G20轉型金融框架》對轉型活動和轉型投資界定標準的有關要求,以技術先進性、減排顯著性為原則,發布了全國首個區域性《轉型金融支持目錄》(下稱《目錄》),圍繞9大重點行業,規劃了100多項轉型技術或路徑。

《目錄》在路徑設計上兼顧了科學性和可操作性,在為企業指明未來技術變革方向的同時,降低了企業和金融機構使用《目錄》的難度。

中國金融學會綠金委主任、北京綠色金融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院長馬駿在主旨演講中指出,湖州是全國首個在地方政府層面推出相對完整的轉型金融體系的地區。特別是轉型金融支持活動目錄等成果是《G20轉型金融框架》在我國落地的具體實踐。通過以金融手段引導本地企業轉型升級,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對我國其他地市,特別是高碳行業比較密集的地區,有較好的示范引領作用。

讓轉型金融簡單化、易操作、可落地

紡織行業是湖州市長興縣的傳統支柱行業,整體來說,長興紡織企業數量龐大,包括小微和個體戶,全縣有接近1000家,其中小微企業占到了全部紡織企業的70%左右。

2020年,長興紡織行業碳排放強度3.05噸/萬元,高于全省平均(2.9噸/萬元),紡織行業作為高碳行業是“3060”碳達峰碳中和的重點轉型目標。

長興縣的情況又是湖州市助推傳統產業低碳轉型發展的一個縮影。湖州作為產業結構偏重的城市,盡管全市綠色發展指數連續多年位居浙江省前3位,但是碳強度依然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全市八大高耗能行業能耗占規上工業能耗的70.8%,但增加值僅占規上工業的37.7%。

這意味著,在“雙碳”目標背景下,如果傳統高耗能產業不轉型,新興產業招引培育也將會受限。

“湖州不僅要發展綠色產業,更要推進高碳行業的低碳轉型。在這一過程中,轉型金融可以為綠色低碳轉型提供專項配套的資金支持,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湖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辦公室主任劉一聞表示。

據統計,長興縣紡織產業轉型升級活動有大量資金需求,預測超過50億元,亟需金融支持。

不過,受多重因素影響,金融機構對傳統行業尤其是高耗能、高排放行業,授信政策總體上較為審慎,貸款規模總量控制甚至有所壓降。

劉一聞指出,對高碳企業而言,盡管有較強的轉型需求,但普遍缺乏長期的低碳發展戰略規劃能力,往往不清楚如何制定轉型方案,包括明確清晰的轉型目標和轉型路徑、開展碳排放信息披露等。

“我們開展轉型金融改革,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發揮政府部門、金融機構和研究智庫的合力,共同構建一整套制度標準體系,在轉型活動識別、轉型方案制定、金融政策支持、碳核算基礎設施建設、轉型信息披露等方面做好配套保障,使轉型金融這項系統工程簡單化、易操作、可落地,為金融機構應用和復制推廣提供經驗借鑒。”劉一聞強調。

2022年1月,湖州出臺全國首個地方轉型金融發展路線圖,同步推出2022年版轉型金融支持目錄。《目錄》則是在前期應用和實踐的基礎上,進行了持續完善。

比如,在轉型指引目標確定上,做到科學性與適用性相結合,設置了細分行業低碳轉型基準值和目標值;在轉型技術路徑設計上,做到通用性與差異化相結合;在行業選擇上,因地制宜選擇了紡織、造紙、化工、有色金屬等8大傳統重點行業和電線電纜1個中類行業,并進一步擴展為37項細分行業。

長興農商銀行董事長邱全民表示,該行參與編制并形成了《紡織行業轉型金融支持經濟活動目錄》,確立紡織行業轉型金融支持范圍。同時開展碳效平臺迭代升級,平臺升級后,可高效、全量獲取企業能耗、碳排放等數據,優化碳效等級測算模型。

依托行業標準和企業碳效平臺,長興農商銀行于2023年5月面向符合《紡織行業轉型金融支持經濟活動目錄》轉型路徑的企業創新推出“紡織轉型貸”貸款產品。短短一個月的時間,長興農商銀行已發放“紡織轉型貸”11戶,金額16385萬元。

湖州發布五項轉型金融系列創新成果

“沒有目錄的情況下,企業要轉型,到底哪些轉型是被權威的機構認可?企業不知道,要花很多時間和精力。另外,企業必須有一個總體轉型的方案,不能做一個減碳項目,同時又干了10個項目是更高碳的,這是‘假轉型’。”馬駿強調。

在馬駿看來,對企業、銀行而言,《目錄》大大降低了企業對合格轉型活動的識別成本。同時,也可以降低假轉型的風險。“現在有了目錄,一目了然,都有哪些路徑,你(企業)在里面挑就行了。”

轉型金融可以為經濟綠色低碳轉型提供合理必要的金融支持,是綠色金融的發展和延伸。作為全國首批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自2021年以來,湖州市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管總局有關部署要求,積極開展轉型金融改革先行先試,推進《G20轉型金融框架》落地實踐,取得多項首創性試點成果。

具體而言,針對轉型活動認定難、企業轉型技術路徑規劃難的堵點,發布《轉型金融支持活動目錄》,綜合采用“白名單”與“技術中立”原則,圍繞全市“8+1”類重點高碳行業,規劃106項轉型技術或路徑,為企業指明未來低碳轉型技術方向。

《重點行業轉型目標規劃指南》則針對企業轉型目標設置不清晰的難點,依據工業領域“碳達峰”行動方案,制定區域性轉型目標規劃指南,引導規上企業設置優于行業指引目標的短、中、長期轉型目標,防止“假轉型”風險。

《融資主體轉型方案編制大綱》針對企業轉型方案制定難的痛點,通過制定轉型方案編制大綱,為企業制定科學可信的轉型方案提供標準化模板,為金融機構開發轉型金融產品提供參照依據。

《融資主體公正轉型評估辦法》為保證轉型活動社會公正性,采用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方式,設置員工穩定性、供應鏈韌性、ESG表現等多項評估指標,引導融資主體評估、披露并采取措施緩解轉型活動可能帶來的社會影響。

《銀行信貸碳排放計量方法指南》是針對企業和金融機構碳核算能力不足的短板,制定銀行信貸碳排放計量地方標準,規范銀行業金融機構碳排放測算方式與要求,精準測算信貸碳足跡,促進綠色信貸資金精準投放。

據了解,下一步,湖州將進一步推動《目錄》的落地應用,特別是在紡織化纖等重點行業開展先行先試,助力經濟社會低碳轉型共富發展。

標簽:

   原標題:讓轉型金融簡單化、易操作、可落地,湖州發布五項創新成果_熱訊

>更多相關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