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獎勵百姓踴躍 法國二手市場日漸繁榮-世界快消息

發布時間:2023-09-04 15:28:06
編輯: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字體:

光明日報駐巴黎記者 何農

在巴黎街頭經??梢砸姷绞盎恼?,通俗地說就是撿破爛的。他們中有女人也有男人,很多都衣著整齊干凈甚至衣冠楚楚、舉止文雅,拉著一個購物用的雙輪車,在街頭的垃圾箱中翻找。這些垃圾箱屬于附近樓的居民。一周一次或兩次,這些一米多高、半米見方的綠色垃圾箱就要被推上街頭,由政府雇傭的收垃圾工人把垃圾裝車運走。在這些垃圾箱被從居民樓里推出來到垃圾裝車運走之前的這段時間內,就是拾荒者貼補家用,甚至以此為生的關鍵時段。他們揀出來的東西絕大部分不是為了自用,而是為了去二手市場上拋售。另外,法國各地均規定家具家電等大件廢棄物品必須要事先申報才能丟棄。居民申請辦理丟棄手續并把大件廢棄物品放到指定地點之后,它們也會成為拾荒者趨之若鶩的目標。

在法國乃至整個西歐,各國各級政府都有完整的二手市場系統。任何人都可以在交納管理費的前提下,在每周一次至數次的二手市場上拋售不違法的東西,無論來源如何。這是成千上萬歐洲人賴以生存、取得收入的渠道之一,也培養了一個龐大的二手市場。現在有了網絡銷售當然就更方便了。這是現代社會常見的搬家、老人去世、子女分家、夫妻離異等情況下,遺留家具、衣物、生活用品等的主要處理手段。某些人眼中的“垃圾”,比如過時的衣物、需要更新換代的家電家具、沒有興趣翻開的書籍、不再看得上眼的工藝品、已經不時髦但仍然可以使用的電子科技產品等,尤其是因為孩子長大而不再需要的兒童玩具和用品,都有可能成為別人的“心頭之好”乃至謀生手段。


(資料圖片)

這些市場也成為許多古董收藏者、舊物愛好者的天堂。在巴黎市郊一個高檔住宅區聚集的小鎮上,曾經有人在居民樓門口的垃圾中發現了一具埃及木乃伊,并被專家鑒定為真正的古董。“垃圾”因此變成了鎮上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網絡的興起為淘寶者和銷售者的線上交易提供了巨大便利。有媒體報道,疫情期間,一對本來從事營銷工作的年輕夫妻失業了。某次,他們在街上撿了一張桌子,回家稍微加工清洗了一下后又在網上出售。自此,他們開始在這個自己開發的二手市場上發揮他們市場營銷和產品管理的本職專長。把這當作全職工作之后,兩人自然不能局限于上街撿“垃圾”,他們到處搜羅舊貨,經過加工清洗修理后在網上出售。兩年多以來,他們在網上積累了26000多名客戶,這成為這對失業夫妻新的養家糊口乃至致富之道。

據專業機構統計,全球每年約生產880億件成衣,法國2022年有33億件衣服、鞋子和家用紡織品投放至市場。另一個觸目驚心的數字是,法國人平均每件衣服只穿7次,每年會扔掉70萬噸衣服。就全球而言,環保人士認為有證據表明,時尚業包括紡織行業是僅次于石油產業的第二大污染行業。

法國政府宣布,將于今年10月推出針對紡織品的“修修補補獎金”計劃,鼓勵消費者以修補衣服或鞋子替代購買新產品。2023年至2028年期間,政府將提供1.54億歐元的資金向已遍布巴黎街頭的縫補店、修鞋店等直接提供資助。例如,重做鞋跟的獎金大約是7歐元,修補衣服襯里的獎金大約是10歐元到25歐元。政府希望以此來鼓勵消費者“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同時更為從業者提供直接的財務幫助,并希望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對法國普通消費者而言,由于節約和環保意識的覺醒,再加上通貨膨脹的影響,縫縫補補和去商店乃至二手市場買舊貨不再是難為情的事情。有專家研究認為,一半以上的法國人能夠接受甚至經常光顧二手市場。數據顯示,法國2022年二手市場的總體營業額已超過70億歐元。二手時尚產品市場增長顯著,從2018年的10億歐元增長至2022年的超過60億歐元,其中二手紡織品市場約11.6億歐元。從全球來看,2022年全球二手時裝市場規模達1770億美元,預計到2027年將幾乎翻倍達3500億美元。

法國導演阿涅斯·瓦爾達拍攝的紀錄片《拾荒者》曾獲得第十三屆歐洲電影節最佳紀錄片獎。她本人就是一個經常光顧二手市場、家里也擺滿舊物的老物件愛好者。20多年過去,在法國,拾荒、二手貨、縫縫補補等生活方式正在逐漸成為流行趨勢,而其中所體現的勤儉節約、廢物利用、減少浪費、增加回收等環保觀念也正在逐漸深入人心。

(光明日報巴黎9月2日電)

《光明日報》(2023年09月03日08版)

標簽: 巴黎

   原標題:政府獎勵百姓踴躍 法國二手市場日漸繁榮-世界快消息

>更多相關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