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購越演越烈 最貴新股納芯微慘變A股史上“棄購王”

發布時間:2022-04-19 09:31:29
編輯:
來源:重慶商報
字體:

近期A股新股持續破發,打新生態發生巨變,棄購現象也越演越烈。

4月17日晚,科創板新股納芯微公布發行結果:本次發行股數2526.6萬股,網上投資者放棄認購數量338.15萬股,棄購股數占本次發行總量比例13.38%,棄購金額7.78億元。

為何中簽納芯微的網上投資者會如此大規模地放棄繳款?業內人士表示,在近期高難度的打新環境下,“30cm”大面積頻現,高價發行或許就成為諸多投資者對納芯微望而卻步的原因之一。

今年最貴新股

7.78億元遭中簽者棄購

納芯微電子是國內高性能高可靠性模擬及混合信號芯片設計公司。自2013年成立以來,專注于圍繞各個應用場景進行產品開發,由傳感器信號調理ASIC芯片出發,向前后端拓展了集成式傳感器芯片、隔離與接口芯片、驅動與采樣芯片,形成了信號感知、系統互聯與功率驅動的產品布局。

在上市發行結果公告披露前,納芯微就已經備受市場的關注,納芯微是以今年新股“超募王”的身份吸引了市場的目光。因為以納芯微230元的發行價計算,公司的募資總金額將高達58.11億元,相較于7.5億元的擬募資額,超募了50.61億元,納芯微由此成為2022年以來超募額最高的新股,并且超越禾邁股份,躍居科創板新股超募第二位,僅次于中芯國際。

公告顯示,納芯微本次發行最終戰略配售數量為246.0889萬股,占本次發行總數量的9.74%。回撥機制啟動后,網下最終發行數量為1408.1611萬股,占扣除最終戰略配售數量后發行數量的61.75%;網上最終發行數量為872.35萬股,占扣除最終戰略配售數量后發行數量的38.25%?;負軝C制啟動后,網上發行最終中簽率為0.04218750%。

認購情況顯示,網下投資者全額認購,而網上投資者放棄認購數量338.1527萬股,棄購金額約7.78億元。值得注意的是,按照比例計算,網上投資者棄購比例近四成。據悉,網下和網上投資者放棄認購的股份全部由保薦機構(主承銷商)也就是光大證券包銷。

不到10天反轉

“超募王”慘變“棄購王”

不到10天的時間,納芯微再次被市場熱議,畫風卻有了極大轉變。發行結果公告披露后,納芯微從此前的“超募王”又變為A股歷史上的“棄購王”。

此前,A股棄購金額最高的是中國移動,遭投資者棄購金額約為7.56億元;棄購比例最高的則是中國交建,為11.05%。不難看出,無論是棄購金額還是棄購比例,納芯微均刷新A股紀錄。

在納芯微發行之前,年內發行價最高新股是華秦科技,該公司首發價格為189.5元/股,年內發行價格在百元以上的還有騰遠鈷業、翱捷科技、東微半導、三元生物4股。

放在整個A股市場來看,納芯微的發行價格位居第五位,僅次于禾邁股份、義翹神州、石頭科技、福昕軟件,上述4股發行價分別為557.8元/股、292.92元/股、271.12元/股、238.53元/股。

除了發行價格高之外,納芯微發行市盈率為107.48倍,也高于行業平均市盈率。據納芯微介紹,按照證監會《上市公司行業分類指引》(2012年修訂),公司所屬行業為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I65),截至2022年4月7日,中證指數有限公司發布的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I65)最近一個月平均靜態市盈率為50.67倍。

今年待上市的公司中,峰岹科技和拓荊科技的網上投資者棄購比例較高,分別為7.91%、4.86%。杰創智能、英集芯、歐圣電氣的棄購比例則均在1%以上,分別為1.5%、1.09%、1%。已有發行結果的其他公司棄購比例則在1%以下。

棄購警鐘敲響

芯片行業穩賺不賠難繼續

除資本大環境外,納芯微招股書中所顯示的業務表現也引起了一定的爭議。

納芯微主營業務產品可分為信號感知芯片、隔離與接口芯片、驅動與采樣芯片和定制服務四類,公司2021年上半年盈利成績尚可,營收和歸母凈利潤都超過了2020年全年。但其毛利率和研發費用率卻呈波動下滑趨勢,且主營產品隔離與接口芯片,在原材料漲價的情況下,售價反而呈逐漸走低的趨勢。說明其產品技術含量、經營過程中的議價能力都有不足之處。不過,業務表現對此次棄購影響不大。因招股書在打新很久前便已披露,如果投資者因這些基本面資料看低納芯微走勢,大概率不會進行申購。從業務和技術的角度看,納新微作為國內隔離芯片細分行業的領軍企業,近幾年發展迅速,市場反饋理應是好的。

其實在芯片行業,今年遭棄購的企業不只是納芯微。

被稱作“基帶芯片第一股”的翱捷科技,上市前備受資本關注,IPO定價164.54元/股,但上市首日大跌33.75%,網上投資者棄購1.75億元;射頻前端龍頭唯捷創芯登陸科創板首日下跌36.04%,網上投資者棄購104.64萬股。

新股破發,對于芯片市場來說,存在有利的一面。此前,一些大機構會在芯片公司上市前入股,抬高公司估值,依靠新股“穩賺不賠”的機制“撈錢”。納芯微在IPO受理以來連續進行了兩次增資、6次股轉,包括華為哈勃、小米長江在內的大機構都突擊入股。對于芯片行業來說,二級市場的反饋會倒逼一級市場的融資節奏與IPO前估值逐漸回歸至正常、理性的水平。

縱深

上市新股接連破發

打新大軍正在撤退

無論是新股申購投資者數量下降,還是新股棄購規模上升,可能都與近期注冊制新股的破發有關。

4月12日,科創板新股唯捷創芯-U上市,開盤下跌30.93%,收盤跌幅36.04%,刷新今年上市首日破發紀錄。4月15日,科創板安達智能上市,開盤股價競價低開14.12%,截至收盤跌23.25%,跌幅較大。此外,軍信股份、海創藥業-U、冠龍節能、普源精電-U等多只近期上市的新股也出現破發現象。

分析人士指出,近期新股市場表現較差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市場接連下跌影響市場情緒,創業板指和科創50指數跌幅較大;部分新股業績一般且發行市盈率偏高;新股上市后賺錢效應減弱,參與新股炒作的資金趨謹慎。

開源證券研究指出,2021年9月18日詢價新規的出臺重塑了注冊制板塊網下打新格局。新規推動了新股定價中樞的上移,導致了打新收益的大幅下滑。但在市場化的調節之下,新股定價提高帶來了募資總額的上升,打新賬戶數減少、入圍率下降帶來了中簽率的提升。疊加破發出現后打新投資者報價逐步走向均衡,新規落地后的打新收益將逐步企穩回暖。

從科創板新股申購戶數趨勢來看,去年下半年新股出現一波“破發潮”后,科創板打新人數由600萬戶左右減少至500萬戶左右。近期隨著新股“破發潮”再現,科創板打新熱情驟然降溫,打新人數由年初的500萬戶左右減少至目前的320萬戶,近200萬科創板投資者放棄打新。

創業板也發生了類似情況。去年下半年新股“破發潮”背景下,創業板新股申購戶數由1500萬余戶直接減少至1400萬戶左右,到今年年初減少至1300萬戶左右,而近期新股“破發潮”再現,創業板新股申購的投資者也驟然下降,最低逼近1000萬關口。

鏈接

今年新上市99只股

90只股遭棄購

在今年以來上市的99家公司中,有90只個股遭到網上投資者棄購,其中20只個股棄購比例在1%以上,占比為22%。

分別于4月12日和4月8日上市的海創藥業、普源精電網上投資者棄購比例較高,分別為3.24%、3.15%;唯捷創芯(4月12日上市)、翱捷科技(1月14日上市)、首藥控股(3月23日上市)、東微半導(2月10日上市)、安達智能(4月15日上市)5家公司的網上投資者棄購比例超過2%。另有13家公司網上投資者棄購比例超過1%。

今年新上市99只股

57只股破發

截至4月18日,2022年共99只新股上市,其中有57只破發,破發率約57.6%。4月份上市的13只新股中,有11只破發,破發率84.6%。上周(4月11日至4月15日),共8只新股上市,除北交所新股七豐精工之外,其余7只創業板、科創板新股全部破發,假設中簽這7只新股的投資者都在上市首日的最高點賣出,平均每簽也要虧損超過355元。并且,從2021年4月19日算起,近一年的時間中上市首日較發行價跌幅最大的2只新股均出現在最近一個月,分別是4月8日上市的普源精電和4月12日上市的唯捷創芯,上市首日較發行價跌幅分別為34.66%、36.04%。

標簽: 棄購越演越烈 最貴新股 納芯微棄購 芯片行業

   原標題:棄購越演越烈 最貴新股納芯微慘變A股史上“棄購王”

>更多相關文章
最近更新
www.bennys.cn 中國項目城網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 網站統計
Copyright© 2014-2017 中國項目城網(www.benny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2020036824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