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檢測機構造假核酸結果 涉嫌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等

發布時間:2022-06-01 08:22:19
編輯:
來源:金融投資報
字體:

5月28日,核酸檢測機構北京中同藍博醫學檢驗實驗室在核酸檢測過程中涉嫌違法犯罪被立案偵查。這是近一周以來第三起核酸檢測機構違法案件。金融投資者報記者注意到,被查處的三家核酸檢測機構中,有兩家檢測機構與多家上市公司有關。專家表示,偷工減料從來都不是第三方檢測機構盈利之法,隨著競爭的愈發激烈,向上下游技術方向探索延伸、努力創新才是可行之計。

3家機構被查處

此前,北京市房山區政府網站發布了一條行政處罰信息,因原始檢測數據明顯少于樣本檢測數量,對北京樸石醫學檢驗實驗室進行查處。5月21日下午,北京市公安局在其官方微博通報稱,對北京樸石醫學檢驗實驗室相關問題進行通報,警方以涉嫌妨害傳染病防治罪立案偵查,目前已對6人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一周后,北京金準醫學檢驗實驗室在核酸檢測中發現違法行為。北京警方勘查后發現,自今年4月25日以來,該實驗室為牟取非法經濟利益,違規將多區采集的“5混1”、“10混1”核酸樣本,采用多管混檢的方式進行檢測,人為稀釋樣本,影響檢測結果準確性,北京警方以涉嫌妨害傳染病防治罪對其進行檢查。

一天后,北京中同藍博醫學檢驗實驗室因嚴重違反新冠病毒檢驗操作規范,在明知超量混檢可能導致檢測結果失準的情況下,仍然采取多管混檢的方法進行檢測,以涉嫌妨害傳染病防治罪被查處。值得注意的是,北京中同藍博醫學檢驗實驗室在成都、武漢、合肥三地亦有分公司。北京中同藍博醫學檢驗實驗室被曝核酸檢測違規后,合肥市立即暫停了其在合肥的檢測服務,目前尚未恢復其核酸檢測資格。

上述三家核酸檢測機構違反了哪些法律,將會面臨怎樣的處罰?對此,金融投資報記者采訪了北京德恒律師事務所律師龔嘉璇。

龔嘉璇表示,核酸檢測機構造假核酸結果,涉嫌三個違法行為:一是涉嫌妨害傳染病防治罪;二是涉嫌提供虛假證明罪/出具證明文件重大失實罪;三是涉嫌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如果沒有證據證明“假陽性”報告是核酸檢測機構故意出具,是實驗室環境污染、檢測人員操作不規范等原因造成,也可依據刑法第二百二十九條第三款出具證明文件重大失實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目前,上述三家核酸檢驗機構均被立案調查,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依法吊銷其營業執照,公司實控人及法人也被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面對核酸檢測機構出現的違法行為,北京市衛健委在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已對全市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集體約談,未來將開展全市核酸檢測機構駐場檢查,聚焦標本“采得到”、“不變質”、“測得準”三大環節,對采送檢報全流程嚴格管理。

兩家與上市公司相關

金融投資報記者注意到,此番被查處的三家檢測機構中,北京金準醫學檢驗實驗室和北京中同藍博醫學檢驗實驗室,與多家上市公司有關。

北京金準醫學檢驗實驗室成立于2019年5月28日,注冊資本1000萬人民幣,法定代表人王學剛,經營范圍包括醫學檢驗科醫療服務、零售第三類醫療器械等。資料顯示,王學剛為上市公司百普賽斯(301080.SZ)董事。北京金準醫學檢驗實驗室被查后,百普賽斯董秘辦相關人員曾對媒體表示,王學剛是公司外部董事,不參與公司日常生產經營,該事件對公司財務與生產經營沒有影響。對于是否解任,需要先核實該事件是否屬實以及后續影響,再對該事件進行綜合評估。

王學剛與另一家上市公司華大基因(300676.SZ)也有淵源。百普賽斯財報披露,王學剛曾于1997年7月至2001年8月,任職于北京華大基因研究中心1%人類基因組計劃研究院,2009年10月至2015年3月,擔任深圳華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

北京中同藍博醫學檢驗實驗室隸屬于北京中同藍博醫學檢驗實驗室有限公司。公開資料顯示,中同藍博系集臨床檢驗服務、臨床實驗、科研與開發為一體的醫學實體。企查查顯示,北京中同藍博醫學檢驗實驗室有限公司系港股上市公司中國同輻(01763.HK)全資子公司,于2007年3月成立。中國同輻由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及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共同出資,以原中國同位素有限公司為平臺搭建的中核集團核技術應用產業專業化公司,法定代表人為張火兵。

創新發展才是硬道理

新冠檢測使得第三方醫療檢測公司快速增長。天眼查顯示,我國目前有超3400家狀態為在業、存續、遷入、遷出的企業經營范圍含“檢測試劑”。中新經緯曾報道,我國核酸檢測市場規模已超100億元。截至目前,“北上廣深”核酸服務機構總計超過160家,注冊資本平均值至少1000萬元。

海南博鰲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鄧之東表示,隨著疫情防控穩步推行,新冠病毒檢測企業要謀求進一步發展,可以在壯大檢測業務基礎上,考慮向上下游技術方向探索延伸,設計開發新產品,增加新的盈利點,保持可持續性盈利。

“對于采用偷工減料方式獲取蠅頭小利的行為,應該堅決杜絕,這不應該也不可能成為第三方檢測機構的盈利增長點。”龔嘉璇表示,在核酸檢測過程中,如果因醫療技術的局限性而導致一定范圍的誤診,公眾可以理解;但對于人為因素的作假和糊弄,則逾越了職業道德底線和法律紅線。

近年來,第三方檢測機構的服務觸角延伸到一些醫療領域,為公眾提供了更多專業、便利的服務,這是醫療改革實踐的樣本,是政府購買社會服務的創新。“在這一背景下,政府職能部門須加強對第三方檢測機構的監管,有針對性地引導這一行業規范發展。第三方檢測機構必須珍視來自社會和公眾的信任,增強責任意識,恪守道德和法律底線,以過硬的檢測能力和水平贏得市場和未來。”龔嘉璇說。

標簽: 第三方檢測機構 涉嫌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別動歪腦筋 努力創新才是可行之計 涉嫌妨害傳染病防治罪

   原標題:核酸檢測機構造假核酸結果 涉嫌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等

>更多相關文章
最近更新
www.bennys.cn 中國項目城網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 網站統計
Copyright© 2014-2017 中國項目城網(www.benny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2020036824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