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頭石門風景區好玩么?石門風景區內有哪些景觀?

發布時間:2023-05-25 15:17:59
編輯:
來源:路途網
字體:

包頭石門風景區好玩么?

石門風景區,國家AAA級景區,原名昆都侖水庫風景區,位于內蒙古自治區最大城市包頭市西北十公里陰山山脈大青山與烏拉山相接的峽谷中。因流經景區的昆都侖河古稱“石門水”而得名,“石門水”因溝口兩山對峙如門而得名。

石門風景區內的昆都侖水庫建于一九五八年,庫容7850萬立方米,長達469米的攔河大壩橫亙峽谷中,截斷石門之水,高峽出平湖,是融防洪、供水、水保、旅游于一體的綜合性水利工程。水庫建成運行四十多年來共攔截洪水100多次,完成工農業供水近9億噸,為包頭市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

因筑壩掘土而成的雁棲湖,楊柳環合,桃花臥波,明凈而秀麗,每年秋冬都有百余只鴻雁棲息,“秋風裊裊夕陽紅,晚煙濃,暮云重,萬迭蒼山,山中叫棲鴻”。 紅線山峰巒聳峙,多巨石,如神龜望日,如駝峰對出,流嵐飄靄,纏峰繞頂,南觀鹿城,北瞰石門,萬千氣象,盡收眼底。山脊古長城逶迤,綿延數里,土石混筑,系修建于戰國時代。昆都侖河東岸臥佛寺,藍墻黃瓦,雕梁畫棟,莊嚴肅穆,殿內臥佛,緬玉雕琢,質地細膩如脂,刻工精細,細目大耳,氣度非凡。逢水庫泄洪,洶涌的洪水噴薄而出,十萬軍聲動地來,氣勢磅礴,蔚為壯觀。更兼昆都侖河古稱“中道”,南接秦直道可達咸陽,北出陰山可通大漠,是陰山南北各民族經濟文化交流的通衢,最早見于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河(黃河)水又東流,石門水南注之,水出石門山”。曾發生過“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秦蒙恬北筑長城”、“漢武帝北巡單于臺”、“昭君出塞和親”等重大歷史事件,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石門風景區內有哪些景觀?

包頭市石門風景區劃分為瀏覽區、度假別墅區、東山景觀區、洲島文化區四部分,擁有古跡建筑類和生物景觀類兩大旅游資源,是包頭市和錫林浩特市周邊最著名的自然風光區之一。其中趙長城遺址無疑是代表性景觀。

荒古自然的石門景區,有著泰山的巍峨,黃山的秀麗,嵩山的挺拔,華山的險峻。景區內主要景點有八里溝大瀑布、太行山獼猴保護區、三龕、三潭、石門湖、老爺頂、西蓮寺等景點。這里薈萃了太行山水之精華,集奇、險、峻、秀、幽于一谷,園林專家稱此為“亞洲一絕”。

石門風景區區面積16平方公里,群山連綿,峰巒聳峙;水波浩淼,水鳥翔集;攔河大壩橫亙,截斷石門之水,溢洪道閘門高聳,護佑鹿城安寧;紅線山下古長城逶迤,南山石上巨字爭輝;雁棲湖楊柳環合,綠樹林百鳥爭鳴,天空蔚藍,空氣清新,是一處優越的游覽觀光和休閑度假目的地。

石門風景區內有趙長城遺址、雁棲湖、攔河大壩、泄洪洞、溢洪道、翠屏山、陜北民俗村、小木屋度假村、蒙古包群等.石門——昆都侖水庫,位于包頭西北約15公里的昆都侖河峽谷中,得名是因兩岸山峰高聳夾峙,中間流水,若門洞開,名曰:石門。昆都侖河古稱石門水,河道寬闊平坦,南經秦直道可達咸陽,北出陰山可達大漠,史稱中道,是陰山南北各民族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交流的通道,石門正處于這一條要道的咽喉,是兵家必爭之地。

標簽: 石門風景區 石門風景區的介紹 石門風

   原標題:包頭石門風景區好玩么?石門風景區內有哪些景觀?

>更多相關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