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熱聞】捐款可以抵稅嗎?怎么做減稅效果最好?

發布時間:2023-06-19 10:11:34
編輯:
來源:中投網
字體:

怎么捐才能扣?

個人通過國內公益社會團體、縣級以上政府及其部門對教育、扶貧扶貧等慈善事業的捐贈,可以按照規定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境內公益社會團體是指按照規定取得公益捐贈稅前扣除資格的社會團體;

個人捐贈時,應取得相關捐贈票據,留存備查,歸檔時提交給《個人所得稅公益慈善事業捐贈扣除明細表》。

小編提醒:捐贈對象必須是公益項目,宗教信仰等非公益活動不能扣除;個人直接向受贈人或者境外社會團體的捐贈不能抵扣。

怎么扣?

納稅人在計算稅款時,應當以扣除捐贈金額30%或者全額后的余額作為應納稅所得額,按照適用的稅率和公式計算應納稅額。

[舉個例子]

小明同志為個人居民,2019年小明綜合收入(僅假設工資項目)應納稅所得額為40萬元。

12月,小明購買的一張彩票中了50萬元。發完獎金后,他向一個縣政府捐贈了10萬元的公益捐款。

2019年小明主要有兩個收入項目:1。工資、薪金所得;2.意外收入。小明捐款費用應該怎么扣除?

1.從工資中扣除

公益捐贈扣除限額=40萬* 30%=12萬元,小明實際捐贈金額為10萬元,不超過限額。計算年應納稅額=(40-10萬)* 20%-16920元=43080元。

如果小明不從綜合收益中扣除捐贈費用,2019年綜合收益應納稅額為40萬* 25%-31920元=68080元。所以從綜合收益中扣除捐贈費用后,少繳稅25000元。

2.從意外收入中扣除

意外收入按20%的比例稅率征收,不扣除任何費用。因此,扣除公益捐贈支出前的應納稅所得額為50萬元,扣除公益捐贈支出的最高金額=50萬* 30%=15萬元,不超過限額。應繳納意外所得稅為(50-10萬)* 20%=8萬元。

捐贈費用不從分類收入中扣除,意外收入的稅額為50萬* 20%=10萬。所以分類所得扣除捐贈費用后,少繳稅2萬元。

3.敲黑板

分類所得稅率為20%,綜合所得稅率不同,還有限額抵扣的問題。從以上栗子可以看出,扣除分類收入并不能減少個人捐贈支出;從綜合收益中扣除可以降低稅率。

所以!小編建議,如果綜合收入扣除個人捐贈后的適用稅率低于20%,選擇從分類收入中扣除;如果綜合收益扣除個人捐贈后的適用稅率大于20%,選擇從綜合收益中扣除。但是需要衡量才能知道哪些扣分項目和順序最好!

特殊規定——全額扣除

通過非營利社會組織和國家機關向下列機構和單位進行公益捐贈的個人,可以全額扣除:

1)地震災區;

2)教育;

3)紅十字事業;

4)公益青少年活動場所;

5)合格的基金會;

6)福利、非營利老年服務機構,如養老院養老醫院)、老年服務中心等。

總之,個人捐款時,識別國內社會組織和國家機關,并注意30%捐贈限額。

標簽: 捐款抵稅 捐款可以抵稅嗎 怎么做減稅

   原標題:【當前熱聞】捐款可以抵稅嗎?怎么做減稅效果最好?

>更多相關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