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征信機構不達標不發牌 強化個人信息保護

發布時間:2017-05-02 14:58:33
編輯:
來源:經濟日報
字體:

個人征信不是一個資本逐利的新領域,而是一個專業性強、監管和合規性要求比較高的行業。在個人征信業務活動中要注重把握獨立性原則、公正性原則和個人信息隱私權益保護原則。以中國人民銀行個人征信系統為基礎,各類市場化個人征信機構為補充的征信服務組織體系,將是我國未來較長一段時期內個人征信服務市場的基本格局。

自2015年1月份中國人民銀行下發《關于做好個人征信業務準備工作的通知》,同意8家社會機構開展個人征信業務以來,至今已兩年多了,但個人征信牌照仍未下發。中國人民銀行征信局局長萬存知日前表示,這8家機構目前沒有一家合格。

針對我國個人征信市場的發展,業內專家呼吁,應建立中國的個人數據保護制度,從頂層設計著手,強化個人數據保護相關立法和相關監管,夯實征信市場發展的基礎。

數據割裂難以公正

“在達不到監管標準情況下不能把牌照發出去。”萬存知強調。

此前,首批開展個人征信業務準備工作的共8家機構,包括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騰訊征信有限公司、深圳前海征信中心股份有限公司、鵬元征信有限公司、中誠信征信有限公司、中智誠征信有限公司、拉卡拉信用管理有限公司和北京華道征信有限公司。

“大家望眼欲穿,為什么到現在還沒有發牌照。”萬存知表示,主要有三個“沒想到”:

第一個沒想到是,8家機構準備開展個人征信業務后,很快就開始了互聯網金融整頓。在互聯網金融業態不穩定的情況下,在這個領域征信業務怎么做還需要研究;第二個是,社會公眾對個人信息保護的意識空前高漲,對8家機構要求更高;第三個是,8家機構實際開業準備的情況離市場需求和監管要求差距較大。

央行副行長陳雨露此前強調,在個人征信業務活動中要注重把握三方面的原則,包括第三方征信的獨立性原則、征信活動中的公正性原則和個人信息隱私權益保護原則。

具體來看,這8家機構并不符合這三條原則。從獨立性看,這8家機構各自依托某一個企業或者企業集團發起創建,在業務或者公司治理結構上不具備或者不具有第三方征信獨立性,存在比較嚴重的利益沖突;從公正性和個人信息隱私保護來看,8家機構對征信的基本理念和基本規則了解不夠且不太遵守,在沒有以信用登記為基礎、數據極為有限的情況下,根據各自掌握的有限信息開展不同形式的信用評分并對外使用,存在信息誤采誤用問題。萬存知表示,每一家機構都想追求依托互聯網形成自己的業務閉環,這樣在客觀上就分割了市場信息,每一家的信息覆蓋范圍都受到限制,信息不廣、不全面,帶來產品有效性不足。

那么,個人征信牌照什么時候能夠發出來?萬存知強調,這取決于基礎工作的進度和質量。“一些基礎工作、研究要做透,措施要穩妥,還要與各個方面開展深入細致的協調,對于符合審慎監管條件的個人征信申請機構,人民銀行將積極穩妥地盡快推進個人征信牌照發放工作。”

   原標題:個人征信機構不達標不發牌 強化個人信息保護

>更多相關文章
    無相關信息
www.bennys.cn 中國項目城網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 網站統計
Copyright© 2014-2017 中國項目城網(www.benny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2020036824號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508 063 35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