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行業業績下滑嚴重 沖刺IPO路蒙陰影
2016年證券市場整體走低且成交清淡,令券商全行業業績同比下滑嚴重,也讓不少券商的沖刺IPO之路蒙上陰影。記者了解到,多家擬IPO券商2016年業績同比下滑超過了50%。而去年下半年以來,最近一期財務指標利潤下滑幅度超過30%的擬IPO企業,其審核和發行幾乎全部延期。

由于2016年A股市場明顯弱于2015年,證券行業2016年業績集體出現了大幅下滑。某行業研究員表示,2016年的證券行業可以用“自營動蕩、兩融收縮、資管調結構、投行苦支撐”概括。興業證券的統計顯示,按可比數據推算,24家A股上市券商(不含近兩個月新上市券商)2016年合計實現營業收入1969.95億元,同比下滑41.72%;實現凈利潤800.14億元,同比下滑46.57%;ROE為7.77%,降至多年以來的低位。
某行業研究員預計,包括擬IPO券商在內的券商全行業2016年平均凈利潤下滑在40%左右。
萬得數據統計顯示,已經對外公布IPO計劃的券商共有13家。按照受理的先后順序分別是中泰證券、長城證券、華林證券、華西證券、國聯證券、財通證券、東莞證券、浙商證券、天風證券,此外還有多家券商已進入登記備案狀態,尚未預披露材料。
記者獲取的未經審計的券商2016年財報顯示,多家擬IPO券商業績同比下滑超過五成。如北方某券商2015年凈利潤超過60億,而2016年下滑至24億(合并報表),同比下滑超過60%;再比如南方某券商2015年凈利潤為22.73億,2016年下滑至10.41億(合并報表),同比下滑54%;而華東兩家擬IPO券商業績分別下滑56%和32%。
業績的大幅下滑是否會讓上述券商的IPO之路出現延遲呢?按照2016年下半年以來的實踐,在IPO排隊企業中,最近一期(包括季度、半年度或者年度)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后孰低的利潤總額,下滑幅度同比超過30%的,進度都出現延遲;過會后待發行的企業利潤下滑幅度超過30%的,都暫停了IPO。有投行人士表示,此類企業IPO進度繼續推進通常要看下一報告期財務數據補充后的情況而定。
“如果完全參照這樣的經驗,即將上會的券商可能需要等到下一期財報出來,并且同比有顯著增長了,才能繼續推進流程。這個周期就很難預料有多長了。”某保薦人告訴記者。也有二級市場投資人表示,券商“影子股”一直是市場關注熱點,如渤海證券擬IPO消息曝光時,持股的上市公司就受到資金追捧。如果十幾家券商的上市流程延長,也將影響到上述股票的市場表現。
不過,記者訪問的券商投行資深人士也表達了較為樂觀的看法。“業績下滑后上市進度延遲的現象多見于大量利潤基數較低的中小企業。擬上市券商的凈利潤普遍在幾個億甚至十億以上,即便業績下滑,距離盈虧平衡點也很遠,在持續經營能力上還是有保障的。”上述投行人士表示,考慮到證券行業的運營特點和潛在風險相對清晰,在實際操作中相關券商未必會因為“利潤下滑30%以上”而延緩上市進程。
【關注微信公眾號:石化寶(bweipan)手機也能炒白銀原油,僅需8元即可參與,快來試試吧】
-
無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