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協會督促險資配置藍籌 是否藍籌股的春天已來?
2017年2月7日,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有關負責人對新華社表示,保險資金提高對藍籌股的配置將是大勢所趨。有分析師認為,鼓勵險資投資藍籌股對市場構成利好。另外,養老金入市、打新資金配置底倉也對藍籌股的投資需求帶來積極影響。在保險協會督促險資機構配置大藍籌的背景下,是否預示著藍籌股的春天已來?

鼓勵險資投資藍籌股
2017年2月7日,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有關負責人在接受新華社采訪時表示,保險機構謀求的是長期穩定收益,現階段資金配置選擇空間并不是很大,適當提高在資本市場中對業績穩定的藍籌股的投資配置,對保險資金而言是大勢所趨。
險資歷來是A股機構投資者的主力軍,某券商策略分析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險資的投資風格與QFII較為類似,偏愛低估值、高股息個股及行業龍頭股,另外險資也偏好以醫藥、食品飲料為代表的必選消費品。
上述負責人也指出,保險機構應合力維護資本市場穩定,要與上市公司董事會和管理層充分溝通,防范化解沖突,多做與保險主業關聯度高的事,少做甚至不做行業跨度較大、自己不熟悉的事,更不能有賺快錢、圖暴利的投資行為。
2015年年底以來,安邦保險、生命人壽、前海人壽、陽光人壽、國華人壽等多家民營保險公司紛紛在A股市場上演“舉牌秀”,并持續了長達近一年時間,期間包括萬科在內的一批上市公司因為險資舉牌而得到二級市場的追捧,地產龍頭萬科曾幾度上演“大象起舞”的戲碼,而險資的參與也引發了諸如“萬寶之爭”這樣的爭議性事件。直到去年12月,管理層開始對險資股票投資加以限制,這一輪舉牌潮熱度才有所下降。
上述策略分析師認為,險資舉牌的標的其實也能反映險資的投資偏好。從此番協會不能賺快錢的表態來看,未來再出現險資舉牌潮的可能不大,但通過鼓勵險資投資藍籌股有望給市場帶來穩定的增量資金,并提升機構投資者占比,這對A股市場構成中長期利好。
藍籌股的配置需求多元
從去年10月以來,以大盤藍籌股為代表的上證50指數與創業板指數的走勢就開始產生分化,市場對藍籌股的配置趨于增多。對此,瑞銀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高挺今年1月上旬曾表示,這或許與去年A股投資者的結構發生變化有關——機構投資者的比例在增加,個人投資者的參與度可能在減少。
從去年以來,市場對藍籌股的配置需求開始多元化。去年以來,打新股成為各路資金獲取絕對收益的手段之一。根據市值配售原則,打新資金需要建有底倉。據日前國泰君安發布的IPO專題研報顯示,打新基金市值底倉偏好選擇銀行、消費類、公用事業類等高分紅的藍籌股。
據研報對參與打新的300只混合型基金2016年四季度重倉股的統計,這些基金中兩市持倉占比最高的是銀行股,超過全部持倉市值的15%,其次是醫藥生物、汽車、食品飲料、交運、公用事業等藍籌股集中的行業。銀行板塊的平安銀行由于處于銀行股少的深市,持股市值合計超過4億元,成為打新基金第一大持倉股;打新基金的重倉股還有上汽集團、長江電力、貴州茅臺、五糧液、格力電器等具有高分紅、利潤穩定特征的藍籌股。
研報還指出,由于近期承銷商紛紛上調市值底倉門檻,6000萬元門檻成為主流,近3個月以來,打新基金底倉占比明顯提高,從申購結果來看,大約1/3左右的打新基金完成了最新的底倉要求。
種種跡象顯示,養老金入市將在今年落地。今年1月上旬,有媒體報道稱,廣西與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正式簽訂《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委托投資合同》,投資金額400億元,廣西成為國務院出臺《基本養老保險投資管理辦法》以來,第一個與社保基金理事會簽訂合同的省份,這也標志著廣西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委托投資進入實際操作階段。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陜西今年將實施養老基金投資運營,目前,陜西省已與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正式簽署了《委托投資合同》,走在了全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委托投資運營的前列。
據了解,國內養老金投資股票(或股票型)產品的規模理論上可超過1萬億元,即便出于審慎原則,投資股票的規模也可達數千億元。
養老金作為長線投資資金,老百姓的“養命錢”,資金的安全性是第一位。上述分析師認為,養老金入市將為藍籌股帶來新的配置需求,因為高估值的中小創很難符合養老金的投資需求。
【關注微信公眾號:石化寶(bweipan)手機也能炒白銀原油,僅需8元即可參與,快來試試吧】
-
無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