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再次強調“房子是用來住的”
(原標題:多地再次強調“房子是用來住的”)
業內人士預計,未來樓市依然有出臺多重政策的可能性
■本報見習記者 杜雨萌
一般來說,每年春節期間都是房地產市場的銷售淡季,在經歷了去年年底樓市接連開展的調控政策“打補丁”后,1月份的清冷開局完全在意料之中。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北京(樓盤)樓市成交量呈現“雙降”態勢,新建純商品住宅僅簽約2477套,二手住宅的簽約量也下滑到了12860套,環比分別下滑了23.8%和28.9%;深圳(樓盤)一手住宅共成交1652套,環比下降23.6%;廣州(樓盤)住宅網簽6823套,同比下降12.63%,環比下跌42.32%;廈門一手住宅成交413套,環比下跌45.23%;合肥九區一手住宅成交1384套,環比下降近五成,同比下降超過80%;杭州成交新房8502套,環比下降約33%;南京新房成交4926套,環比小幅回升,但同比仍下滑六成有余。
中原地產分析師張大偉認為,整體來看,相比2016年春節的政策刺激,2017年春節前后,房地產市場處于政策重壓下的平穩期。1月份公布的2016年數據也顯示,從去年10月份開始,前期亢奮的樓市在各地的調控之下逐漸退燒,多項指標同比漲幅已有收窄。從一線城市簽約數量來看,春節期間市場主要以休眠為主,而三、四線城市的返鄉置業成為潮流。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地方“兩會”相繼召開,多地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目標進一步表態,其中熱點城市均表示將嚴格執行調控政策,穩定房價。如北京公布今年樓市調控目標為房價環比不增長;上海表示要牢固確立“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始終堅持“以居住為主、以市民消費為主、以普通商品住房為主”,完善“四位一體”住房保障體系;天津國土房管部門則表示加大樓市分類調控力度,避免土地市場出現“地王”等。
不僅如此,近期包括蘇州、南京、濟南、深圳等地也紛紛出臺了具有針對性的調控細則,以促進房地產市場的平穩健康發展。此外,記者了解到,近日國務院印發《全國國土規劃綱要(2016—2030年)》要求,到2030年,國土開發強度不超過4.62%,城鎮空間控制在11.67萬平方千米以內。
張大偉認為,2017年開始,各地樓市政策依然持續收緊,特別是對土地出讓的各種約束,讓供應量刷新最低紀錄,再加上近日央行全面上調了公開市場逆回購利率和SLF利率等行為,預計未來樓市依然有出臺多重政策的可能性。
【關注微信公眾號:石化寶(bweipan)手機也能炒白銀原油,僅需8元即可參與,快來試試吧】
原標題:多地再次強調“房子是用來住的”
-
無相關信息